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诚意放弃,但这30万还是应该发(图)

发布时间:2020-03-16 23:11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13 20:01 | 查看:652次

  王钟的

  近日,云南昭通彝良县人民医院150余名医护人员通过当地媒体宣布,全部自愿放弃享受新冠肺炎疫情临时性工作补助申报,共计1500余个工作日,约30万元。报道称,这所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比起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的辛苦,我们的付出微不足道,并且在疫情期间,已感受到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关爱。”

  医护人员这番医者仁心的表态,令人再次产生崇高的敬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医护人员无疑是付出最多、牺牲最大的群体。即便如新闻所言,彝良县至今未发现一例确诊病例,但医护人员依然加班加点,进行了大量检验、观察等防疫工作。对于直接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完全有权利获得国家规定的临时性工作补助。

  当然,如果医护人员的“自愿”放弃是真实意愿表达,作为个体的选择无可厚非。不过,站在抗疫战争的全局高度,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坚持将这笔补助发放下去,才是促进防疫工作、彰显医护人员价值的更好方式。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在抗疫战争中挺身而出,既是医护人员的奉献,也是他们的责任。不过,放在现代职业的语境中,医护人员的奉献与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职业行为,脱离不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分配原则。一线医护人员为了防疫延长了工作时间,承受了比平时更多的工作压力,也就是付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因此,向他们发放补助,不是抽象的荣誉,也不是额外的奖励,而实在只是践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看,领取补助是医护人员的权利,而发放补助则是有关部门的责任。面对部分医护人员不愿意申报补助的做法,有关部门完全可以改善工作方式,坚持将这笔补助资金发放下去。比如,抗疫补助通过“申报”形式发放,就存在不同解读:究竟是医护人员以个人名义申报,还是医疗机构统一申报?更妥善的方法是,有关部门加强工作灵活性,主动调取一线医护人员名单,通过日常发工资的渠道发放补助。

  退一万步说,哪怕医护人员愿意以捐赠补助金的方式支持抗疫,也应当鼓励和引导他们以更为个体化的形式表达。对于一些网友发出的“道德绑架”质疑,应当有及时的警惕和反应。“集体放弃补助”的形式抹平了个体差异,并不符合现代公益慈善的精神原则。如果部分医护人员愿意进一步捐助,为防疫工作做更大的贡献,通过慈善组织等专业化渠道来实施更为恰当。

  整体来说,我国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受了较大压力,医务工作者各项福利待遇有待继续提高,医疗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强。向一线医护发放抗疫补助,不仅是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可以对医务工作者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只有让医护人员拥有应得的职业尊崇感与获得感,才能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还是希望这笔钱能发下去。

  期待所有一线医护人员按时足额获得抗疫补助,期待补助发放更公平而高效。一个社会的公共健康,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医疗职业环境的现代与成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