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2 08:5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2日 08版 | 查看:784次
张俐娜 武汉大学供图
【追思】
2020年10月17日,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
“人中龙凤,科研唯利天下。女界豪杰,育才哪为声名。”恰如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於可训的唁电所说,张俐娜院士一生怀揣科研报国梦,言传身教育英才,展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
执着科研 爱国为民
少时成绩优异的张俐娜,1963年7月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此后十年,她一直在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工作。1973年7月,她回到母校武汉大学。
“我不怕做小事。做每一件小事都认认真真,而且我也非常喜欢做实验,几乎到废寝忘食。”调回武大的张俐娜从不拒绝被分配的工作,无论是做实验、带学生,还是校对别人的书稿。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她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从此深耕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领域。
“改革开放初,我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那么发达,生活水平那么高,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让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像人家发达国家那样。”回国后,张俐娜和丈夫杜予民组建了各自的科研团队,瞄准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启动之初,一个实验台和一张桌子就是她的实验室。一支试管、一个烧瓶,都需要她自己去买。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求索,她终于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里低温下溶解。这一世界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
因为卓越的研究,2011年3月,张俐娜被授予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她是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2011年11月,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武汉大学教师中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当时湖北唯一的女院士。两年后,她与团队完成的“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构建及其构效关系”课题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她被誉为“中国绿色化学先驱”“天然高分子开拓者”。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张俐娜积极参政议政,围绕可再生资源的科学研究、环境污染防治等诸多问题建言献策。
在张俐娜看来,科学研究要瞄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科研成果不能只上书架,更要上货架,造福百姓。如今,她的许多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医学、能源储存、污水处理和纺织制造等领域。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梅清晰地记得,张院士每每提及自然界塑料污染一脸揪心。“她曾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这是院士的夙愿,也是我辈科技工作者应牢记的使命。”
“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要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一个科学家首先应当爱自己的国家;每一次站在国际学术讲台上,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张俐娜曾说。
甘为人梯 提携后学
“我很幸运,总是遇上学问好、有责任心的老师。”张俐娜在分享她的求学生涯时曾一再表达她对师者的感恩。
1955年,初中毕业前夕,张俐娜原本打算填报师范学校,成为支援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初中老师马叔南向校长举荐说,张俐娜是块当科学家的料。于是学校建议她改填南昌市第一高中。
数十年后,调入武汉大学的张俐娜,也时刻不忘自己人民教师的使命。张俐娜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办公室的门,常常敞开着,方便学生来找。
“这些都不是你该做的事,你来这里应该专注于科研。”张俐娜的博士杨雪峰依然记得,第一次跟张俐娜共同进餐时,自己准备帮她盛饭,张俐娜及时制止并且很认真地说了这一句话。杨雪峰说,张老师在生活上和蔼可亲,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张奶奶”,但其实作为张老师的学生,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她在科研上的异常严厉。
张俐娜时常告诫学生,科研要抛弃浮躁,坚持“钻洞”。这里打一个洞,那里又打一个洞,科研的大厦就怎么也建不起来。她也时时鼓励学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努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即使当选院士后科研和其他事务繁忙,张俐娜一直坚持亲自给硕士和博士生修改论文、讨论研究计划,经常工作至深夜。面对未曾相识的年轻人来寻求科研指导,张俐娜也毫无门户之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侃回忆说,他2005年年底回国,2006年想申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但苦于刚回国,没有科研基础,想到了在我国多糖构象研究领域耕耘已久的张俐娜老师。虽然慕名已久,但从未谋面,拿起电话,心有忐忑。然而张老师一口答应,使他倍感幸运和鼓舞。
张俐娜在教学科研一线辛勤耕耘数十载,年逾七旬仍坚持在讲台上给本科生授课,而且每次上课都要更新PPT课件。她的“高分子科学导论”课深受学生喜爱。她曾荣获1993年“全国优秀教师”,被学生评选为2017年“武汉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张俐娜常常这样勉励学生:“中国人应该做自己的创新工作,而且在做基础研究时还要考虑应用前景,这样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也才会有科研激情和动力。”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