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27 10:27 | 来源:新浪网 2006-10-19 07:45 | 查看:2323次
在郑家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二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本报记者 叶健升 摄
本报热线66810555消息 (记者叶健升)就像在传递一根无形的接力棒,东昌农场十五队后排岭村的郑庆林一家三代,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着自幼失明、今年已82岁的残疾孤寡烈属王才文。从未结过婚、孤独一人的王才文见人时总会说,虽然看不到他们,却感受到了生活在明媚世界里的幸福。
东昌农场最偏僻的后排岭村只有7户人家,王才文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二公”。52岁的郑庆林回忆说,自小就看到父亲郑先毅时常给二公劈柴、挑水,像亲人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二公。耳濡目染,郑庆林打10岁起就帮着父亲照顾二公,还常常一个人去捡椰子篷、砍竹子并带着二公挑去卖,换点钱给他买些米、菜。成家后,郑庆林更是带着全家上下挑起了无偿照料二公的担子,就连3岁的小孙子,也整天形影不离地在老人身边玩耍。
一家三代几十年如一日,旁人看起来很难,郑庆林一家却觉得很平常。看到二公没油没盐了,就从自家送过去;杀鸡买肉了,习惯地给二公送一点;进屋先去揭缸盖,看水够不够用;天热给搬台风扇,天凉给送个棉被,刮风下雨把二公背过来;过年送套新衣,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一年四季,每天照料二公早已成为这一家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到二公家里看看和做点什么,就总觉得落了点啥事还没做。
郑庆林一家的事迹在当地被广为传扬,人们莫不称赞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一代人无偿照顾老人也不难,难得的是一家三代人都做到了。后排岭村离蓬莱墟约六公里,崎岖的泥路一到雨天就难以找地下脚。以往没有摩托车,郑庆林每个月都要牵着二公到墟上理发,隔天就赶一次集帮二公买菜。有一次,二公不慎被树枝扎破了眼角,郑庆林立即丢下地里的活儿把老人送到医院,全家人义不容辞地轮流陪护,还掏了医药费。老人常感激地说,庆林一家不是自己的儿孙却胜似亲人,真想能看看他们的长相。
在郑庆林一家的细心照顾下,二公身体一直很好,虽然看不见,生火、做饭、洗刷等轻便活却能熟练自理,房前屋后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白天闲着时只要不下雨,二公就慢慢地踱到郑庆林家,坐在房前一棵大树下直到人们从地里干活回来。一贫如洗的二公说,自己不能做些什么来回报,就当是给庆林看看家吧。几十年来日复一日,二公坐着靠背的树干,被磨得是水溜光滑。
二公心里同样感激的,还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东昌农场每月给老人50元的生活补助,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每月足额发放烈属抚恤金和低保金,2005年还拨款4000元为他盖了新瓦房。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加拿大2011-12-19 13:45:03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