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传刚:国家纾困,企业更需自救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6 | 来源:环球网 2020-02-19 01:54 | 查看:327次

  疫情发展牵动人心。在病毒传播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的减少也给企业经营带来冲击。尽管目前很多公司陆续复工,生产开始走上正轨,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尤其是那些以提供线下服务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还尚未能够恢复元气。据了解,这类企业的现金流多数只能支持1-3个月,若无法及时恢复经营,它们势必落入更艰难的境地。

  遇到这种意外状况,国家首先要出手纾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不少企业救助措施。这些政策落实下去,将有助于减轻中小微在债务、税费以及租金方面的压力。

  不过,企业主们也应该清楚,政策纾困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企业生存发展终归靠的是自己。企业经营本身就充满风险,一家企业若想持久生存,就必须学会如何面对逆境,具备“反脆弱”的能力,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环境变化中进化。

  要保住现金流原则上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节流自然不用说,在非常时期,一家企业一定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费用和消耗。比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但好处是船小好调头,可以采取更灵活的经营策略,想方设法渡难关。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利用互联网将线下服务线上化,显然是现在最容易也最值得去采取的一种策略转变。在中国,互联网早已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消费端的互联网化已到了成熟阶段,产业互联网建设也已经初具眉目,这些都为企业的线上线下业务连接创造了条件。然而之前很多较传统企业并不怎么重视线上发展,他们认为线下才是利润主来源,线上顶多算个补充。还有些企业已经有了线上意识,只是尚未将其提上日程。但穷则思变,这次疫情可能会让不少企业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毕竟这已经变成了关乎生死的大事。举个例子,月初餐饮企业西贝的老板因为实体店关闭在网上呼救,但后来通过大力发展线上经营来自救,仅仅过了半个月,西贝的外卖业务就已经翻倍,线上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80%。

  很多现有的技术工具都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例如远程办公软件可以把员工协作搬到网上,瑜伽教练也可以通过直播APP来带着学员健身等等。但问题是企业不但要有使用技术手段的意识,更要学会如何灵活利用这些手段和工具,甚至要考虑如何通过新技术手段去建立新经营模式。比如一些餐饮企业开始把直播架在了后厨间,通过厨艺传授来带货。很多短期内形成的新策略未必能够弥补全部的损失,也未必能持续,但它起码是开源的一种创新,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度过寒冬。

  此外积极的自救也有助于维系企业和原先客户间的情感。只要企业心里想着客户,积极为其提供服务,客户就不会忘记你,非常时期过后,他们还会是你最重要的消费者。简而言之,企业自救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种必需。企业自救首先要有短期举措,但有条件的企业也一定要为长期经营做好新模式探索,维系住长期客户。(作者是财经作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