“人民调解标兵”汪梅:10平方米工作室营造和谐天地

发布时间:2010-06-18 00: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6-17 | 查看:1016次

  她,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一刻停息,整日串东家访西家。

  她,有一块约10平方米的小天地——汪梅调解工作室,社区矛盾从外面进去,团结和睦从里面出来。

  她,一个46岁的女性,不管男女老幼都叫她“汪大姐”,有啥事都点名要她解决。

  18年的社区居委会工作经历,使她对辖区6824户人家了如指掌;成千上万的鸡毛蒜皮琐事,磨练出一个 “全国优秀人民调解标兵”。据统计,18年来汪梅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18件,调解成功率达98%,共解决群体性上访案件45起。

  化干戈为玉帛,她有什么绝招?近日,记者走进巴中市巴州区西城街道草坝社区的汪梅调解工作室,一探究竟。

  “家庭不幸,邻里不和,哪怕是别人的事,也如伤自己的心”

  “马老弟,你们四兄弟关系还可以吗?”调解完几个纠纷,汪梅走出工作室到社区巡访。

  “还好,谢谢汪大姐!”马家老大笑着回答。

  “这样我就放心了!”这桩耗费汪梅10年心血的家庭矛盾最终以兄弟握手言欢圆满落幕。

  1998年,马家因拆迁还房得到一间门面,经济条件较好的马老二出了部分钱获得产权。老太太认为对不起另外3个儿子,要求老二把门面交出来,老二坚决不肯。老太太将二儿子告上法庭。经过终审,法院将门面判给二儿子。老太太认为法院判决不公,便开始上访。

  为争一个门面,兄弟拳脚相加,母子怒目以对,汪梅不知上门调解了多少次,两边都很倔,谈不到一起。

  马老太太一有空就跑政法委、法院,每逢这时,汪梅都要跑去把老太太接回来。“她年纪那么大,又有心脏病,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得了?”汪梅说,马老太太其实心很善良,只是不懂法,所以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劝导,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2006年一天早上,听说马老太太要去拦车喊“冤”,汪梅立即赶到马家楼下。“大妈,这么早要去哪?”汪梅亲切地问,马老太太摇头不语。“今天我陪你转转街吧?”汪梅挽起老太太的胳膊,尽找老太太开心的话讲,碰上好吃的东西,还买来给她吃。“你怎么对我这么好?”老太太问。“你有4个儿子,没女儿,就当我是你女儿嘛!”汪梅笑着说。老太太知道汪梅的意思,不去拦车喊“冤”了。

  2009年3月,老太太临终前特意叫来汪梅:“你是个好人,我4个儿子的关系,还需你多费心……”汪梅含泪点头。老太太去世后,汪梅把马家四兄弟召集拢,苦口婆心地劝导,几兄弟都惭愧地低头认错,10年恩怨一朝化解。

  “人人都有家庭,家家都有左邻右舍,如果哪里有家庭不幸,邻里不和,哪怕是别人的事,也好比在刺伤我自己的心。”汪梅这样解释她为何如此热心调解工作。

  “你真心帮他们,你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通南小区是原榨油厂职工宿舍,“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成了危房。这里的居民天天到汪梅办公室,要她去找政府,把房子拆除重建。汪梅把居民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区政府,得到的答复是,该小区经鉴定可以维修加固,政府将尽快组织施工队伍前来维修。

  可当施工队伍刚搭好脚手架,居民们便群起攻之。汪梅立即赶到现场,“你们想有一个安全的家,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你们也要理解政府,重建资金十分有限,还有更需要资金的地方……”

  “不行,非拆除重建不可!”居民们不听。“我再去争取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冲动啊!”汪梅再次来到有关部门咨询,并以书面报告的方式请求有关部门考虑居民的意见。

  建设部门聘请更权威的专家重新进行鉴定,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实际困难,政府增加资金投入,修订了维修方案。汪梅反复地组织小区业主开会,耐心地做疏导工作。她的真诚最终得到居民的认可,大家在维修方案上签了字。

  “如果群众感受到你在真心帮他们,你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汪梅说。

  “群众为什么听她的?因为她有颗爱心”

  “很多人不理解,群众为什么听她的?我认为,这离不开她的爱心。”西城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街道大调解中心主任刘得波告诉记者。

  草坝社区改制企业多,下岗人员多,困难户多,社情复杂,矛盾纠纷突出。多年担任居委会主任的汪梅,社区18240人几乎认完。“她没事就喜欢串门,哪家有什么困难,她一清二楚,低保政策的落实、困难补助资金的发放,她总是一碗水端平,不遗漏、不偏袒。”社区干部王国林说,在汪梅的带动下,社区居委会共帮扶贫困家庭30多户。

  贫困户孙某,2002年丈夫去世,汪梅先是介绍她儿子去学厨师,后又为她家申报了低保,每年春节还给她们申请救助资金。

  刑释人员王某,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没有工作,汪梅先是为王某的父亲联系到米面厂做清洁工,又将王某介绍到一家建筑公司做临工。感激不尽的王某发奋创业,现在拥有百万家产。

  鉴于汪梅在草坝社区有坚实的群众基础,2月4日,巴中市及巴州区司法局和西城街道办事处共同为汪梅授予 “汪梅调解工作室”的牌子。“我们是想用汪梅这张名片,带动整个团队,提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促进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西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卢毅说。

  巴州区司法局负责人透露,正在考虑以一些有名望的司法系统退休人员的名义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让“汪梅调解工作室”在巴州区遍地开花。

  编后: “家庭不幸,邻里不和,哪怕是别人的事,也如伤自己的心”,“如果群众感受到你在真心帮他们,你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汪梅的绝招其实很简单: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并非汪梅的首创,但知易行难,汪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有一颗爱心,她对群众的困难感同身受,她带着感情去协调、去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她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真心,最终,她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社会正处转型期,面临许多问题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汪梅”,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李永军 记者 李传君)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