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8 18:46 |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20-02-27 14:49 | 查看:737次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2月26日晚间,生态环境部通报称,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9.9万吨。2月24日,武汉市收集医疗废物200.8吨,包括定点医疗机构疫情医疗废物112.8吨,实际本市集中处置179.7吨,襄阳市和黄石市协同处置21.1吨。
不过,目前武汉市还有约190吨医疗废物暂存在医疗废物贮存库中。生态环境部表示将指导督促武汉市尽快进行安全处置。
就湖北而言,2月24日共收集医疗废物365.5吨,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疫情医疗废物221.8吨,处置医疗废物367.8吨(含处置库存2.3吨)。
在全国范围,2月24日共收集医疗废物2719.1吨,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疫情医疗废物587.6吨,占21.6%。当日全国实际处置医疗废物2749.8吨(其中30.7吨来源于前一天较晚收集的医疗废物);定点医疗机构的疫情医疗废物全部及时转运处置。
生态环境部2月13日表示,全国31个省份358个地市医废尤其是涉疫情医废已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截至2月24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5830.8吨/天,较1月20日前增加应急处置能力928.0吨/天;湖北省处置能力达648.6吨/天,增加468.6吨/天;武汉市达262.8吨/天(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炉100吨/天处理一般医疗废物能力),增加212.8吨/天。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武汉、孝感和黄冈市此前采用医废处置设施设计处置能力分别为50吨/天、5吨/天和10吨/天,2019年处理负荷率分别达96%、85%、86%。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各地医废处置能力捉襟见肘,尤其湖北多地医废处置问题和压力更为突出。1月26日以来,武汉市医废收集量已从45吨/日猛增至200吨/日以上。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工程部主任孙宁介绍,目前武汉医废主要通过医废集中处置设施(当地和外运)处置、就地新建焚烧处置设施和就地新建非焚烧处置设施等三种方式处置,其中就地处置均为分散型。
据悉,生态环境部已向武汉市调拨10台处置设施,各区紧急采购15台移动式处置设施以及赠送的一台移动处置设施,中国节能集团环保公司紧急援建30吨/日的医废高温蒸汽处理设施,计划2月底投运。
此外,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中船等单位共同援建的医废焚烧处置方舱也于近期完成现场安装并投入使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配套建有就地处置设施并先后投运。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
为应对疫情,生态环境部紧急出台了医废应急处置管理的相关文件,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也印发了医废环境管理紧急通知、医废安全处置工作方案,广东、四川、河北、福建等省也出台了医废应急处置相关文件,推进应急处置设施的落实,确保医废处理能力。
在孙宁看来,目前中国医废处置短板一是管理性问题,二是技术性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医废应急处置现实意义缺乏认识,等、靠、要思想明显。医废处置装备如转运车、转运箱、应急处置设施及现场处置人员等明显不足,依靠大规模行政手段“临时抱佛脚”做法导致应急处置总体处于被动状态。
孙宁认为,应完善医废管理制度体系,在以地市为单位建设集中式处理设施基础上,合理开展一批就地就近小型非焚烧处置设施建设,作为合理补充。利用市场手段,进一步提高医废处置行业集中度,重点培育医废处置龙头企业。实施对医废集中处置企业处置及管理能力的评估,达不到相应标准要求且整改不到位的,终止委托处置合同,引入新企业。
除医废收集处置外,生态环境部表示,截至2月24日,全国接收定点医院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109座。目前,99.2%的定点医院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剩余0.8%的定点医院(共计21家)采取应急措施处理污水,污水经消毒达标后通过市政管网或封闭罐车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这些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