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2 09: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5-10 | 查看:839次
新华社广州5月7日电(记者 王洪山)2009年初,北京。
全军某专业比武竞赛颁奖大会上,出现特殊的一幕:现场颁发6枚金牌,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课目金牌得主、广州军区某部工程师潘俊,竟然缺席。台下,一片哗然。
原来,就在比赛结束的当晚,潘俊连夜坐飞机赶回广州。来不及领略全军比武夺冠的喜悦,他步履匆匆走进了广州总医院肿瘤科的手术病房。
谁能料想到,这位赛场上技压群雄的骄子,竟然是位身患胚胎癌的危重病人。
潘俊,广西柳州人,侗族。2000年7月,从地方某高校本科毕业后应征入伍。先后获得全军信息安全领域某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并荣立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
“革命军人宁愿倒在战场,也决不能萎于病床”
集训竞赛期间和潘俊同住一室的战友清楚记得:1月7日凌晨,潘俊在剧痛中醒过来,服下止痛片后,脚步蹒跚、脸色苍白地走进赛场。
宽敞的设备机房里,坐满了来自全军10余个大单位的50余名选手。他们将在此一决雌雄,上演一场精彩的竞赛。
比赛要求选手在3小时之内,逐次完成4项任务——这,苛刻得几乎无法完成。
潘俊在电脑前甫一坐定,显得异常兴奋。他根据多年的经验,没有用传统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一步步稳健而快速地操作。
当比武进行到一半时,潘俊体力不支、疼痛加剧,眼前的屏幕渐渐模糊。他不得不用嘴巴紧紧咬住铅笔提神,让精力集中,继续与对手在无形的战场斗智斗勇。
比赛结束,潘俊以绝对优势胜出。
绚丽彩虹背后,是怎样的风雨坎坷,只有潘俊自己知道。2008年底,鉴于他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组织上指定他为一号种子选手,参加全军某专业的比武竞赛。比武前夕,厄运接连袭来:先是妻子意外流产,接着他被诊断为患有胚胎性恶性肿瘤。
仿佛晴空霹雳,潘俊一下跌入人生谷底!
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手术治疗,否则病情将有极端恶化的危险。单位领导得知病情,也要求他立即退赛、安心养病。然而,潘俊态度坚定:“革命军人就是要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我宁愿倒在战场,也决不能萎于病床。”
比武一结束,潘俊便被战友扶上飞机赶回广州。来不及领略夺冠的喜悦,他就住进了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手术病房。
2009年1月14日,潘俊接受了癌细胞切除手术,时间已比医院的建议推迟了整整一个月。为潘俊主刀的医生李清荣感慨地说:“癌症的痛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真不知他是凭借着怎样的毅力为支撑挺过集训和竞赛的?!”
手术后第二天,迟到的“颁奖”仪式在潘俊的病房举行。看着战友从北京拍摄的“金牌颁奖现场”,坚强的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走上未来信息战场,时刻都得紧绷‘铸盾’这根弦”
一次,潘俊受命参加对某装备系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研制厂家在装备出厂前就进行过安全检测,对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性能非常自信,认为无懈可击。技术人员对检测小组的能力表示怀疑,并有意设置了数十个陷阱圈套。
潘俊带领检测小组沉着应战,突破层层防护,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仅一天时间,就发现了10多个严重的安全问题。
近万字的总结报告中,潘俊用了将近五分之四的篇幅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教训,举一反三,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事后,他饱含忧虑地谈到:“暴露问题不是最终目的。关键在于树立问题检讨观,真正唤醒大家时刻绷紧信息战场的‘铸盾’这根弦!”
忧患意识激发着他刻苦钻研,他在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也开始焕发无穷活力。
为了提高“铸盾”能力,在过去10年军旅生涯中,他时刻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为了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他不辞辛苦到地方公司做学徒;
为了完成某项重要技术攻关,他趴在电脑前3天3夜没挪窝;
为了深夜加班时保持清醒头脑,他竟将手机闹钟设定为20分钟提醒一次……
在重大使命任务中,潘俊更是冲锋在前,忘我投入。
我军某型装备问世,潘俊主动请缨,参加试验试用任务。为了让装备好用,2个多月他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先后提供了1000余组数据,提出了40多条建设性意见。半年后,装备顺利定型,列装全军部队。
“即使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我也要勇攀人生的高度”
这是一张特殊的病床。病床的两边,分别安装了钢支架,中间横放了一块50公分宽的桌板。为方便躺着操作笔记本电脑,桌板上加装了凹槽,设置了旋转装置,可倾斜至45度角。
这张病床的主人就是潘俊。
2009年秋,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后仅半年,他的病情再次恶化,不得不住进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病房,接受漫长而痛苦的化疗。
“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电脑”。住院期间,他不顾妻子的劝阻,坚持把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笔记本电脑,带到了病房。
恶心呕吐,头发、眉毛全部脱落,体重骤然下降20多斤……化疗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可再痛苦,潘俊还是“老样子”——有空暇就打开电脑,专注地琢磨起来。
单位领导到医院探望,看到他仍在伏案忙碌,便好心劝他:“长期熬夜和加班加点,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健康,现在住院治疗,你就应该把工作放一放,好好养病。”
潘俊笑笑说:“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才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法。人若无事可做,才容易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不利于康复。”
见道理说不通,领导只好强行将潘俊的电脑“收缴”。
一星期后,经不住潘俊多次恳求,妻子心软了,又将电脑悄悄拿回了病房。因为她知道:这是潘俊生命的精神支柱!
2009年初冬,一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情况报告呈送到广州军区首长案头。在仔细翻阅完报告之后,首长欣然批示:“是一份辛勤的劳动,有价值的报告。同意上报。”之后,这一情况报告呈到北京领导机关,受到总部首长批示表扬。
孰能料到,主笔撰写这一报告的潘俊,结束化疗出院还不到一星期。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我即使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也要勇攀人生的高度!”在广州军区司令部机关干部座谈会上,潘俊深情地说。
“我掌握的一切技术皆属于军队,我要让它通过战友传承下去”
2009年深秋之夜,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病房里还亮着最后一盏灯。
墙上钟表指针已指向凌晨,然而,潘俊的思维仍然十分活跃。
之前,战友小王前来病房探望了他。他们不知不觉探讨起某技术方案的难题。小王走后,潘俊满脑子都是方程代号、数学公式和参数,他的大脑像机器一样飞速运转着,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危重病人。
第二天清晨,小王发现手机上有潘俊深夜发来的一则短信:“攻克技术瓶颈的路径已经找到!”时间为凌晨1时26分。
不久,这个项目顺利完成,成倍地提高了所在单位的工作效率。
潘俊是某部队组建时第一批骨干,一直以来,他都牢记“甘于奉献、成就事业、成就他人”的职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战友,带出一批批骨干。他曾饱含深情地说:“由于身体原因,我也许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培养新人、带好团队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我等不起了,必须只争朝夕!”
潘俊出院后,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训,总结整理成10余万字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送给战友们。在生病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相继撰写出《剑走偏锋》等10余篇技术交流论文,在兄弟部队得到推广和借鉴。如今,由他撰写的装备操作规程,已成为全军同类部队的参考教材。
2010年3月,一所知名军事院校邀请潘俊前去讲课,为即将毕业走上未来岗位的学员们授课。
接到邀请函,潘俊所在单位领导很犹豫:潘俊身体这么弱,身体受不得劳累。前去授课,先期查资料、写讲稿和做课件花费时间不说,光是前去授课来回一个星期,舟车劳顿,都会对潘俊的病情产生影响。
然而,潘俊找到领导,语气诚恳地说:“我掌握的一切技术皆属于军队,我有责任,更有义务通过更多的战友将它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