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了解中国,从留下那一刻开始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在华外国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28 21:28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2月28日 04版 | 查看:662次

北京,记者会现场,巴基斯坦记者阿斯加尔戴着口罩,记录着中国抗“疫”的最新进展;

上海,闹中取静的小巷,英国人富克斯偶遇热情的中国清洁工,用中文互致问候;

武汉,火热交流的网上聊天群,美国学者麦克科伦和中国学生一起,研讨科研论文写作……

他们是疫情中选择留在中国的外国人。见证中国战“疫”的有力举措,感受中国民众不畏困难的坚韧,体会中国社会互帮互助的温情——他们在留守中期待战“疫”成功,在感悟中更加了解中国。

坚守:“我的工作在这里”

麦克科伦来自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2011年入职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疫情发生后,有人选择从武汉撤离,而麦克科伦坚定选择留在武汉。“武汉的疫情不会持续不停,而且我的工作在这里。”他说。

几周来,麦克科伦一直待在自己的公寓里,看电影、做饭、与朋友网聊……戴好口罩和手套再出门、回家后认真洗手,他的抗“疫”生活和当地人没什么不同。“我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不去拥挤的地方,和大家一样认真预防感冒。”

2月17日,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武汉大学开始了网上授课,麦克科伦也不例外,他在QQ群里为90名学生上科研写作研讨班。

“出乎意料的是,网课取得了更好效果。”麦克科伦说,学生们在线上的发言更为积极。“可能打字比当面用英文交谈更让他们感觉自如。如果学生发来中文,我还可以用翻译器转换为英文。口语不好不再是学生发言的阻碍。”

巴基斯坦记者阿斯加尔同样在疫情中坚守岗位。疫情期间,阿斯加尔通过参与外交部网上例行记者会等方式,关注着中国抗“疫”动态。2月24日起,在经过3个星期的网上记者会后,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正式恢复,阿斯加尔第一时间来到记者会现场,和中外记者一道投入工作。

“疫情中我一直坚守在北京,疫情防控进展牵动人心。”阿斯加尔说。

温情:“关爱触动人心”

英国人富克斯常驻上海,是一档名为“中国马赛克”的英语播客主持人。得知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他正在日本休假。“春节假期结束后,我是否回去,需要作出选择。”

富克斯决定回中国。“上海是我的家,回去不需要犹豫。”

这个决定按下了富克斯深入了解中国的“启动键”。此前他广邀在华外国人讲述生活点滴,一个个中国故事如马赛克般五彩斑斓,节目也由此得名。如今,中国人抗击疫情的坚韧不拔和互助精神让他感动。

“一回到上海,我那85岁高龄的邻居特地来问候,欢迎我回家。”富克斯说,疫情中的关爱触动人心。

守望相助的精神同样感染着麦克科伦。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后,他所在的社区组织了团购活动,统一为居民买菜。社区志愿者也每天致电询问他的身体情况与物资需求。“我囤了十天的大米、青椒、番茄和鸡蛋。志愿者在协调居民需求上做得很棒。”

“如果没有食物供给,居民会陷入恐慌。而事实是,武汉的后勤支持在努力让居民过得舒适。”麦克科伦说,“这一切都组织良好、有序,显示了高度的合作精神与组织能力。”

信心:“中国一定会成功”

“加油中国!”“中国一定会成功!”一句句暖心话语的背后,是在华外国人对中国抗“疫”举措取得成效的信心。

“疫情中,我看到了中国人的组织力、沟通力和适应能力。”富克斯说。

来自莫斯科的克里斯蒂娜是一家俄罗斯媒体的在华远程记者。她告诉记者,中国一系列行动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工作地点和公共场所为访客进行登记和测体温、进行大规模消毒、播放宣传视频等。此外,中国对口罩等防控用品的短缺作出了快速反应。这些举措彰显着中国全力以赴的态度。

“我们并不害怕,相信中国一定能战‘疫’成功。”克里斯蒂娜说。

在麦克科伦看来,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最大力量抗击疫情,这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抗“疫”举措中学到很多。“短时间内建医院收治重症病人,将公共设施转为临时医院收治轻症病人,将酒店提供给隔离观察人士,调度各地医卫人员……这太令人惊奇了!”

“显然,从政府采取的举措、确诊病例增速的下降和居民居家或集中观察的效果来看,战‘疫’不可能不成功。”他说。

“我们一起坚守,我们共同经历、共克时艰。相信我们终将打败病毒。”麦克科伦说。(记者孙奕、乐文婉、温馨、马卓言)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