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5 21:10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3月25日 第03版 | 查看:677次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杨朝晖
科技战疫进行时
自大年三十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ABSL-2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每天都要在实验室奋战到很晚,有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现亮眼。近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道,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如何体现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优势及特点;为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方剂提供动物试验数据支持;在临床应用基础上,中药如何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及技术,加快筛选出有效治疗药物。这些正是中药研究所的重点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ABSL-2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个专门从事中药抗感染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在SARS、H1N1流感、人类禽流感等国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过多项国家紧急攻关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药研究所很快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我们实验室也快速行动,骨干成员立即展开工作,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这么多年来,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中药研究所ABSL-2实验室主任崔晓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实验室已经完成第一批16种治疗新冠肺炎中药的筛选评价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批7种药物的评价。
中药研究所进行中药药物评价的利器是“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
构建一种新动物模型是一项复杂工作。工作经验丰富的崔晓兰团队很快确定了所有实验条件和参数。结合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病机作出的“寒湿疫毒邪气致肺失宣降”的诠释,研究团队首先模拟这次疫情期间武汉的气候条件制备寒湿证小鼠模型,再结合西医的感染性病原,使寒湿证小鼠感染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采用寒湿刺激+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构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复制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似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与病毒复制、机体胃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相关的多项指标,研究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肺证的治疗效果。
这也正是用中医理念构建动物模型的优势所在。“中医讲究辨证治疗,针对的是病毒引起的症状,不用特别强调这个病到底由哪种病毒引起。我们构建的这个模型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突破了新冠病毒对实验室安全等级的要求限制。”崔晓兰说。
截至3月初,该病证结合模型已全面用于湖北疫区临床用药、国家及各省诊疗方案推荐用药的紧急评价,验证了一批推荐用抗新冠肺炎中成药品种药效,同时对具潜在价值的上市中成药开展筛选,发现连花清瘟、热炎宁、苦参碱、复方芩兰、体外培育牛黄等一批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中药。“中药所成为国内第一家为临床用中药提供动物实验数据支持的筛选评价平台。”该所所长陈士林介绍说。
验证结果显示,这些药物可显著减轻模型小鼠肺部炎性损伤、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及炎性因子含量、并提高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药效与本次临床疗效相吻合。实验结果与临床数据的相互佐证,为中医药的发展及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提供了依据。
“除构建病证结合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评价外,中药所还系统开展了中医理论探讨、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方药物质基础解析、公共卫生防控等多个方向工作,参与完成化湿败毒颗粒、清肺排毒汤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等新药申报中的药学和药理部分相关工作。”陈士林补充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