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1 21:54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0日 04版 | 查看:537次
【爱国情 奋斗者】
在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如何才能不迷失方向?
“很简单,看太阳。”在草原上“跑”了近30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草地生态遥感岗位首席科学家辛晓平,回答熟稔而笃定。
草原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后备战略资源,更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科研监测却起步很晚。199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创建,填补了我国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空白。辛晓平作为主要创建人之一,在业内被称为“草原的女儿”。
21岁在甘南草原,22岁在青藏高原,25岁至27岁在松嫩平原,28岁在南方草山草坡,29岁到呼伦贝尔……辛晓平细数着自己的科研轨迹。
1981年,辛晓平的父亲第一次带11岁的辛晓平回老家甘肃省甘南草原。草原之壮美,让辛晓平念念不忘。后来,18岁的她被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录取,之后又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专攻草原生态研究。
如果说攻读生态学是辛晓平草原事业的起点,遇见恩师李博则是另一个节点。作为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李博以“八五”攻关项目“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建立的半定位观测样条为前身,筹划建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这位当时国内唯一的草原生态学院士向28岁的辛晓平抛出了“橄榄枝”。然而半年后,李博却在出国考察时不幸去世。
悲伤过后的辛晓平决定,要继承恩师的遗志,沿着保护草原的道路继续前行。1999年以后,辛晓平开始主要负责呼伦贝尔站的业务工作。
建站伊始,条件艰苦,经费不足,站里连办公楼和厕所都没有。辛晓平每年要在茫茫草原上带着科研团队一起开展观测工作200多天,顶着大太阳采集草样和牛粪,每天工作12至16个小时,车子一开颠簸上百公里,吃饭总是在野外。
刚建站的几年,为了维持站点正常运转,辛晓平不得不去四处筹钱。2006年,辛晓平怀孕了。大着肚子的她依然在为筹措资金奔忙,“最紧张的时候,每周只有10斤肉供20个左右的人吃。”辛晓平回忆说。
也正是在那最艰苦的几年里,呼伦贝尔站在谢尔塔拉、鄂温克等地建立了5000亩标准样地群,开展了草原植物、植被和生态系统基础调研,填补了我国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空白。
2005年,呼伦贝尔站被评定为农业部重点实验站、国家重点野外实验站,辛晓平被任命为常务副站长,成为当时全国53个国家野外站负责人中唯一的女性。
一边建站,辛晓平一边也丝毫未放松手中的科研工作。2001年至2006年,她带队跑遍各大草原,搜集到了8000多个草原样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她积极推动着数字牧场建设。
“数字牧场就是把草原上各种事物的关系进行计算机模式化处理,在量化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对草原的生产给出科学指导。”辛晓平说。
通过10余年的努力,辛晓平及其团队初步构建了一套数字草业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草原监测精度提高至90%。同时,他们为草原保护与开发研发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在新疆、甘肃等11省(区)90多个县(市)示范应用,推广服务覆盖北方牧区80%以上的区域。牧民通过辛晓平团队开发的专用手机App软件,就能预测当年草地的产草量,然后据此决定养多少头牛、什么时候出栏。
如今,呼伦贝尔监测站已为百余家国内外同行机构和成百上千科学家提供实验平台。近几年,呼伦贝尔站还吸引了多位“海归”加盟。他们的到来,极大拓展了台站的研究领域,提高了呼伦贝尔站在全国和全球的学术影响力。
20多年来,辛晓平长期扎根草原监测第一线,在大草原上跑了足足有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圈多。但她并没有“跑”够。她说:“这辈子我就喜欢一件事情,那就是草原生态保护,喜欢就坚持,还有许多难题等着被攻克呢!”
(本报记者 杨舒)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