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抗癌厨房 爱心接力 我们所在的 是一个很好的人间(3图)

发布时间:2020-08-17 11:58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08月15日 17:58 | 查看:881次

油烟熏得发黄的墙上,写满电话号码,记载着一场延续17年的爱心接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们每年会接待上万个来做饭的患者家属”。

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里,拥挤的露天厨房,一脸质朴,却又自豪幸福的老万,操着本地方言,讲述着。

这个厨房被称为“抗癌厨房”,做饭的都是肿瘤医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创办“抗癌厨房”的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

这场仍将持续的爱心之旅,开始于2003年清晨一次无意识的恻隐之心。一个十几岁的骨癌截肢少年,两夫妻都在这边照顾,孩子就想吃爸妈亲手做的饭菜。他们找到了在肿瘤医院附近开早点摊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询问能不能借炉子炒个菜做顿饭。卖完早餐的炉火还很旺,老万夫妇没有多想就同意了。早摊点烧出了第一份爱心菜品,共享厨房开启了自己传递大爱的旅程。

17年如一日。老万夫妇起早贪黑,为厨房张罗忙碌,任劳任怨、乐此不疲。这里原本也该是个满是愁云惨雾的地方,但滚烫的炉火,热火朝天的锅、勺,却升腾起满满的生命气息和希望。

一茬又一茬。少数治好病的患者家庭,带着感恩的心,重走新的生命之路。还有很多家庭送亲人走好之后,收拾破碎的心情,继续平淡日常的生活。

爱不能直接治愈癌症,但爱起码能滋润那些被亲人病痛折磨过、肆虐过的身心,使他们能在苦难的缝隙中,吸收到抵抗病魔和继续顽强生活的勇气。

自从第一次被报道,老万夫妇和他们的厨房,就从病患家属的口耳相传中,走进了大众视野。这个普通人的爱心故事,被更多的人知晓。通过这些报道,人们了解到众多癌症家庭的无助与挣扎,那些肝肠寸断却又勉力而为的坚持,那些相濡以沫的爱情和难舍难离的亲情;了解到老万患病的儿子,和老万家庭的诸多不易;也了解到鼓舞老万夫妇能坚持下来的真正心理支撑。

活着,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对生命线上挣扎的癌症患者;还是因亲人疾病拮据彷徨、进退失据的家属;甚至是大多数人一地鸡毛的庸常人生,都是如此。但因为这场自发的守望相助、抱团取暖,再多的苦难和艰辛,都变得没那么面目可憎。

人们都是平凡的个体,无论老万夫妇和家人,还是受到他们恩惠的患者家庭。大家都在平凡的人生位置,努力求活,奋力拼搏,却又与人为善,心怀感恩。每个同样认真生活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这些个体之间自然散发的人性光辉、利他事迹都值得珍惜。这些动人故事,每天以不同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构建和谐美丽的中国社会。

因为有这些平凡人在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情柔软,充满人情味和人性的高贵。在这幕人间正剧中,每个个体都从爱心、亲情出发,合力演奏了这曲感人的复调。

当事人展现出的人性力量,成为时代的强音和社会爱心互助的正能量符号,激励每个心存善念的普通个体,对周遭的世界释放善意、更加温暖以待。

面对社会、他人,献出善意和爱心。这不该是老万夫妇独自的奔跑,这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爱心接力。我们的跑道可能不是那个烟熏火燎的爱心厨房,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场地,坦然接过自己的一棒。(文 | 曾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