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3 10:48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9-11-23 09:24:09 | 查看:3097次
刘继台(右)走访慰问灾民。(中国好人网配图)
干地毯厂帮助70多人致富,却在企业红火时将其无偿捐献给残联;养獭兔、捕鸟蛛带动700多户致富;做桃木工艺品,使全县桃农一年增收120多万元……顺平县残疾人企业家刘继台一次次改行、一次次创业,背后不仅仅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更有着一名身残志坚者奉献社会的情怀。
刘继台家住太行山深处,4岁那年,因右半身肌肉萎缩,落下了终身残疾。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但因家里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生活的磨难给了刘继台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的痛,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塑造出他坚韧顽强的性格。
1985年7月,19岁的刘继台到广东省一家地毯厂,学织地毯技术。1987年5月,他东拼西凑了10万元,建起了自己创业路上的第一个企业——福利地毯厂。到1989年底,企业创汇达80多万元。
生意正红火时,刘继台却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地毯厂无偿捐献给县残联。他说:“办厂子只能带动一小部分人致富,我更想找一条适合咱贫困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路子。”
经过认真考察,他又办起獭兔养殖场,把种兔低价放给养殖户,养成后再按合同回收。高峰时,养殖户发展到3000多家,獭兔存栏9万多只。
路蹚开了,刘继台却又另辟蹊径:1997年,他在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呆了两个多月,了解捕鸟蛛的生活习性,随后建起了捕鸟蛛人工养殖场,提炼出的蛛毒在当时国际市场上每克能卖1000多元。
然而,“不安分”的刘继台又要改行了,这次他盯上了乡亲们多用来烧炭或烧火做饭用的桃木。对于刘继台的做法,乡亲们甚至家人都不太理解。“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永远无法割舍那份情怀。”刘继台认为,与其说是几次创业,不如说是在摸索,在实践,自己就要立志寻找一条更紧贴山村百姓实际,能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的路子。
顺平县素有“中国桃乡”之称,桃树种植面积达12万亩。每年淘汰的桃木多达几千吨,乡亲们多用来烧炭或烧火做饭。
“能不能将桃木制成工艺品呢?”为攻克这个难题,刘继台到陕西宝鸡找到一位用桃木做擀面杖的老木匠。白天,他抢着给老人搭下手,拖着残疾身体,脏活累活什么都干;晚上,他又向老木匠讲起自己十几年来走过的坎坷经历。最终,老人被这个有抱负的残疾青年感动了,将泡、煮、烤、凉等工序全部传授。
2004年8月,刘继台创办了伊祁山旅游文化工艺品公司,利用桃木设计开发手工艺品。目前,该厂已设计开发了桃木剑、桃木斧、桃木屏风等五大系列300多种桃木手工艺品,先后获得了“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金奖”、第十二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农产品等多项荣誉。产品稳步占领北京、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旅游纪念品市场,还远销东南亚。
现在,农民将淘汰下来的桃木卖给刘继台,每公斤能卖到1至2元。仅此一项,乡亲们一年就可增收120多万元。“为贫困乡亲闯条路”——刘继台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诺言。(通讯员 吴建章 记者 周远)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