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许多劳模率先垂范,坚守岗位,活跃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抗疫中的劳模群像(4图)

发布时间:2020-02-10 14:41 | 来源:工人日报 2020年02月10日 05版 | 查看:2586次

 2月6日,来自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的23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集体出院。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月6日,海南澄迈欣龙控股公司工人在熔喷无纺布车间裁切生产出的过滤无纺布。为助力抗疫,工厂24小时运转,工人没有休息,保障对口罩原材料的供给。新华社发(蒲晓旭 摄)

 

2月6日,安保人员为进出社区人员测体温。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社区。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月6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付雪莹与丈夫张立朋手拉手告别。当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出征。很快,张立朋也将前往抗“疫”一线。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阅读提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各级劳动模范中,有一线医务人员,也有坚守在普通岗位的海岛医生、村医、公交司机、社区干部……就像以往面对任何困难一样,他们主动坚守岗位,率先垂范并随时随地往前冲。正像全国劳模林丽钦所说,“无论要走多远的路,要爬多少的坡,作为劳模,使命必达。”

本报记者 李润钊 本报通讯员 张实践 李亮

海岛上用水银温度计的“防疫120”

6时,福建省福清市吉钓岛的天还没亮,王锦萍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岛上唯一的医生,34年来她和她的药箱就是岛民的“海岛120”。

“我和孙子已经一年多没见面了。”本想趁着春节和家人团圆,但为了防控疫情,除夕当天王锦萍还是背着药箱回到吉钓,她24小时在岗,保障着近600名岛民的健康和安全。

6时38分,王锦萍的热线响起,“王医生,有船上岛了。”放下电话,穿上一件绿色的防风大衣,戴上口罩和药箱,王锦萍撑着伞就往码头赶。岛上的风大,也没有路灯,清晨的雨水伴着风砸在她脸上。

进岛的是一船蔬菜和物资,因地处偏远,吉钓岛上的物资匮乏,岛民的生活必须品全部靠船运输。上岛的所有物资、人员都必须要经过王锦萍和村委会在码头设置的疫情防控检查,一张长条桌、一条横幅,这就是这个检查点上的全部装备。

这次跟船上岛的一共4个人,都是岛上的居民。王锦萍从药箱里掏出了水银温度计要给他们一一测体温,每个人测量5分钟,一班船的提问检测就花了她快半个小时。“不是没想过用电子体温计,可岛上没有。”

做完疫情排查,已是7时20分,王锦萍拎起药箱就往村里赶。春节期间,她依然坚持上门给岛上独居老人们看病。82岁的张玉兰,常年被风湿困扰,见到王锦萍就说:“没有你,我要怎么活!”

大山里的“口罩医生”

云雾缭绕,越过数重山,拐了百余个弯,终于到达距离闽清城关近60公里、海拔800多米的闽清县上莲乡后佳卫生院,见到了卫生院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全国劳模林丽钦。

从1月23日开始,林丽钦就取消了春节休假,连续工作了10多天。急诊门上贴着的A4纸打印的公告写着:有事,请呼我。

每天从早到晚,忙着疫情防控、组织配合卫生消杀、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关注密切接触人员预诊分检、对疑似病例排查……林丽钦的午饭经常是用一碗泡面来解决。

“我的手机号居民都知道,现在也成了‘热线’,有啥事都跟我联系,大家才放心。”林丽钦说,她常常白天忙得手机一天充3次电,晚上回到宿舍还要抱着手机“云办公”,每天定时上报防控情况,忙到凌晨才能睡下。

因为地处山村,物资匮乏,林丽钦身上的口罩都是年前从镇上领到的,一共40个,为了能给村民们匀一点口罩用,她把平日里每天3个口罩的消耗量减到了1个,中午拿酒精和消毒水消毒,反复使用。

采访当日,记者跟随林丽钦走进田垄里,到66岁的高血压患者池明和家,为他测量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并普及一些防疫的基本知识。山路颠簸,一走就是5公里。林丽钦说:“无论要走多远的路,要爬多少的坡,作为劳模,使命必达。”

本报记者 方大丰 本报通讯员 周婷

“有问题随时找我”

2月3日早上不到8时,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的“朝辉劳模创新工作室”里,9位网格长已经到齐,每个人都戴着口罩。

“从大年三十辖区防疫工作开展至今,我们已经坚守了10天,大家都非常辛苦!但目前形势依然严峻,务工人员开始陆续返回长沙,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松懈。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昨天排查的要点,布置一下今天的工作重点。”哑着嗓子说话的人是刘朝辉。

刘朝辉是全国劳模、长沙市荷花园街道政协联络处主任兼恒达社区党委第一书记。

“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问题随时找我。”询问大家还有没有疑问之后,刘朝辉说。

这样的开场白,在这个特别的春节,已经变成刘朝辉的日常。

1月24日,原本在广州过年的刘朝辉接到通知:社区防疫防控工作全面启动。大年初一,她和丈夫驱车7小时赶回长沙,家都没回就直接上岗。

“我们负责的片区一共有3165户、1.6万居民,共分成9个网格。现在,每个网格配有6名工作人员和6名志愿者,全天24小时轮值,‘严防严控’在我们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刘朝辉说。

网格长只需要负责自己的网格片区,而刘朝辉需要在这9个网格区之间来回巡查。

从敲门、介绍、询问、量体温、记录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居民自觉居家隔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些天,这样的情形,刘朝辉和每一位“朝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已经做了几百上千次。

忙完这些,刘朝辉要去辖区内各商家检查,看有没有出现人员聚集的情形,要去各小区入口处张贴防疫倡议书,形成防疫氛围,要去给一些重点对象做心理疏导……

夜幕降临,当其他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时,刘朝辉的另一个工作才刚刚开始。

刘朝辉需要把所有居民排摸的最新情况输入电脑,为第二天的摸排做准备,同时也要上报给相关部门。梳理、汇总、整理数据、核对……等完成这些后续工作,三四个小时已经过去。

劳模纷纷行动起来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劳动模范、湖南龙骧巴士驾驶员吴晓红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吴晓红说,作为一名劳模,更应该做出表率。现在,每天上班,她除了正常的车辆安全检查,还坚持做好车辆消毒工作,开车窗通风、佩戴好口罩……

1月23日,湖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湖南省劳动模范、宁儿医院集团董事长刘习明第一时间向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捐款20万元,1月26日,又向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万元,助力疫情防治。

宁儿医院集团旗下两家医院医护人员也投入到防控战“疫”,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单间入住,为孕产妇提供安全保障。2月1日下午,正逢长沙市民返程高峰期,防疫一线医务人员人手紧缺,长沙市高新区疫情紧急防控小组工作人员来到宁儿妇产医院寻求紧急帮助,当天,刘习明就和17名医务员迅速来到长沙西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测……

疫情发生后,正准备回老家休假的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沙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主任张如胜,立即退掉车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张如胜带领实验室的年轻人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每天穿着厚重密封防护服,一天下来汗流浃背。为了保证标本检测结果尽快出来,他坚持等所有送样标本结果复核确认后才下班,到家经常接近零点……

疫情紧急,口罩、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紧缺,长沙市劳模、湖南金球湘绣公司艺术总监黄笛发动大家自制口罩。

自制口罩虽然达不到100%阻挡飞沫的作用,但在特殊时期,对一般的居家防疫能起到一定作用。目前,绣工们赶制出来的200余个简易防护面罩已经分发给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毛朝阳 姚磊 郑丽芬

不知疲倦的医学专家

田明庆,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部级劳动模范。疫情来临,作为专家组组长,他的工作比往日更为忙碌,肩上的担子也更重。除了日常的专家门诊,他还要参与疑难病例会诊、疑似病人研判、指导临床医护开展防治工作、协调科室医护支援……

只要电话响起,他就立马起身。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大年三十,他放弃休息,顶替他人坐诊。从上午8时到傍晚17时,除了短短几分钟的午饭时间,中间没有喝水、没有如厕、没有丝毫休息,接待一个又一个患者。

社区里的红色联盟

衢州市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党支部书记吴竞从大年三十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双手因酒精消毒干燥,开裂。由她组建的社区红色网格联队在疫情来临时发挥了大作用。以红色物业联队为主线,网格为单位,融合党员志愿者、组团联社成员、门岗志愿者等力量,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11个小区的开改封工作,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个通道。红色网格联队分别在11个出入口,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管理,同时按照社区网格划分南北片,组建两支疫情防控宣传巡逻队,负责各小区的每日流动巡查、劝导出行居民,利用大喇叭循环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消除居民恐慌,鼓励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形成群防群控合力。

在市劳模吴竞的带领下,社区干部组成了一支抗疫一线的“红色娘子军”代办服务队。按网格每日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日常慰问,帮助有需要的人员解决生活难题以及采购各类生活物资,保障其正常生活。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