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9 00:57 | 来源:人民网 2019-09-19 09:24 | 查看:2335次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孟竹
近年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类舆情频发,因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衍生性等特点,往往会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甚至造成恐慌,舆情风险较大。梳理可知,事故原因、伤亡损失、救援情况、问责措施等多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如何有序应对,防范化解相关风险,值得涉事企业和相关部门深思。
◆ 救援第一,部门联动处置彰显负责姿态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救援永远是第一位。以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爆燃事故为例,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公安、卫计、安监、环保等方面人员迅速展开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环境监测、人员疏散、隐患排查等工作。实际问题的解决是缓释舆情压力的第一要义,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令负面声浪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原油泄漏到爆炸8个多小时。其间,从企业到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没有及时采取封路警戒的措施,也没有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被质疑应急处置不力。
◆ 及时发声,动态续报释疑引导舆论风向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包括联想、猜测、造谣等在内的各种信息极易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发酵。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初期,“死亡人数上千人”“几个中队全牺牲”“有毒气体已向北京方向扩散”等谣言在互联网上传播扩散,恐慌情绪蔓延。而当地官方在事故发生5小时后才正式发声,令自身陷于被动境地。可见,及时、主动释放权威之声并动态续报,在安全生产事故类舆情应对中显得极为重要,说事实、表态度、讲行动,不仅能打消公众疑虑,增进理解与支持,更能有效压缩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引导舆论走向,为救援工作赢得时间和空间。
◆ 态度诚恳,保持同理之心体现人文关怀
尽管最基本的传播是事实传播,但在安全生产事故类舆情中,最有效的传播是态度传播。诚恳的态度、同理且柔性的姿态,更容易获得舆论谅解。在官方通报或新闻发布会中,即使发布的事实再翔实,若缺少真诚的道歉和温情的慰问,其效果也会打折扣。此外,尤其应避免过分呈现领导指导工作动态,给人以“宣传腔”之感。在实体工作的开展中,还需做好家属接待、情绪疏导、善后等工作,一方面可以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防止家属因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维权事件。
◆ 与媒为善,杜绝“捂盖子”以免节外生枝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信息时代,媒体报道对事态发展走向具有深刻影响,如不能与媒为善,不但无益于事件的解决,还可能产生次生舆情。2018年11月,《财新周刊》刊发《泉州酒店惊魂记》一文称,记者赴福建泉州采访碳九泄漏一事期间,当地官员先是不接受正式采访,后又私下要约她“聊聊”。在该记者拒绝离开泉州后,更被4名身着警服的人员夜闯房间“例行检查”。其他地方也曾被曝出阻拦媒体采访等类似行为。应该认识到,媒体承担着突发事件后舆论引导和稳定人心的重要职责,是地方政府涉事部门应急处置的重要帮手。在保障人员安全和不影响救灾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允许媒体记者实地采访、调查,以专业、权威的新闻报道填充舆论场,有助于满足公众知情权,扩大官方传播声量,减少杂音。因此,应坚决杜绝“捂盖子”的行为,以免节外生枝。
◆ 定性问责,展现反省决心缓解舆情压力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多为“人祸”,极易引发舆论质疑。如福建泉州泉港碳九泄露事故、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河北唐山华熠公司“3·1”较大火灾事故等官方通报显示,事故多为企业违规操作、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原因导致。监测显示,质疑监管部门不作为,乃至猜测存在利益输送的声音常常在事故发生初期就已经出现。尽快调查核实、认定事件性质,厘清权责并进行必要的切割,将有助于缓释舆情压力。除了事故原因之外,事后问责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公众对问责程度的关切暗含着对政府执法能力和监督落实的期待。因此,有关部门事后严厉问责,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也是至关重要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