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5 20:31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2月25日 08版 | 查看:389次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张紫赟、宋佳、周楠、舒静)根据中央部署,全国不少地方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正逐步开展复工复产。“新华视点”记者接到一些群众和企业反映,返程上班和恢复生产,在办理相关证明过程中遭遇不少形式主义的烦恼。
“难产”的证明
——遭遇“踢皮球”。春节探亲的王先生,因疫情被困在重庆奉节县近一个月。最近单位要求复工,为办回家的出行证,他跑了6趟村镇多个部门,打了30多个电话,不是找不到人就是一问三不知,始终未办成证明。“镇上叫我去村里,村里又让我去镇上,推来推去。”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很多网民吐槽,从社区到乡镇跑了多次,来回被“踢皮球”也未能办成通行证。
——材料陷入“死循环”。市民张女士反映,她所在的社区要求居民办理出入证,前提是物业或单位出具“未离开城市证明”。她找物业,物业表示没办法证明;找单位,单位说未复工无法出具证明。“搞来搞去竟成了‘死循环’,太让人无语了。”张女士说。
——层层证明。河南南阳市村民小晨计划26日从郑州转飞机回深圳,他填了2张表、盖了3次章、跑了2次乡镇、请了3个村干部陪同,还是没有办到健康证明。
第一次,乡镇工作人员说其所填表“不是最新版本”,他回家填完新表,盖了村医、村支委会、村委会三个红章。再次来到乡镇,并按工作人员要求先后请来3个村干部,对方又提出,还需要乡镇包村干部签字。结果小晨等了两个小时这位干部也没来。
“太麻烦了。既然有村委会盖章,为何还要几个村干部跑来签字?既然办证需要乡镇包村干部签字,为什么他们又不配合?”小晨表示不解。
——搭车收费。据湖南省常德市纪委通报,2月1日至2月3日,该市安乡县深柳社区,擅自将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作为为居民开具疫情交通管控出行证明的前置条件,共向40户社区居民超标准收费3407元。
有的证明开了没人看
有的为开证明增加感染风险
由于不同地方的要求、标准不同,很多费尽千辛万苦盖了章的证明,实际根本用不上。一位西部农村务工人员抱怨,他为复工先后跑了好几趟镇政府,来回奔波60公里终于办好了证明,结果从公路转机场回湖南的途中,压根没人查看。
一些繁琐且缺乏统一标准的证明,对于重要的物资流通造成障碍。
湖南一位农业企业家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菜薹等蔬菜的采摘旺季,国家要求疫情期间确保蔬菜的正常供应,但是在跨省运输过程中,遇到不少环节索要介绍信、城际通行证、运输司机和搬运工人健康证等多种证明。并且,不同省份之间的证明要求还不一样,公司要花费不少精力办证明、送证明,导致外运速度缓慢,本应是销售旺季反而出现了滞销。
河北有群众反映,最近从外地回到市区的人员,被要求去市里指定的6家医院之一进行检测,凭医院出具的证明才能进入小区。群众对此非常担忧,“现在返城的人越来越多,进小区都要去医院开证明,人都扎堆了,发生交叉感染怎么办?”
事实上,以开证明为核心的防控手段,有些时候因流于形式反而带来安全隐患。
春耕正忙,农民需要化肥。“农资运输车辆进村入户,一些地方要求开证明,又讲不清楚如何开。”一家企业负责人说,无奈之下,各个配送网点“各显神通”,有的找防疫部门开,有的自己给自己开,有的甚至在车上挂着“农资供应车辆”条幅。
下沉企业社区做好精细化防控
精简流程加强大数据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屹表示,防疫期间证明多多,暴露了一些部门、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管用不用得上、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开口就是‘拿证明来’,以此来推卸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掉以轻心,但一些地方、单位、社区“证明越多越安全”的思想需要反思。除了懒政、怕担责任的作风和心态,更暴露了基层治理能力的不足。僵化、机械靠文件防控的办法,不仅低效而且存在隐患。
潘屹说,与“要证明”相比,审批企业复工和开展社区防疫的人员,应下沉到工厂、写字楼、校区,把加强信息搜集、劝导公众戴口罩、严格消毒、物资保障等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潘屹表示,对必要的证明可系统梳理进行精简,视情况不同分类管理,预防“货不对板”“证明白开”。
日前,江西省要求取消因疫情防控对各类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复工复产改为报备制;广西壮族自治区也下发通知,要求简化通行证的办理流程,将式样提供给防疫应急物资和人员的承运单位或驾驶员,在本地自行打印,随车携带,享受免费快速通行政策;辽宁沈阳对重大项目等审批事项,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江苏镇江开通“不见面”审批代办服务,采取线上申报或证照快递送达的方式办理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登记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刘俊海表示,各地应整合部门数据,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乡互认、跨区域互通,织密联防联控网。
据悉,在工信部的组织下,三大运营商已经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本人到访地短信查询服务,以协助进行查验。四川省与广东省、浙江省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双向认可健康证明材料,充分、精准掌握人员健康管理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方成表示,应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的作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下操作,避免出现人员过多造成拥堵聚集现象,增加感染风险。
(参与采写记者:姜刚、秦华江、农冠斌、覃星星、于也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