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4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9-02 | 查看:922次
一进蒋淑华的家门,她便对陪同记者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邢荣清说:“你来得正好,走的时候把那两袋米、面捎上!”
原来,前几天,她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在街上捡剩饭吃,她就上去搭话,得知老人名叫赵国荣,就住在新兴社区,是位孤寡老人。第二天,她就买了一袋米、一袋面,准备送到居委会,让她们给捎去。邢荣清笑着说,像这样的事儿,对于蒋淑华来说,太平常了。
社区居委会的“编外人员”
今年52岁的蒋淑华是天成药业的一名退休职工。2002年退休的时候,听说社区里缺一个卫生管理员,没人肯干。她主动请缨。后来,有名下岗职工想干这个活,范淑华又把这活让给了这名下岗职工,自己则义务帮着打扫。
虽然不在居委会工作了,蒋淑华却成了一名“编外成员”,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几年来,小区的卫生费、水费一直是她帮助收取。发现小区内有非法的小广告,她就带着工具,把小广告清除掉。蒋淑华居住的外贸小区没有大门,也没有保安。小商贩和收破烂的经常随便出入,大声吆喝,不但影响大家休息,小区里还经常丢车、丢东西。夏天蒋淑华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在小区门口守着。七点以后,再准许进入。中午一过12点,她就下楼,顶着烈日站在门口,让那些小商贩下午三点后再来。
远近闻名的热心人
蒋淑华的热心远近闻名。听说社区里的吴蕊一直没有工作,靠丈夫仅有的一点工资维持生活。她就到处打听招工信息。听说天成药业招工,她赶紧带吴蕊去报名,现在吴蕊每月有600多元的收入。家住外贸小区的孙某自2004年下岗后,妻子和他离了婚,他心灰意冷。蒋淑华找到他,鼓励他积极地面对生活,还帮他找到了一份收入800多元的工作。现在,孙某又重新成了家,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这几年,经蒋淑华帮助找到工作的人有十几个,他们非常感激蒋淑华。而蒋淑华说起这些,好像是她分内的事一样。
何嵩双是外贸小区的居民。家人连续患病,何嵩双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下几近崩溃。她想到了蒋淑华,求她帮忙照顾一下住院的妈妈。蒋淑华爽快地答应了。何嵩双70多岁的老父亲感动地说:“我以前有两个闺女,现在有三个闺女!”
新兴社区附近的交警都称蒋淑华“干妈”,因为一到阴天下雨或是天气变冷,她都会拿着老伴的衣服给他们送去。交警们都说,大娘的心眼忒好了。
福利院孩子们的“蒋奶奶”
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蒋淑华在《沧州晚报》上看到了《圆弃儿一个梦想》的公益活动。“六一”那天,她早早来到市福利院,为孩子们圆梦,她还给孩子们买了11套衣服和一些小食品。福利院给蒋淑华发了一张印有“爱心大使”的胸卡。她却把胸卡挂在了一位福利院老师的脖子上。她说:“你们才是真正的爱心大使!”
2006年春节,蒋淑华又买来了漂亮的羽绒服和食品,来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们。蒋淑华疼爱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舍不得离开。
蒋淑华是O型血,也就是所谓的“万能供血者”,她把献血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她先后三次献血总共1000毫升。今年,她还想去公证捐骨髓。因为她岁数太大了,工作人员没同意。
每次,街道组织给灾区捐款捐物,她总是热心地跑前跑后,把家里的衣服洗干净、叠好,送到居委会。蒋淑华每月只有七八百块钱的退休金,平时生活特别节俭,但到捐款捐物时却一点也不吝啬。大伙儿都笑说她捐出去的衣服比自己穿的还新。
蒋淑华常说:“时时管点事,世上没恶事。”2004年9月,蒋淑华把一份入党申请书交到了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她说,她要为自己圆一个多年以来的入党梦。最近,她又在为小区张罗修路的事情。
发生在蒋淑华身上的件件小事,就像是颗颗露珠,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