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09 13:23 | 来源:http://zqb.cyol.com/html/2020- | 查看:634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隔离病房由青年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 高翔/摄
编者按
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上,这是一群年轻的战士,进入重症隔离区与疫情短兵相接。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但面对患者时,他们是主心骨,是力量,是阳光,是健康之神;作为护士,他们都宣读过南丁格尔誓言,如今是把誓言践行于这场生死之役。
我们的记者也都是年轻人,他们在湖北、在武汉,在全国各地不知疲倦地采访报道抗击病毒的人们,因为所有人只有一个愿望:早日战胜疫情。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90后,在重症隔离区工作的样子:不畏不惧、专业英勇!
躺在驻地的小床上,邰明幸会盯着手机屏幕上四面八方发来的加油慰问信息流眼泪。而当穿上全套防护装备走进隔离病区,邰明幸眼神就会坚定起来,按照操作规范护理每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病人。
刚满25岁的邰明幸是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1月27日晚,随贵州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湖北省鄂州市。抵达鄂州后,邰明幸被分配进了鄂州二医院的隔离病区。
截至2020年2月4日24时,鄂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82例,死亡18例。连续几天,邰明幸都是凌晨两点半上班,上午8点半下班,夜间负责3名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护理。
病房外是一座安静的空城,邰明幸工作的病房内,重症患者因为气管插管无法言语,也显得很安静,医护人员尽着最大努力,和看不见的病毒敌人斗争,也和死神较量。
“这可能是我从业两年多来最危险的一次工作。”邰明幸说,这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初学医的时候,就是为了治病救人。
这些天,有一段话在网上流传: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邰明幸听了无数遍,他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没有想象的那么悲壮,不就是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完成自己擅长的工作吗,“钟南山老爷子不也来了吗?”
特殊的区域,与死神的较量一刻也不能放松,防护服很不透气,N95口罩很闷,邰明幸不敢大口喘气,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在污染区里,再憋闷也不能用手触碰口罩和皮肤,皮肤发痒必须忍着,雾气挡住眼睛实在看不见了,就到通风的地方吹吹脸。邰明幸说,自己不担心可能会在某一项护理操作中被感染,相反,时时思考的是怎么跟医生做好配合,该怎么给病人做治疗,怎么能让自己所在的10人重症医疗小组更有效率地运转起来。
他挺心疼自己的队友,有的白班护士早上8点接班,到晚上8点还没休息,直到盯着最后一个病人做完治疗才离开,“强度很大,但来了就要拼命干”。
他也被鄂州人感动着,有人在拉货的车上拉起横幅,歪歪扭扭地写着感谢贵州医疗队;有大妈主动帮医疗队买生活物资,一趟接一趟不知疲倦;有超市售货员听到他们不是当地口音,就说感谢你们来帮助。
邰明幸觉得,出征前,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自己从医的意志就更坚定了一些,到了救治感染者的一线,体会到了更多的担当和成长,“在学会想好自己要走的每一步路”。
邰明幸很喜欢一句话:艺术是需要创新的,但追求艺术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他认为用在医护事业上也很贴切,“医护事业是需要创新的,但追求医护事业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在25岁遇到一场“硬仗”,邰明幸说,很难说未来的人生路会遇到什么更大的事情,但精神就是在这一次次磨练中传承下去的。
现在,原单位的护士长每天跟邰明幸联系一次,像妈妈一样问长问短,嘱咐的话天天重复好几遍。邰明幸每天会给在贵州毕节的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平安回家的话,我会更热爱我的生活,更珍惜身边的人。”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白皓 见习记者 白毅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