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冰正在消融 岁月归于静好(2图)

发布时间:2020-03-28 12:50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3月26日 第04版 | 查看:949次

3月2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士们合影为武汉加油。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3月23日,广东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14批医疗队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后从武汉返回广东。图为广东第14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的张秋萍在口罩上写下了“你我皆是英雄”的告别话语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告别那天有许多难忘的画面,在那么多笑脸和掌声里,我们记住了小哥转身拭去泪水的背影,也记住了这座城市,武汉。”

  “一个病人的转运,牵动了许许多多医护人员的心,因为这是生命的接力,是生命的嘱托。”

  “武汉,四年前曾见过你繁盛的样子,如今以特殊身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这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以后我还会回来看你,看珞珈山上粉红樱花争相绽放,蝶舞纷飞。”

  “小哥”是一抹亮色

  3月23日 天津北辰区隔离休整点 晴

  王一旻 天津市泰达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

  时间如水般逝去,返回天津已经一周,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心里五味杂陈,像是寄自久别故乡的包裹,沉重而珍贵,没有打开的勇气。然而记忆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在最不经意时涌入心里,铭刻在心。

  怎么也不会想到,今生第一次与武汉“邂逅”,缘于一场瘟疫。当飞机降落在凌晨空旷的天河机场,我知道,这次是真地踏入了疫区,带着热情、责任、牵挂和忐忑,我们来了……

  “小哥”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抹亮色,地道的武汉青山区人,退伍军人,高大帅气,总是面带微笑。我们都称他为“小哥”,因为他很年轻,是90后。

  “小哥”叫戚彪,是公交公司派驻天津援鄂医疗二队的班车司机,负责接送上下班的队员往返于宿舍和武钢二院之间,四小时一班,单程八公里的距离,辛苦而单调。受到疫情影响,“小哥”也很多天不能回家了,父母妻儿都在家中,直到50天后医疗队撤离,他和他的同事们才开始自我隔离。

  朝夕相处,这一切他从未提及,无论深夜还是清晨,上了班车,总能看到他标志性的微笑,还有车里淡淡的老歌,会有温暖袭上心头,驱散满身寒气。

  出门在外,总有些小困扰,“小哥”就是我们的哆啦A梦,“变出”我们需要的指甲剪、剃须刀片、两包涪陵榨菜、一瓶豆瓣酱、隐形眼镜护理液……

  工作很快理顺,患者陆续治愈出院,我们也融入了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坚冰正在消融,岁月归于静好,“小哥”的微笑恰似佐证。

  离别同样来得猝不及防,我们要走了,匆忙合影的队伍里,“小哥”和车队的师傅们都是C位,他们几乎和所有人都合了影,我们相约,秋天在天津相聚。

  告别那天有许多难忘的画面,在那么多笑脸和掌声里,我们记住了小哥转身拭去泪水的背影,也记住了这座城市,武汉,我们生命中有50天是为你而活,伴随我们的,还有你的人民,他们普普通通、沉稳大气,带着淡淡的微笑。

  青山不改,武汉无恙。

  一场生命的接力

  3月22日 黄石市中医医院 小雨

  程志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3月20日,黄石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集中转运至黄石市中医医院,大部分综合医院将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一位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将从黄石市中心医院转运至黄石市中医医院,此次转运虽然只有9公里的路程,但患者病情危重,转运难度非常大。面对此项转运任务,在李卿主任的指挥协调下,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下午1时30分,转运正式开始。一部分转运人员在中心医院,另一批人则在中医医院接应。呼吸机、ECMO机器、气管插管以及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监测,相关负责人员都一一分工到位。

  接下来,所有参与人员反复确认细节,检查呼吸机每一个参数的设置、每一种药物的泵速,核验氧气压力,配备备用氧气瓶,准备压缩机,查看电梯通道……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安全。

  在确保所有准备工作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下午2时20分,我们开始转运患者。搬运患者、调试设备,一切有序进行,救护车一路鸣笛,车内转运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设备上的参数,十几分钟的路程,大家都高度集中、一刻也不松懈。路上的行人、行车主动让行,保证救护车顺利、快速地通过,为病人的救治争分夺秒。

  下午3时,救护车顺利到达黄石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早已在病区楼下等候,电梯“虚席以待”。

  我们用对讲机告诉病区内的医务人员:“病人已到。”

  “马上进入病区。”

  “收到,收到。”

  简短地沟通都是为了转运顺利进行。

  进入病区后一切都已备好,大家迅速转换连接,更换呼吸机、泵注药物、开启压缩机、开放管路、评估气道、评估生命体征等,一切对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一个病人的转运,牵动了许许多多医务人员的心,因为这是生命的接力,是生命的嘱托。

  最后一个夜班

  3月21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多云

  徐一璟 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护士

  乘着月色,我们踏上了夜班的路。

  上车时,一如既往地与公交师傅互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这已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看着师傅带笑的眼睛,我心里暖暖的,又非常不舍,因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值班,最后一次乘坐这辆车,我努力地记住这位师傅的模样,心里默默说了一声:谢谢您!

  车离开的瞬间,我习惯性地抬头望向驻地酒店,只见队友们站在窗前用手电筒向我们“挥手”,示意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凌晨1点,病人已经熟睡,我们和上一班的队友做完交接,他们临走前留下一句:“最后一个班,加油!”在这里度过了几十个日日夜夜,看着病人逐渐减少,我们也到了离开的时候,“最后一个班”这几个字沉甸甸地落在心里。

  嗯,最后一个班,我们一定会加油。

  病区的13位病人生命体征都非常平稳,最后的4个小时,在这寂静的夜里过得格外快。30床病危的老爷爷得知自己要被转院,非常难过,他在枕头底下压了一张纸,上面记录着每个照顾过他的医护人员的名字,生怕忘记了谁,一笔一画都流露出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看着各种医疗器械,想起大家忙碌工作的身影,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脑中飞速闪过。顿时,眼泪模糊了视线。

  这,是我们曾经并肩作战的地方。这,是我们曾经挥汗如雨的战场。真的即将离开的时候,心里都是不舍。

  接班队友走进来,我们进行了最后的交接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法和叔叔阿姨们一一道别,只能再看一眼那一间间熟悉的病房,以及那一张张病床上熟悉的面孔。

  前往驻地,沿途看着武汉的夜景,每一个高大建筑上都滚动着“致敬白衣天使”“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灯光字幕。这是武汉人民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凌晨5点多,消杀组的老师们还在驻地帐篷前等待我们归来。无论多晚,无论是否与你相熟,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让人感动。

  武汉,四年前曾见过你繁盛的样子,如今以特殊身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这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以后我还会回来看你,看珞珈山上粉红樱花争相绽放,蝶舞纷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