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回山沟的“金凤凰”

发布时间:2010-06-13 00:25 |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2010-05-05 08:37:26 | 查看:2496次

张明富:飞回山沟的“金凤凰”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张明富

  在贵州农村,农民工怎样创业?张明富在家乡的山沟里办企业搞农业产业化经营,编织起一条“市场带加工、加工带养殖、养殖带种植”、“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业”的产业链,为当地农民就地打工、经营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种植养殖业发展。

  他的创业经验,为我省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探索了路子;他的创业实践证明,农民在家乡农村会大有前途,大有作为。

    遵义市团泽镇一个叫九龙的山村沸腾了。场坝上响起欢快的音乐,村民们敲锣打鼓、舞狮欢庆村里出了一个全国劳模。他就是打工回乡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全国创业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明富。乡亲们说:张明富是飞回山沟的“金凤凰”。

    山沟里办农民的工厂

    记者面前的张明富西装革履,面容像泥土般厚实,目光炯炯,思路敏捷。他是贵州梦润化妆品、贵州鹌鹑两个农工企业的创办者。

    张明富说,过去村里是一个贫穷、寂寞的山沟。改革开放了,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人到外面去打工,挣钱了就远走高飞,没办法才回家。留在家里的是妇女、老人、儿童,老样子过日子。

    张明富回忆说,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用的毛巾、肥皂,吃的水果糖等等,都是外省生产的。他和小伙伴常常突发奇想,长大后要把在山里生产的东西,运到外面去,让农村也出出名。

    没想到,自己198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只读了一个多月,就因为没钱辍学了。他被迫到贵阳和广东、新疆的城市做工。想起儿时的梦幻,自己觉得好笑。

    然而,更想不到的是,20多年过去后,回到家乡创业的他,和一群农村的兄弟姐妹,在山沟里实现了孩子时候的梦想。

    大山沟里农民生产的产品,遍及省内各地,畅销广东、重庆、云南、新疆等省外市场,并在法国注册了销售公司。

    一群颠覆偏见的农民

    张明富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

    辍学进城做工;几年后,回到家乡做油漆工,他刻苦钻研,总是追求“最好”,请他做工的排着队;他用10年积累的8万元,在遵义开“夫妻店”做起百货批发生意,他诚恳热情、服务周到,生意在同行中最好,到1998年积累了200万元。

    他寻思着“带一帮人做更大的事”。可是自己只有不到高中的学历,谁会服自己呀?他想到家乡和他一样朴实、本分的兄弟姊妹。

    一位香港商人向他建议:“化妆品的利润高,可以找一个没有污染的地方生产没有污染的化妆品”。

    他想到家乡团泽那块“纯洁之地”。

    回落后的家乡投资,是当地领导特别期待的事,各方面都给予积极支持,1栋3层的房子每年以2500元的价格租给他做厂房,租期10年。

    张明富买了设备,招了一群生气蓬勃的农村青年,1998年春季,团泽镇有了一家化妆品公司。

    每天清早,他和员工就坐车,或推着三轮车把生产化妆品运出去,很晚才回到宿舍,坐在一起盘点、总结,安排等两天的事。

    不巧,事业刚开始就遭遇波折。由于开发了过多的低端产品,造成积压亏损。开发新产品要更新设备,哪来的钱买新设备?他鼓起勇气到处借钱,熟人、朋友两万、三万、十万支持他,近100万元短时间凑齐。他的诚信和为人,给了企业重生机遇。

    公司很快还清了债务,还根据市场拓展需要,买了20多台面包车。资金逐渐积累起来,张明富又有了新的想法:修建属于自己的厂房、职工宿舍。

    2004年,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团泽鹌鹑养殖业走进低谷,不少农户纷纷杀鸟折笼。镇领导找到有实力、有经验、懂市场的张明富,希望重振鹌鹑养殖业。

    2005年11月,在凉风村九龙,绿色掩映的山坡下,立起1栋6层高的红色楼房,贵州梦润鹌鹑公司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开业,带领当地农户走“公司+标准+农户”的路子,发展鹌鹑产业。

    在山沟里投1500万元,一些人认为张明富头脑发热,非要去冒不必要的风险。

    5年不到,张明富和一帮踏实肯干的农民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在山沟里,张明富带领315名农民工和农民一起闯市场,颠覆了人们长期认为“农村没前途、农民不能成大事”的偏见。他们实行鹌鹑(农业)产业化经营,编织起了一条“以市场带加工,加工带养殖、养殖带种植”、“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业”的产业链。几年来,张明富按照先做大后做强的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起了孵化厂、饲料加工厂、蛋肉食品加工厂、质量检测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进行了大胆探索。

    把山野清香带给四方

    “梦润呀,你是高原盛开的一枝花。飘万里、香万家,四海宾朋翘首把你夸”。

    这首由著名作曲家杜兴成谱曲、歌唱家黄华丽演唱、中国民族乐团伴奏录制《梦润之歌》,被150多名闯市场的农民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让带着山野清香的化妆品、鹌鹑肉蛋、辣椒及加工制品走进千家万户。

    张明富认为,产品是文化和企业品质的反映,“正派做人、踏实做事、真心服务”是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公司重视与专家、科研机构合作,严格从源头、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等环节抓起,追求把“完美产品”奉献给消费者,顾客对产品和服务不满意,公司无条件改进。基于对产品的自信,员工总是微笑推销着自己产品。2009年,企业的产值达到9200万元。

    张明富先后成为省人大代表、省“乡土拔尖人才”,企业获得“贵州著名商标”、“贵州名品产品”等荣誉50多项。

    2007年春节,张明富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工当地就业,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总理批示:“张明富同志的建议值得重视”。

    张明富身家2500多万元,1辆服务了12年之久的普通桑塔纳轿车至今舍不得丢弃。

    梦润工业园区内的建筑和围墙上,到处是醒目的励志标语:“梦润人的创业精神——敢打硬仗、敢打恶仗、保证打赢”;“梦润人的性格——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崛起,在逆境中挣扎着站起来,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不断攀登高峰”。

    《梦润之歌》这样唱到:“你把美丽留给人间,风吹雨打都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全国劳模的人生价值的体现。(杜兴旭)

(责任编辑:龙杜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