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7 20:40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7-02 09:44 | 查看:1348次
内容摘要:树立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彰显活力的重要特征。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彰显了丰厚的创新意蕴,可以从思维方法、思想内容、实践开拓等维度上予以审视和把握。在方法维度上,坚持以科学思维方法牵引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提升和突破;在内容维度上,顺应实践诉求、世界发展和时代趋向,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定位创新和核心内容延展;在实践维度上,明晰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证、阵地建设和创新路径。我们应深刻体悟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思想智慧,将其融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伟大实践之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层级跃升,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 键 词: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创新逻辑
作者简介:王永贵,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战略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AZD001]、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树立创新思维理念和富有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鲜明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彰显活力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突出变化,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需要,习近平准确把脉宣传思想工作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着思维方法、核心内容和实践取向等维度的创新,内含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相互牵引、相互促进的创新逻辑理路。全面深刻领会其中的创新意蕴,并将其融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一、思维方法牵引: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思维能力的提升与跃迁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更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作指引。习近平多次强调,治国理政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工程,更是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变革意识形态工作的思维方法,坚持以战略思维、变革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引导意识形态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的战略思维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战略思维则是科学研判、谋划和解决战略问题的一种能力,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等特征。是否具备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国家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从长远考虑,从全局出发,准确审视国内外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向,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意识形态建设战略重要论述。
科学研判局势是谋划整体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场域的形势和走向,为意识形态工作精准定标,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富有科学性、精准性和高度性的战略判断为意识形态工作判定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位置,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立足点。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诉求,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也随之转变,这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贴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时代课题,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通过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思想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3]。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重要实际,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推进和贯穿于“四个伟大”的现实实践的需要之中。
基于对当前局势和未来走向的科学研判,党深刻考量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等重要课题,整体谋划,科学推进,擘画出意识形态建设工程的根本目标、任务使命和全新布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这一重要论断规定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同时,习近平又进一步强调,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五个交融相成的任务使命。要达成根本目标和任务使命,必须协调推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布局:在领导力量上,强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在文化创新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艺繁荣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多个维度,凸显出意识形态工作部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立足实践和寻求突破的变革思维
变革意为革故鼎新,其本质在于打破传统和开拓进取。变革思维则是在立足实践、把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打破传统,突破固有思维定式,从而有效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思维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饱含丰厚的变革意蕴,从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开创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
今天,意识形态工作所处的社会条件也与之前大有不同,只有始终保持思想敏锐和变革理念,意识形态的各项工作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立足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需要遵循顶层设计。习近平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全面理论回答:“在理论整体性的表现形态上……是综合阐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局地位、自信定力、人民中心、自觉认同和交流互鉴等内在要素逻辑相连、辩证统一的理论有机体。”[5]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变革思维不仅彰显于理论变革,更体现在对实践问题的强烈关照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以发展着的思想指引意识形态建设新的伟大实践,聚焦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实践命题和重大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强和可及性高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机制和重要举措,推动着宣传思想工作做大做强。这种强烈的变革思维也体现在制度变革上。例如,为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新时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问责、监督范围,为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质与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时代逐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审查制度和净化制度,并推进依法治网,开创了网络治理的良好局面。科学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变革思维,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接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三)抓住关键和执两用中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思维方法的精华所在。意识形态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以辩证的思维统率全局。“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6]把握辩证思维科学内涵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用矛盾分析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彰显着丰富的辩证思维,指导着意识形态工作正确向前。
治国理政“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7]。意识形态建设亦要如此,在诸多问题面前要善于捕捉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亦即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无疑是一些群众甚至是少数党员干部模糊立场,丧失定力,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时代要做强意识形态工作,必然要对这一突出问题予以关照。正如习近平所言,“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8],从而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承认矛盾,抓住关键问题,也要善于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寻求恰切之道,尤其要以辩证思维处理问题,执两用中,规避矫枉过正的风险。其一,坚持一元主导和多元共存的辩证统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又要避免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要在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包容超越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其二,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布局,既要捕捉重点,突出主要,抓好“关键少数”,解决关键难题,也要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工程的内在关联,将重点放置于整体大局中研思分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向前。其三,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要敢于向错误舆论亮剑,在有力有理有节的舆论斗争中澄清对错,勘正谬误。其四,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辩证统一。注重引导人民群众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世界,既要吸收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也要坚持中国特色,充分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切忌一味崇洋媚外,丢失自我本色。
(四)防患未然和强调定力的底线思维
底线指的是最后的界限,一旦被突破,必将产生实践主体难以承受或不愿看到的后果。底线思维即着眼于最坏状况,努力争取最优化结果的执政方法和行动哲学。习近平多次强调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特别注重以底线思维分析意识形态工作,科学研判客观形势,清晰划定界限防线,积极主动有所作为,显现出高度的忧患意识和思维自觉。
强调以底线思维建设意识形态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准确把脉,以及对业已存在或潜伏于内的各种风险的深刻分析。就现实境遇而言,“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10]。放眼世界,我们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情形下,更应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因为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随之而来的将是其他防线的分崩离析,最终必将改旗易帜。然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又危机四伏,既有意识形态权威性被消解的风险,也有意识形态整合力被弱化的风险,更有意识形态主导力被侵蚀的风险,如此种种,给意识形态发挥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的功能带来了极高的难度。因而,必须用好底线思维,划定意识形态建设不可逾越的界限,即“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11]。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守好这一底线,做强做实意识形态工作,力争有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二、核心内容变革: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核心要素的厘定与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审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在国内诉求、国际态势、时代发展等多重维度的关照中找准坐标、指明方向、谋定后动,厘清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拓展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内容。
(一)立足国内视野:标明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工作理念
在全面深化改革展开新布局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交锋日益呈现纷繁复杂的态势,而以往宣传思想工作的松、软、虚、散的状态却使之难以发挥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强有力功能。有鉴于这种情况,习近平紧扣时代脉搏,稳站党和国家全局,科学阐明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高度和重要作用,革弊布新,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和内容创新,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1.定位创新: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理论高度,习近平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作了新的定位,充分凸显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3]这一新论断从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定位和关系的角度,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之事,它关乎着人心向背,关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可以说,这一新论断为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总基调。
习近平关于党的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的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定位的内涵。“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并不是社会的奢侈品,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经济基础的需要。”[14]因此,我们党历来强调意识形态的根本宗旨是要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15]这就强化了意识形态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导向。新时代,习近平对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密切关系做了新的阐释,明确了党的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都要硬”的新理念。不仅强调了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也摆正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位置,将其放到了应有的地位。进入新时代,“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不是虚的、软的、可有可无的,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淡化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脱离于中心工作”[16]。要科学把握好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统筹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两者的相得益彰。
习近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工作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为新时代做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地位:“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7]从“三个事关”到“五个事关”的转变意味着习近平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也足见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
2.理念革新:树立“大宣传”理念,打好“组合拳”
意识形态工作的理念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先导,指引着意识形态建设方向。囿于当前思想宣传领域的新困扰,如各部门各司其职造成宣传壁垒、对内对外宣传各自为战形成思想代沟等削弱了宣传工作实际效果的问题,为了提高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提出党委要统筹领导,“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18]。“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是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十分重要的理念创新,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价值的新定位。“大宣传”理念是相对于小宣传而言的,传统的小宣传通常“单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抓宣传思想工作,也指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不够开阔、布局不够科学、重点不够突出、覆盖面小、工作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好,等等”[19]。“大宣传”理念则具体体现为全党动手,宣传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人民全过程参与。总而言之,就是要打好“组合拳”,形成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秉持“大宣传”理念,全党必须齐动手,打破宣传思想部门的界限,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参与宣传思想工作,进而形成“全党动手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面。贯彻“大宣传”理念,需要宣传部门指挥协调,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思想愈多样繁杂,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愈重大。然而,就各部门之间的具体情况来看,宣传资源分散导致宣传效果欠佳,宣传队伍不稳定致使宣传工作不连贯,宣传合力不强使得全社会的主流舆论氛围不浓。针对这些问题,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形成能够有效整合宣传资源、凝聚宣传合力的宣传队伍。
(二)强化国际思维:明晰文化的重要作用和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虽滚滚向前,暗礁险滩却也频现。宣传思想工作应树立国际思维的大视野。树立宣传思想工作的国际思维是新时代意识形态战略思想的重要理念,这就要深刻洞察文化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注重在世界场域中讲好故事,阐明立场,扩大影响。
1.建设文化强国:充分发挥文化凝内力和聚外力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文化建设新成就,显示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这充分表明了党对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日渐明晰,举措日趋有力。
进入新时代,党在应对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态势上高招迭出、亮点不断。特别是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这张名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1]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淬炼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既能凝内力,又能聚外力的先进成分。应对文化软实力竞争态势,也要有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更加开放的心态,要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增强自身文化力量,增进各国互信共融。
2.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播中国声音中增强国际影响力
在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背景下,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突出难题。习近平强调,新时代要做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2]。既要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又要传播好中国致力于世界共同发展的声音,扩大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力,占据国内外思想舆论高地。
讲好中国故事是域内宣讲和域外宣传的有机统一,旨在通过有效的方式,在会讲故事、能讲故事、讲好故事中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一方面,宣传思想工作要提升内聚力。要通过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的对内宣讲,有效管控不良思想渗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精神引领意识形态发展,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念和面对侵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另一方面,宣传思想工作要注重深化域外影响力。扩大域外影响力,首要的是重点阐明自身立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仍有隐忧,习近平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23]在阐明立场的基础上,要持续扩大国际认同。讲好中国的外宣故事,就要秉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讲明白它“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块伟大的里程碑,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子”[24]。同时,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以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声音为依托,从源头、载体、诉求等维度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三)时代眼光:用好网络新媒体和注重传播实效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25],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具备的品质。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让“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时代悄然而至,网络治理略显乏力、传统媒体宣传能力消退致使意识形态领导权很不稳固,甚至存在旁落的风险。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6]在此,习近平强调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突出网络治理和注重传播实效,有力破解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时代难题。
1.顺应网络发展:构建网络空间治理新格局
互联网呈现出广且深的发展态势,不仅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与各领域的发展都深度交织,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中华民族曾经因为错失了人类变革进步的机遇,遭受了近半个世纪的屈辱。因此,做强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把网络思想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决不能再次同人类变革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7],巩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舆论高位。
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互联网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起步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占中国人口一多半的网民。因而,网络舆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广大网民为中心。要关注网民的意愿,及时回应。对此,习近平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28]网民的思想更加开放,网络宣传的方式也应更加多元,这就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思想疏导等提供了诸多便利。要满足网民的精神需求,提升网民对网络主流价值的获得感。网络的本质在于信息共享,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在于提升认识。就意识形态建设而言,借助“互联网+”的新型方式,能够让主流文化更加生动、主流价值观更加形象、主流舆论更加鲜明。与此同时,还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29]。更要注重综合施策,增强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2.提高传播实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开放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紧密交织的特殊时期,各群体的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开放。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虽然具备独特优势,但在信息传播碎片化和数字化等发展态势的裹挟下,显然已经无法单独承担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任。为此,习近平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30]具体而言,在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尊重媒体传播的规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全面提升新时代媒体传播的格局和水平。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意识形态思想工作中亮点鲜明、立体多样的传播新业态。习近平指出,推动多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31]。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寻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播对接。在互联网环境中,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往往突然产生、迅速扩散、持续发酵。针对这个问题,新兴媒体当即决断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能够在短时间内予以回击,传统媒体则能够凭借权威的理论阐发,引导大众看透其本质。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走向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不能丢掉自己的核心优势,而是应当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同时吸收新兴媒体灵活机动的传播方法和技巧,加快完成自身的升级转型,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新兴媒体发展,打造跨平台的综合媒体。传统媒体在坚守自身传统阵地的同时,应主动向新媒体领域进军,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品牌特色,注重打造跨平台的媒体综合体。新兴媒体要积极在网络、智能终端等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在资源和品牌方面的优势,实现二者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新旧媒体的融合,将最终走向复合型的综合媒体平台,既能满足受众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又能满足受众对信息准确性的需要。只有成功实现新旧媒体两者的融合,打通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壁垒,才能更好地实现主流思想舆论在多者之间的互动传播。
三、实践方略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取向的深化与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科学思维方法将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实践诉求、世界变革、时代趋向中加以思考和运筹,对意识形态建设展开了新布局和新部署,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入阐述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证、阵地保障、创新方向,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重要方略和实践纲领,推动着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坚守根本:加强党对思想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障,更是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凸显党的全面领导,这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亮点。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32]党要扮演好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掌全局、管全面、聚全力的重要角色。其一是党要掌全局,统筹国际和国内发展。当前,国际舆论和国内思想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要着眼于国际局势大调整引发的舆论变动,也要关注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变迁。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思考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33]其二是党要管全面,协调推进全社会治理。既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擘画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绝不仅仅是单个领域的独奏,而是要将思想宣传贯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之中。其三是党要聚全力,增强中央的权威。习近平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34]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宣传不仅要向党中央看齐,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合力,也要主动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根本保证。如果党对意识形态、对媒体的领导权力和能力丧失,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将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跌入被西方意识形态侵蚀的深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能力锤炼,强化党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对此,习近平提出:“希望大家首先要搞好自身建设,在这个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不要有失误。”[35]同时,还要鼓励党员用身先士卒的先锋精神感染和带动基层群众,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政务工作中的舆情回应,通过标准化、实效化的主流引导机制,有效管控互联网舆论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36]形成以网风带党风、以党风促网风的长效机制。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关键在党,只有在不断加强党自身思想和能力建设的进程中,才能实现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发展。
(二)筑牢阵地:积极抢占传统和新型阵地的舆论高地
阵地是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依托,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诸多侵袭社会主义阵地的思潮,有鼓吹自我放弃、完全西化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有潜移默化腐蚀渗透型的消费主义社会思潮,还有以变促变改弦易张型的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等,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历史和时代重任。对此,习近平明确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确保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37]。总体而言,新时代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牢牢占据传统阵地和新型阵地的舆论高地。
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阵地有党政机关、军队和大众阵地等。党政部门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中枢。坚守中枢阵地,既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要党委主动担责,各部门不断提高引领思想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坚守军队阵地,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政治建军,增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锻造新一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具体而言,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既要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要凝聚军队的思想认同。大众阵地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习近平多次谈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38]这个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如果缺失了大众阵地,意识形态工作将无所依托。在具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中,还是须围绕大众进行,进而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践行主流价值理念的社会风尚。
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型阵地主要有网络阵地、智库科研阵地和高校阵地等。网络阵地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兴场域。面对多元激荡的时代背景和西强东弱的网络态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以隐性方式进行渗透。同时,互联网等新媒体又为各种思想的交互性传播提供便利。可以说,网络几乎渗透在各个领域中,网络空间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没有网络阵地安全就没有其他各领域的安全。对此,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39]。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边界的识别和治理。坚守智库科研阵地,关乎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顶层设计。“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40]然而一些问题值得警示,在反动社会思潮的侵袭战略自上而下的转变态势中,智库一旦沦陷将会致使旗帜易色,但科研智库的思想宣传又不能鲁莽失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的智库科研阵地是一块战略要地,不可失守。坚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关乎意识形态工作的未来。因而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特别是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1],努力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明确方向: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手段、基层创新
理念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先导。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就要做好提升思想宣传品质和充实思想宣传力量两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功效。从质的方面来说,要严把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关,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做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舆论宣传。严把方向关体现为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从量的角度来说,要重视新理念的阐发,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辐射范围。
方法和手段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支撑。内容和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内容即宣传思想工作内容方面的理念创新,也要关注形式即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42]。可以在技术手段、价值手段、宣传策略等方面谋求创新,体现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中时、效、度的高度统一性。
思想宣传成果不是一阵风,更要注重基层创新。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充实队伍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43]。推动基层创新既是基础也是归宿,是问题产生和形成的发酵源,是宣传成果落地生根的重要方法。其一是要着眼于基层群众的新鲜实践。在思想宣传的基层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当地群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结合地区特色、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发展特色等内容来说事明理,引导人民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二是探索基层宣传方式创新。在变“讲—听”的宣传模式为互动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更新宣传话语等方面下功夫,把抽象的上层建筑具体化为生动可感的思想教化,在极具吸引力的多样互动中形成自觉践行的强大力量。三是增强基层宣传话语权。习近平提出,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要“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44]。还应积极对各项行之有效的基层创新方法总结归纳,梳理并形成可持续深化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并广泛传播开来,使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突出体现和有效巩固,打通基层思想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注释: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3]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 年8月23日 。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
[5] 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性探析》,载《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6] 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9页。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74页。
[8]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
[9] 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80页。
[10] 习近平:《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载《人民日报》2018年7月5日。
[11]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6页。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3页。
[13]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1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2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0页。
[16] 王永贵:《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新理念》,载《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1—332页。
[1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6页。
[19] 公茂虹:《大宣传理念的内涵及价值》,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1期。
[2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 58 页。
[21]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22]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 年8月23日 。
[2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65页。
[24] 张雷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2期。
[2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 442 页。
[26]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
[2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7页。
[28] 同上书,第336页。
[2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7页。
[30] [31]同上书,第333页。
[32]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
[3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6页。
[34]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
[3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92页。
[36]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一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载《人民日报》2016年7月18日。
[37] 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6页。
[3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23页。
[3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98页。
[40] 习近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载《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8日。
[41]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42] [43] 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97页。
[44]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作者简介
姓名:王永贵 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称:教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