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编辑部: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组图)

发布时间:2020-08-16 22:03 | 来源:《求是》2020/16 2020-08-15 15:06: | 查看:546次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持续上演。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政策指引下,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走出V型曲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出口额从4月份起连续正增长,全球市场份额上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交出的这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给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条件下,为什么中国经济强势回升?最根本的制胜“密码”,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

  2015年11月23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题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并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六个主要方面,对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选择和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大政方针更加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势下,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对于全党全国更加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乘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和强大生命力,回顾总结我们党学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的重要成果,明确提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批判继承历史上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通过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入研究而创立的,实现了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极大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的宝库。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只是立足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作出了规律性、原则性的阐释,并没有也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包括写出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著作。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主持专题研讨这本书,他还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至今还不过四十多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

  写出一本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既要有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成熟、定型的条件,也要有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时代要求的经济思想。比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以及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等独创性观点,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等等。这些重要思想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波澜壮阔、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升华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重要思想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科学严谨、体系完整、逻辑紧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不仅指引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而且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为解决当今世界经济的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河北阜平骆驼湾村,一座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房子新了、村子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党的十八大后仅40多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这里看望贫困群众,吹响了新时代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短短7年多时间过去了,换来的成就,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这一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强调“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2020年8月10日,工人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解放总装车间装配车辆。一汽2020年7月销售整车32.2万辆,同比增长23.2%,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态势。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我们党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甘当“人民的勤务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而具有了更为旺盛的活力和充盈的动力。

  ——紧紧依靠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无论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都要求“紧紧依靠人民”。当前,做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繁重,尤其需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汇聚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不断造福人民。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实践中,我们党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一批又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项目,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8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的“潮朝阳”消费季活动正式重启。图为8日当晚,市民在望京小街商业街观看巨型人偶表演。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牢牢植根人民。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头、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始终如鱼水一样交融,如种子与大地一样共生。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020年7月31日10时48分,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音,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一刻,标志着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正式建成,中国北斗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这一新时代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是经济发展成就的展示,也是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的生动写照。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深刻变革。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渊源,强调“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但也积累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简单沿袭原来的发展观念、发展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几年来,全党全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作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滨江一带水域出现。图为2020年8月3日,在宜昌市西陵区镇江阁外沿长江水域,江豚逐浪嬉戏。 新华社发 雷勇/摄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观点是相通的”。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各部门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以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2020年5月29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5G网络建设和运营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中新社发 曹建雄/摄

  “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处于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有决定性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新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方面,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明确指出“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为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要一以贯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明确要求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同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口,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新时代,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在今年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要按照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解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开辟新机遇新前景。你们坚守扎根中国发展是正确选择。”2020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成员代表回信,重申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强调,“要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适应新形势下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更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6月5日,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一街之隔的上海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共同开启了一场线上直播活动,介绍保税展示交易联动模式,推介进口商品。从4月起,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连续增长;自6月起,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图为工作人员驾驶叉车在保税仓库进行作业演示。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但遭遇了波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受到冲击。开放还是封闭,合作共赢还是以邻为壑?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指出:“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要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对历史前进规律的正确把握,回应了世界关切,指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外商投资法》,共建“一带一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使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和“稳定器”。

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总的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关键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经济应对挑战、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当前,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就要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确保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谋划“十四五”发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只要全党全国更加坚定自觉地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切实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经济的巨轮就一定能穿越惊涛骇浪,驶入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