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5 18: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9月2日 | 查看:637次
人物故事:
马承恩,男,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临床综合党总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山东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
新冠疫情爆发后,马承恩不顾自己年近60高龄和身患8种基础疾病,三次主动请缨,并于2月9日带领131人组建的国家队医疗队驰援武汉,担任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抗疫一线,马承恩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奋战52天,圆满完成抗疫任务,所有队员平安返回。
2月9日,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山东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7重症病区。58岁的马承恩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同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症病房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前线战场。马承恩从事重症医学近20年,救治过各种危重病人。此次面对疫情,他不顾身患多种疾病,先后三次向院党委请战,“我经验丰富,专业对口,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在病房里我才放心”
2月10日,医疗队接管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房。晚上8点,马承恩带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接收了两批共29名患者,凌晨三点多才回到驻地酒店,早上五六点又开始继续参与新的战斗。
为了提高医疗队的工作效率和提高治愈率,马承恩迅速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流程;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马承恩常常亲力亲为,坚持到隔离区认真查房,亲自调整呼吸机参数、指导CRRT治疗、监测病人病情,连续六七个小时在病区里;出了隔离区,别人换班休息了,马承恩还要去会诊,参加同济医院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天早交班时,他总要根据前一日出现的问题给与及时的讲解和指导、叮嘱注意事项。每天晚上,对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病人救治培训,并坚持在睡前逐一了解危重病人病情,每晚工作至深夜,有时深夜2点多打电话询问病情、指导治疗。
尽管自己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8种基础性疾病,要吃11种药物,他仍坚持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多次出现低血糖;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休息不好,每晚要服用三片镇静药才能勉强休息几个小时;工作后期身体严重透支,天天靠含化硝酸甘油坚持工作,多次出现低血糖;有一次在病区布置工作,结束的时候,他连着站了三次都没能站起来。每当大家劝他回去休息时,他总是说:“我没事,在病房里我才放心”;病区清零的当天,他心绞痛加重,上了心电监护并服用多种药物后才缓解。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认真做好党支部建设,把支部战斗堡垒筑在抗疫最前线,召开4次支委会议及4次党员视频会议,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工作中,他和党员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医疗队非党员队员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9名队员“火线入党”。
“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是队长的责任!”
马承恩时刻把队员的身心健康挂在心上,“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是队长的责任!”,为此,他每天回到宾馆,顾不上吃饭,第一件事就是对身体不适的队员逐个电话询问,仔细询问队员病情,认真分析发热的原因及被感染的可能性、指导用药和检查,为生病的队员建立健康档案,有时花费近2个小时。被队员们称为“队员和患者的保护神”。
马承恩带领医疗队在武汉奋战50多天,共收治重症患者94人,治愈出院73人,转出16人。70岁以上的9位老人全部治愈出院,最后出院的是一位95岁老奶奶,她是同济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病人中年龄最大的患者。出院前,她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不住地道谢。疫情期间,患者同医疗队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单单感谢信就收到了数十封。
马承恩的事迹也受到中央及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等均进行过专题报道。
来源:山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