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4 14:22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3月04日 第04版 | 查看:762次
贵州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出发前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 陶亮摄
查琼芳(左)与同事 受访者供图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们与患者已亲如一家!我们身上,有他们生的希望;他们身上,有我们对健康的寄望。”
“虽然连日武汉一直阴雨,但我相信雨后终会天晴。”
“阳光洒在窗沿,欢声齐奏的和弦,永远回荡在人世间。巾帼无言,擦干泪眼,让我记住你的脸!”
她突然拉住我的手
3月2日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小雨转阴
邱爽 国家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护师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氛,也勾起我对十多年前非典疫情的回忆。那一年,我的同行——白衣战士,夜以继日地与病毒抗争,全国上下守望相助,共同阻止了它们的“逞凶”。
都说我们很勇敢,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我们虽然害怕,但依然奋勇前行。
今年,全国白衣天使再一次成为战士,在早春“爆款”防护服的保护下,联手走在第一线阻击病毒。抗击了一个多月,我们终于每天都能收到诸多喜讯。每一次听到好消息,我都激动得泪光闪烁,当然也很振奋:我们离成功又进了一大步!
来武汉,进入隔离病房20天了。昨天,我像往常一样进入病房,隔壁床张阿姨突然喊了我名字。
好久没有患者喊我的名字了!我走到阿姨病床前,她突然拉住我的手,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谢。
“谢谢你,姑娘。在住院的这段时间里,你像亲人一样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让我在陌生的环境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让我有极大的精神力量和病毒做斗争。”阿姨还说,很心疼我们6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水不能喝,洗手间不能上。她嘱咐我做好防护,注意安全,希望我们能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
这一刻,我很恍惚,我觉得像是母亲在对女儿说话。我的泪水没忍住,涌了出来,模糊了我的护目镜。我已看不清阿姨的脸,只听见耳边她在说,祝我工作顺利……
太值了!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受到患者感恩是我的“额外奖励”!我此刻的心情,如同沐浴在25摄氏度的太阳光里!
是的,患难与共,我们与患者已亲如一家!我们身上,有他们生的希望;他们身上,有我们对健康的寄望。
受病毒侵害的同胞啊,请你们再坚持一下,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努力,送大家平安回自己的小家!
完成首例气管插管手术,开心!
3月1日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 阴
康军 军队援鄂医疗队队员、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早上出舱前,又去看了看3床的“年轻人”,给他打了打气。“邹爷爷,今天感觉怎么样?您的氧和指数升到三位。继续加油哟!”
他用右手比了个OK。
邹爷爷是我们收进来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69岁,患有慢阻肺、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转诊进来,病情发展迅猛。所幸,经我们抢救、置管后情况明显好转,这也是泰康同济医院实施的第一例气管插管术。
得知情况,战友们都为我点赞:首战告捷!苗爸,干得漂亮!
25日上午,邹爷爷突然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给氧条件已达到极致,但血氧饱和度却一直上不去……专家组蒋东坡主任立即会诊,决定当务之急就是经鼻腔快速置管、做机械通气。
而平时再寻常不过的操作,此时却成了过命之举(有感染风险)。插管过程,患者口腔会有大量病毒喷出来,危险!但患者的氧和指数太低,撑不了几个小时,为了和死神抢时间,我们必须冲上去!
如何又快又准置管?如何确保大家安全?这成了我们术前讨论的重点,征得家属同意后,最终决定由我、尹昌林教授、梁泽平护士长和杜政、胡风、张巧三位护理小伙伴准备实施操作。场地选择在负压病房进行。随后,我和尹教授提前进入病房,设置相关支持参数,协调转运、操作配合及感控流程。
下达手术指令,战友快速给药、麻醉……确认各种条件具备后,我熟练抬起患者的下颌,以最快的速度经鼻腔探下支气管镜,清理视野,向声门置入气管导管、调整深度、充气囊,联接呼吸机、固定,一鼓作气。
万幸,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几位战友舒了一口气,将患者推回病房,调整参数,俯卧位通气。经测,患者吸氧浓度从100%降至65%,明显好转!今天,爷爷吸氧浓度已降至40%,各方面指标均稳步改善。开心!
在死神一度来临之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又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晚上,和家人通话,5岁的女儿还认认真真写了一篇小字给我加油。虽然连日武汉一直阴雨,但我相信雨后终会天晴。
擦干泪眼,让我记住你的脸
3月1日 武汉金银潭医院 阴
查琼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昨夜仨女将值班,很忙,忙着收新病人。
六点刚接班,就听说要收三个从其他医院转来的患者。这三个新患者我们一组收二个,另一组收一个。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我自告奋勇进隔离病房采集病史。戴好口罩,穿上防护服,我已经浑身冒汗,外围护士负责帮忙,盯着我穿防护服的全过程,时不时帮我一把。对于防护我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患者是位88岁的老先生,他躺在病床上,吸着氧气,呼吸看着比我还平稳。我问他的姓名及病情,老先生嘴里含含糊糊地说了几个字。没听懂,再问一遍,还是没听懂。床位护士也听不懂武汉话,真让人头疼。翻开前面医院的出院小结一看,神志欠清,意识模糊……果断放弃继续询问,做好体格检查,赶紧把老先生的病史资料用隔离病房的二号机拍照发到医生办公室的周医生一号机那里。
第二位患者是位70岁的老先生。他思路清晰,一边吸着氧气,一边讲话还挺流畅。可惜他所说的话我听得一知半解,还好有他在外院的病史和出院小结。第三个患者是位年轻人,普通话交流,病史清楚,只是花的时间有点长。因为他在喘,我也在喘,我们都需要减慢语速。
2个小时之后,我才回到办公室,赶紧跟同事一起写病史、开医嘱,合作的感觉真的很好,速度也快。
今天下夜班,天气不好,可是心中阳光灿烂。昨晚我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朋友们都从电视上看到了我,知道我在武汉状态不错,大家放心啦,分别给我发来微信、节目的视频、照片为我加油鼓劲。
回到酒店,清洁工作做完后我认认真真地把这一期的《焦点访谈》看了一遍,感谢那个康复后爱劳动的患者温暖了病区,我们管后勤的“刘老板”干的苦累活也被央视关注到,我也被自己写的日记感动了。
晚上,我们收到北二病区一位患者的朋友写的诗《让我记住你的脸》,祝上海来武汉抗疫的各位巾帼英雄早日高奏凯歌,凯旋!
“汗水打湿泪眼,苦难藏在心间,娇美柔弱的身躯,毅然冲在第一线,巾帼最美丽的容颜,温暖着所有的风雨并肩……阳光洒在窗沿,欢声齐奏的和弦,永远回荡在人世间。巾帼无言,擦干泪眼,让我记住你的脸!”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