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70年 商丘百岁老党员史春堂有心愿:听党话跟党走 让国家更强大(3图)

发布时间:2020-02-12 21:35 | 来源:河南商报 2019-08-19 | 查看:1935次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倪政伟 在80年前,为了和日寇、国民党反对政权作斗争,他跟随着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默默坚守,在紧急关头传递重要情况,在党的隐蔽战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70年前,在那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中,他积极组织村里的积极分子为解放军运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倪政伟 

 在80年前,为了和日寇、国民党反对政权作斗争,他跟随着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默默坚守,在紧急关头传递重要情况,在党的隐蔽战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70年前,在那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中,他积极组织村里的积极分子为解放军运输弹药和粮食,几次险象丛生,因表现优异被党组织火线发展为党员。

 解放后,他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词,坚持以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立足岗位奉献,对群众公平公正。

现在,他已百岁高龄,仍坚持学习,时刻关注着党的新理念新思想。

他常常告诫子孙,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多做实事善事。他就是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办事处四营社区居委会和谐新苑小区的老党员史春堂,今年100岁。

100岁党员感叹:共产党让我的生命有意义

8月16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和谐新苑小区时,史春堂老人正在小区门口大树下乘凉,身边的收音机正播放着新闻联播,老人的上身穿着一件红色马甲。“他说党旗是红色的,红色能给人带来力量。”史春堂老人的孙子史建军说。

 史春堂老人出生于1919年,虽然已经100岁,却眼不花、思路清晰,最喜欢听广播、看电视来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喜欢让儿女来读报纸或杂志,讲解党的新理论新政策。

  提起当年往事,老人唏嘘不已,“如果不是共产党,我感觉生命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意义。”

  在抗日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商丘成为了豫皖苏根据地中心区域和冀鲁豫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日寇凶残扫荡,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在这里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

那时,史春堂还不满19岁,因贫困辍学在家。“有一天,有个比较儒雅的中年人来到村里问我,愿不愿去参加新四军打日寇。”史春堂愿意参军,但他刚结婚,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坚决不松口。后来,史春堂才知道,这个中年人就是我党地下党员,代号“老郭”。直到现在,史春堂也不知道老郭真实姓名。

 参军没去成,但史春堂被发展为党的地下交通员,传递党组织送来的各种信息。

“就和电视里演的一样,我们开会多数都在坟地或者树林里。”史春堂回忆说,当时正式党员有6名,其余的是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每次通知开会,组织上都会在他家门口附近土墙下用树叶包一块砖头。

因保密原因,史春堂从不知道经他手传递的信息内容。但有数次,消息传递没多久,新四军的彭雪峰支队以及后来的新四军四师都会有相应行动。

在这中间,也曾有地下组织成员因为不慎失密而不幸牺牲,“被抓后,烈士们被敌人给活埋了,对我们触动很大。”史春堂说,老郭经常教育他们,要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但要尽可能避免无谓损失。“有党组织带领,敌人的恐怖根本吓不倒我们,只会激起更大民族仇恨。”

图片1

“党员应该是群众的模范代表”:他积极钻研理论知识向党靠拢

 日寇被赶走后,国民党反动势力又开始盘剥群众。史春堂在老郭等党员带领下,开始不断发动群众和反动势力作斗争。

要发动群众与反动势力斗争起来,就必须将党的新理念、新政策传达下去。但史春堂等积极分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搞不懂有些理念和政策。为防止政策被错误传达,老郭等党员都是先将新政策口语化,让积极分子们学习,然后反复提问纠正。等大伙儿彻底理解透彻后,党组织才允许他们入村入户去宣传。

“党组织唯恐我们讲错了,讲解时特别耐心,不允许给群众传播党的政策时打折扣。”在学习过程中,史春堂不仅受到党的理论熏陶,更是感受到共产党人为了党的利益而百折不挠、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在此期间,史春堂多次希望能入党。但党组织迟迟没有批准。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第四条、第五条分别为:“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要做群众的模范。”史春堂常常自问,自己是否达到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如果我都不理解党的理念,无法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那如何才能成为群众的模范?”史春堂反思后认为,必须加强文化课学习。他克服年龄大、工作忙等因素,抽出时间学习识字。同时,史春堂深刻钻研党的理论政策,积极领悟上级领导传达的精神,让自己尽可能向党组织靠拢。

   而在发动群众向反动势力作斗争时,他更是积极冲在第一线。1948年底,淮海战役爆发,党组织发动广大群众上前线给解放军送粮食弹药。史春堂作为积极分子,带领第一批10多名支前民工赶赴前线。“大家踊跃报名,第一批全部是积极分子,干劲可足了。”史春堂说,浩浩荡荡的支前队伍汇集在前线,颇为壮观,有的扛着扁担,有的抬起担架。史春堂这支队伍,主要是抬着绳结床。

“一袋粮食有11斤,每个人一次性需搬运6个。”在支前过程中,因冰雪地滑,史春堂和同伴们也是多次摔伤、擦伤,但他们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奋斗在一线。从宿县到徐州,史春堂跟随部队不断前移,坚持一个多月。因在支前运动中积极勇敢,1949年元旦前夕,史春堂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2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他和群众打成一片

商丘解放后,史春堂被选为商丘县平台乡四营村农会主任。在党的带领下,平台乡四营村开展了土地改革。“土地是村民们的命根子,如果不能公平分,党组织威信就会受到影响。” 史春堂挨家挨户去跑,做工作、收集意见、谈想法,按照距家远近、土地肥薄、人口多寡等因素,完满完成土地分配。

土改结束后,组织上想将史春堂调到上海,他却主动申请放弃了“铁饭碗”,留在了家乡,先后当选为平台乡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

在劳动中,他任劳任怨,服务群众。怎么才能把集体经济做好?史春堂认为,党员必须在群众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出工干活身先士卒,同时在记录出工情况时坚持公平原则,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那个时候天一亮,史书记先是用村大喇叭分配任务,再带着大伙儿到田间地头干活。”史长林今年60多岁,是四营村村民,也是平台乡中学的退休老师。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史春堂在村里威信非常高,为人公道厚实,工作中不偷懒,生活中呵护村民,大家信赖他,干活都有劲。

 为了让年轻人得到锻炼,1969年,史春堂辞去村党支部书记,只担任村支部委员兼治保主任。

“他的群众基础好,为人特别清廉,村民都喜欢找他办事。”赵永轩也是后来接任的平台乡四营村原党支部书记,和史春堂共事多年,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村民们办事总喜欢拿点烟酒礼品找村干部,“史春堂把事办成,烟酒一概不收,非常坚持原则。”虽然赵永轩比史春堂小20多岁,可史春堂从来不摆资历、不摆架子,为人谦和,善于团结同事群众。

图片3

(史春堂曾经的党费证)

 “牢记初心跟党走”成为家风

 1982年,63岁的史春堂不再担任四营村党支部委员。可村民们有矛盾、有问题仍选择找他。史春堂尽可能帮大家解决难题,但从不以老资历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退休后,史春堂坚持参加村里的党员活动,一直到2013年94岁高龄时,最终在家人劝说下安享晚年。

平台乡四营村现在改名为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办事处四营社区居委会。四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在强说,每年的建党节、国庆节和春节,示范区和办事处的领导都会来看望史春堂,史春堂除了关心国家惠民政策外,还特别叮嘱居委会干部查看一下,自己的党费是否按期缴纳了,“居委会会计都记着呢。”

 “他常常给我们说,交纳党费可以增强我们党员的组织观念,也是咱们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史春堂的大女婿祝忠寅也是一名退休党员干部。

据祝忠寅介绍,史春堂老人退休后坚持听广播、看电视,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每次听到好的政策就赞不绝口,连竖大拇指。

2006年,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农民不用再缴纳公粮。史春堂得知后,高兴地连续大拇指,“多少年的传统了,只有咱共产党做到了!”

编辑:吉倩倩 实习编辑 王红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