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6 22:08 |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1-03 07版 | 查看:1425次
本报记者 史自强摄影报道
郭朋勃(左)在备饭间隙,询问老人们的生活、健康情况。
跟老人唠着家常,或者搂着老人肩膀把饺子喂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口中——这是34岁的郭朋勃过周末的一种方式。
郭朋勃是石家庄市的一名80后爱心志愿者。在这家位于河北元氏县牛家庄村的爱心食堂里,20多位孤寡老人每日按时前来用餐。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有62岁。一日三餐,全部免费。
老人们在爱心食堂吃上了不同花样的饭菜,这让他们颇感知足。王聚辰老人,牙都不全了,但咬起大馅儿饺子来,还是很带劲:“真香!”
在河北的广大山区,子女外出打工等原因使得一些老人成为独居者。他们中有的体弱多病,生活难以自理。
郭朋勃说,2014年的一次乡村郊游中,他偶然得知了这些独居老人的情况,便有了帮助他们的念头。随后,创办爱心食堂的想法开始在他的心中酝酿。
村里没有场地,他就把旧校舍改建成了食堂,接着又买来桌椅、米、面、油,请来炊事员。爱心食堂运转起来。
老人们一开始对郭朋勃的行动还有所顾虑。郭朋勃定期为老人们送来粮食、菜品,与老人们唠嗑,老人们逐渐打消了疑虑。77岁老人张景梅的重孙子没有父母照顾,玩耍时从房檐跌落,跌伤了小腿。郭朋勃得知后,将孩子及时送医,还垫付医药费。渐渐地,老人们和郭朋勃的感情越来越深。
在爱心食堂,老人们吃得好,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我希望自己可以发挥一种‘引柴’的作用,能带动更多人,让爱的星星之火得以传递。”郭朋勃建立了爱心互助微信群,广泛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组织,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
在爱心食堂的墙面上,写着爱心捐助的红纸条越贴越多:100斤大米、20桶油、3大袋面粉……物资直接送到食堂,供老人们使用。
从2015年至今,郭朋勃的爱心食堂已由最初的1家,增长到目前分布于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地的9家,数百位老人长期受益,他也获得了“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郭朋勃期待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让爱心食堂惠及更多老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