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4 10:3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8月14日 03 版 | 查看:751次
从7月18日奔赴抗洪一线到落水那一刻,36岁的陈陆和他的队员们已连续奋战96个小时,共出警411次,辗转5个乡镇,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众2655人。这一串数字,勾勒出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和他的战友抗击洪魔的轨迹。
“掉头、快掉头!”这是7月22日这一天,陈陆生前在洪水中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
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追记一等功。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追授陈陆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7月30日上午9时,陈陆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1号厅举行。陈陆烈士的亲友、生前的同事战友、各界人士和群众共1000余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来送这位抗洪英雄最后一程。
今年入梅以来,合肥市的降雨量是常年的3倍。庐江县的降雨量更是达到1011毫米,各大水库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从7月18日开始,庐江县县城发生内涝,消防队的接警电话响个不停。
在盛桥镇,一名70多岁的瘫痪老人被救出后,拉着陈陆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是我的恩人啊!”
庐江县鲍井新村村民解启霞已怀孕5个多月,房子一层全浸泡在水里,眼看积水越来越高,她绝望地拨打了119。陈陆带着队员们火速赶来,冒着大雨将她转移到安全地带。那时她并不知道救她的人是谁,但那一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让她至今刻骨铭心。
7月22日,因巢湖水位百年一遇,顶托支流白石天河水位达到13.56米,石大圩突然漫堤溃口。洪水冲开缺口,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群众被洪水围困。同大镇危急!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后,陈陆迅速集合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带着橡皮艇火速奔赴现场。在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后,陈陆得知村内还有群众被困,急需救援!
大队长方锐看到陈陆神情疲倦,“勒令”他休息一会儿。“这片水域情况,我比较熟悉,水性也好,让你们自己去,我放心不下。”陈陆回答。
“石大圩决口了!我打头!”当第二轮搜救行动展开时,考虑到危险性,陈陆决定,由自己所乘的橡皮艇在前开路,引领其他橡皮艇作为一个编队共同深入被淹村庄进行搜救。
在橡皮艇必经的连河村委会附近,水位落差突然从40公分猛涨到3米多,这是水域救援中最易发生险情的“滚水坝”。此时,陈陆正带着队员经过这里,突然出现的“滚水坝”让大家始料未及。
“掉头,快掉头!”千钧一发之际,陈陆大声呼喊,这也是陈陆留给队友的最后一句话。话音刚落,陈陆乘坐的橡皮艇就被汹涌湍急的水流卷入,猛然侧翻。
7月22日当天参与救援的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听到陈陆的呼喊,又看到前面的的橡皮艇侧翻后,我们立即掉头避险。”8月8日,苏琴在陈陆牺牲的附近水域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我现在真正明白了,和平时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落水后努力保持清醒,教导员(陈陆)和王松(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我都看到了,可浪太大,都被卷进去了。”另一名队员,27岁的李俊杰回忆。
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地搜救,7月24日13时50分,陈陆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被找到,而王松的遗体至今仍未被找到。
陈陆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从小生长在安徽省公安厅家属院,吃苦耐劳却一点也不含糊。在基层大中队担任主官多年,陈陆从来没有什么架子,遇到朋友、同事和以前带的兵,总是热情邀请大家去庐江做客。
自加入消防队伍以来,陈陆14年扎根基层。2018年消防部队改制,他并没有选择转业,而是脱下“橄榄绿”,穿上了“火焰蓝”,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陆作为安徽消防先遣部队的一员,赴灾区参与地震救援。震后环境艰苦,救援任务繁重,由于水土不服,陈陆全身起水泡,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他咬牙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
2016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35个小时带队成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晕倒,被送到医院抢救2小时后才转危为安。
担任基层主官多年,陈陆责任心很强。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趟家,每次回家就全身心陪着儿子小金伦。只要陈陆离开家,儿子都哭着抱住爸爸,不让爸爸走。
在陈陆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一个崭新红盒子是陈陆给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那是一辆消防车模型。小金伦今年4岁,因为爸爸是消防员,所以特别喜欢消防车。为了应对汛期战备,陈陆已经有1个多月没有见到儿子了,没想到这一走,竟成永别。
7月31日晚,正在安徽调研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的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消防救援总监黄明,专门来到陈陆家中,代表应急管理部党委看望慰问家属,表达沉痛哀思和关心问候。
黄明说,在此次抗洪抢险救援中,陈陆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的英雄壮举令人十分感动。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烈士的精神永在,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不会忘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