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8 12: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9月2日 | 查看:1573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张凯,男,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生前任东至县总医院中医院院区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12年获东至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获“池州市十佳医生”,2017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优秀医务人员”、“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获“池州市首届十佳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事迹简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张凯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全县疫情防控一线。2月1日,县总医院专用病区成立后,他又作为县级医疗专家组成员,承担县定点医院专用病区急危重症抢救任务,全力以赴救治患者。3月19日,张凯因过度劳累在轮休点突发猝死,因公牺牲,倒在了抗疫一线,献出了年仅41岁的生命。人心是最好的墓志铭。他拼命延长别人生命的长度,而他对职业的执着精神和医者仁心的高尚品德,也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哥哥背着‘六尺巷’的故事长大”
据了解,张凯祖上是从江北的老桐城、现枞阳的“先让咀”迁往东至的,先辈们铭记着“六尺巷”的故事,以“让”为荣,代代相传。到张凯这一代,张家迁住到香隅镇长山圩已有三四代了。家族一直秉承“为善最乐、绳我祖武、垂裕后昆……显扬功烈”的祖训。“哥哥就是背着‘六尺巷’的故事长大的。”张凯的妹妹含着泪说,祖辈、父辈不断告诫他们,出去谋生的路很窄,要让别人,让了别人的路,自己才有路走。据了解,张凯家教很严,从小父母就教他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哥哥一直都很懂事,做任何事都踏踏实实、非常认真,他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孩子眼里的好父亲,是我的好哥哥。”张凯妹妹哭泣着说。
“学医之路历尽艰辛,但我无怨无悔”
张凯姐姐在上初中时,因患白血病早逝,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从此,他立志学医,当一名良医,治病救人。1998年高考填报志愿,张凯果断选择了医学专业,最终被皖南医学院医疗系临床专业录取。“2003年‘非典’时,他还在医院实习,就向母亲征求意见,申请到前线去参加救治。”同事鲍淑峰回忆说,张凯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哪里最危险,他总是选择冲向哪里。“总结当下的自己,不足还有很多、很多。然而,正是众多的‘不足’,反而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所在。”他用一句古语告诫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学医之路历尽艰辛,但我无怨无悔。”在笔记中,张凯如是写到。
“世上无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艺”
张凯2003年从皖南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就一直在东至县中医院工作,16年来始终坚守在内科临床一线。他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内科医生,应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张凯的人都说,他对医术的钻研到了痴迷的地步。“世上无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艺”。在一份述职报告里,他这样告诫自己。值班室床头、办公桌抽屉里,全都是他归类整理的医学书籍、病例分析和学习心得。办公桌上三个优盘,里面全是病例分析报告,办公电脑里存满了搜集整理的病例图文资料,C、D、E、F等盘内存几乎都满了。“跟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技术,给我们培训,送医学书籍等。”同事王晨说,张凯有时间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分析病例,“他储存的病例和分析报告,几个优盘都装不下。”
2019年底,东至县组建首个重症医学科,张凯兼任主任,他克服种种困难,率先在全县开展肺功能检测、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CT引导下/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心包腔及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重症床旁彩超以及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疾病等临床技术技能,大大提高了我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以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和治疗效果。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十六年从始至终,他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论身份一视同仁,视为亲人。从耐心询问到认真倾听,从细致检查到认真分析,每一位患者都能从他的一言一行上感受到亲人般温暖。
在工作中,他给自己定下“三坚持”标准,即坚持不间断学习;坚持整理工作和病例记录,空闲时间专研特殊疑难病例;坚持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患者和医疗事业。“在他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救治的患者。遇到许多家庭特别困难的患者,他要么无偿治疗要么尽力帮助,全院都知道。”同事吴晓宏说,张凯曾说要做一个好医生,就要处处为患者着想,能10块钱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病人掏11块钱。他不仅拒收红包,替患者垫付医药费向来毫不犹豫。有一位独居老人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120急诊接到医院,老人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钱缴付住院费用,张凯接到消息后,二话不说,立即帮患者垫付费用后,参加救治。
张凯的笔记本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2011年一次医闹中,为了病区几位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出血重症患者的安静环境,他竭力阻止一群医闹在医院大厅、走廊上燃放炮竹和烧纸,进而遭到围攻,使他鼓膜以及全身多处受伤,“但我无怨无悔,甚至愿意用生命换来患者的健康!当时的录像保存在我的电脑里,更在我的心中,让我铭记,患者永远第一!”
“如果不援疆,我会后悔一辈子”
2016至2017年,张凯作为安徽省第六批、池州市第一批援疆医疗队队员,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支援救治工作。
在援疆日记中,他记录了这样一件事:2016年12月底,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多发腔梗、高血糖、高血压,期间突癫痫样发作,当日昏迷。张凯查体左下肺实音,立即右侧位翻身手用力拍背,之后血氧上升到88%又下降到81%,于是立即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嘱稳定血糖、血压、并注意观察该患者体温、尿量……经过悉心治疗和照顾,患者慢慢好了起来。得知张凯悉心照料后,患者家属给他送来了许多新鲜瓜果、麻茶和香梨膏,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援疆一年里,他和急诊科同事一道,陆续开展有创机械通气26例、无创机械通气20余例、可视喉镜20例、喉罩置入10余例;高质量监督下心肺复苏术50余例、心脏电复律20余例。他还“一对一”结对帮扶当地群众,与皮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实援疆之时,张凯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大孩子还不到10岁。“作为一名医生,就是要到病人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生前与同事说起援疆的缘由,张凯说,“如果不援疆,我会后悔一辈子。”
“我们全家人永远忘不了您!”
在医院,张凯不怕苦不怕脏出了名。他经常耐心为患者清洗腐烂处,为老年患者吸痰。“住院一个月,他从来没嫌弃过我,每天都帮我清洗后背溃烂的地方。是个非常好的医生。”家住梅城的一名患者回忆说。尧渡镇毛田村抗美援朝老兵赵金亭,在县中医院住院多年,感于张凯的全力救治和悉心照料,出院后,老爷子“命令”张凯与其合影留念,在全院传为佳话。曾经有年轻医生不解地问,张老师医术这么好,看一个病人花这么多时间,累不累?张凯的回答是,“我们的医术是患者给的,理所当然要善待每一位患者。”
张凯走后,有网友回忆起他救治自己父亲的经过:2018年我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凯医生整整尽力抢救了一天一夜都没休息,由于我父亲是癌症晚期,最后还是没能挽留住生命走了,然后张医生还叫了车,亲自把我父亲遗体送回家,“我们全家人永远忘不了您!”
“在建设中奉献我的生命和才智”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战‘疫’一线。”张凯是一名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义无反顾站出来,这是他在抗击疫情之初作出的承诺。之后,他主动请缨到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感染科等岗位工作。从1月26日开始,张凯奔赴昭潭镇、青山乡等乡镇疫情防控一线,对返乡人员展开逐户筛查,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救治,对乡村医护人员遇到的疑难病例诊治给予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随后又承担县总医院专用病区急危重症抢救任务,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张凯走后,在轮休点清理遗物时,同事们震撼地发现,房间桌面上堆放着很多医疗书籍和还没有写完的救治患者心得笔记……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奉献我的生命和才智。”2017年元月20日,张凯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愿望,这也是他入党的初心。张凯以生命践行使命,秉初心显当担。他没有辜负党组织和人民的期望,重任在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人生诗篇。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