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28 07:02 |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2010年05月26日 09:52:29 | 查看:1265次
刘波涛的英语四级考试准考证
23日,丰都县太平坝乡,谈到儿子,刘波涛的母亲王明香泪流满面。
11岁女童掉下水池命悬一线!生死关头,他舍身救起女童,自己却静静地走了。
你走了,走得太快,都没有给妈多说几句话;你走了,走得匆忙,都没有给爸留下一句话……
一塘池水,吞没了一个年仅21岁的生命,也见证了一个学子舍身救人的壮举。
这感人而又悲情的救人一幕,发生在丰都县太平坝乡凤凰居委会2组的一个蓄水池,时间定格在2009年7月21日15时许。救人的是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刘波涛。5月23日,我们一路追寻,揭开了英雄背后的感人故事。
救起女孩 二哥不见了
刘波涛的老家在丰都海拔1800米的七跃山上,住家背后有一个长宽50米左右、 深4米多的蓄水池。就是这个水池,夺去了刘波涛年轻的生命。据了解,因为都姓刘,是一个家族的,获救女孩刘天艳按辈份,叫刘波涛“二哥”。刘天艳站在水池旁回忆说,去年7月21日下午3时许,她与伙伴杨夕梅下池子捉蝌蚪,不慎掉进了水池。
“救人啊!天艳掉进水池了!”杨夕梅吓得朝着60多米外的一座房子哭喊。这座房子正是刘波涛的家。刚回家20分钟端起饭碗的刘波涛赶忙放下碗筷,循声飞奔而去。
看到在水中拼命挣扎的小天艳,刘波涛没有丝毫犹豫,脱掉身上的衣鞋,纵身跳进水池。杨夕梅回忆说,二哥向天艳游过去,天艳一下死死抱住二哥的脖子,他被呛了几口水。紧接着,二哥又将天艳的手掰开,使劲将她托举出水面并朝岸边推。在岸上的杨夕梅则拿着3米多长的竹竿协助救援。
杨夕梅说,由于距离太远,第一次救援失败了。第二次,二哥又用力将天艳往池边推,向前推了大约一米远,天艳才好不容易抓住竹竿,被救上了岸。杨夕梅再回头时,却发现二哥不见了。
“快救命啊!二哥掉到水里去了!”惊慌失措的杨夕梅见状,再次哭喊。刘波涛的父亲刘如国正在房前挖土豆,闻讯扔掉锄头朝水池方向跑。在将天艳抱到安全地带后,刘如国才开始寻找儿子。可是,儿子早已不见身影。
赶到现场的村镇干部紧急组织救援,但3个小时后将刘波涛救起来时,他早已停止了呼吸。天艳说,二哥是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把她推向水池边后才牺牲的。很多时候她都在想,希望能喊醒二哥,那样该多好啊!
“连话都没说一句就走了”
23日,记者来到刘波涛低矮破旧的家,里面住着波涛的爸爸妈妈等六口人。谈起儿子刘波涛,52岁的母亲王明香眼泪夺眶而出:“他爸多病,为他读书,家里负债3万多元。”
“娃娃也跟着吃了不少苦。”王明香说,去年暑期,波涛本来打算在重庆主城打工,想挣钱买台电脑,但他想到最近她身体不好,决定先回家看看。“妈,有啥子事情我来做?”去年7月20日下午2:40左右,奔波了6个多小时的波涛刚踏进屋就朝母亲王明香心疼地说。
“如果那天波涛不是长时间坐车劳累,加上没吃饱饭,不然不会上不了岸。”王明香说,虽然孩子不识水性,但她认为儿子最终是因为体力不支才出事的。“哪晓得这句话竟成了永别。”
坐在旁边的刘如国对着妻子说,“你还给儿子说了一句话嘛,我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在54岁的父亲眼里,波涛是个好孩子。2006年,他患病到县城医院住院,没人有空照顾,波涛就每天上完晚自习到医院陪他,待天亮后才赶去上学。住院5天,儿子天天如此。
学校申报追授他“共产党员”
刘波涛的事迹在全国高校迅速传开,市委书记薄xi来曾专门作出批示。去年12月29日,教育部追授刘波涛“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目前,重庆大学党委正在申报追授他“共产党员”称号。
刘波涛走了,他短暂的一生究竟留给我们、留给当代大学生的是什么?
“阳光、乐观、坚强。”刘波涛同学生前的老师、同学、室友、相邻、亲人都泪流满面地说道。
各方评价
“他一举一动镌刻在心中”
代理班主任胡小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刘波涛入党申请书里面的两句话,大意是:“虽然家里相当贫困,但我能幸福的成长着。”他成绩不是最好,但刻苦、阳光。
室友刘凯:我和他同室两年,他学习非常努力,生活上非常节俭。刘波涛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一举一动仍然镌刻在我心中,留下的阳光和坚强永远不会磨灭。
哥哥刘天君:波涛考上大学,是全家人的骄傲。他太狠心,我们没见上最后一面就走了!
邻居罗旭:那天有800多位乡亲为波涛送葬。家住中坝村的李婆婆闻知,走了1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在波涛出殡前赶到了他的灵堂。
重庆大学学工部副部长罗涤: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刻苦、乐观、进取。“刘波涛一路走来,不是偶然。”罗涤说,刘波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无愧于当代大学生的楷模与榜样!记者 李双全 童江华
(责任编辑:龙杜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