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5 15: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15日 03 版 | 查看:1063次
扫一扫看视频
10月24日晚7点30分左右,14岁的成都中学生乐乐,从自己14楼的房间窗户纵身跳下。
他留下两封遗书,一封给妈妈,一封给自己喜欢的女孩。
在乐乐的遗书、QQ空间和朋友的微信聊天截图中,乐乐曾坦露过自己内心的“阴霾”,倾诉过自己遭到了语言攻击,“那些所谓的语言攻击,也不过是换了个方式来伤害别人”,还有家庭给他带来的烦恼。
一个花季少年的跳楼悲剧背后,引发了网友的哀思,也留下无限警示。
大喊一声“妈妈,我爱你”,他从14楼跳下
10月24日,下了一场中雨的成都,天气阴冷。下午,一封信递到了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初二女生琳琳的手里,但她没有立即打开。
回到家里,琳琳拆信一看,这竟是初三学长乐乐写给她的遗书。“原谅一下我没有顾及你的感受便作了这个决定……你可能会在生活中不会见到我了……我以后再也打不了篮球了啊……”
从遗书中可以看出,琳琳是乐乐喜欢的女孩。“在下这个决定之前,我考虑了很多,但考虑你的时间是最久的……我感谢现在的生活,让我遇见了你……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看见我时露出的那份天真的笑容,很美丽,很灿烂……”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掌握的一份QQ聊天记录显示,从当天傍晚6点28分开始,琳琳密集地给乐乐的QQ发送消息:“你不要这样”“就算所有人说你”“我还在”“不够吗”“我会永远陪你”“求你了”“不要想不开”……彼时,还没到乐乐6点30分的放学时间。
没有回音。
乐乐的妈妈王霞回忆,大约6点50分,乐乐回到家中,母子俩一起吃晚饭、看电视。王霞问:“语文默写如何?”乐乐答:“全对。”
在王霞的记忆里,这是一段再普通不过的母子相处时光。直到她听见儿子房间里传出的一声大喊:“妈妈,我爱你!”
这是乐乐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声呐喊。王霞冲进儿子房间的时候,房间空无一人,窗户敞开着。她急忙冲到楼下,看到孩子躺在一片血泊之中。
乐乐家中发生的一切,女孩琳琳当时毫不知情。从聊天记录看,她依然在等待乐乐的回复:“好烦啊”“我好担心你”“你在的话一定回我”“我要你永远陪我”……
7点35分,琳琳仿佛知道了什么:“你”“真跳了”“你这么这么傻”“啊啊啊啊”……接着,她又连发了两遍乐乐的全名。但依旧没有回复。
根据王霞的回忆,乐乐跳楼的时间大约是7点30分。
现已无法考证乐乐是否看到了女孩发给他的一连串QQ留言。7点22分,一条动态在乐乐的QQ空间发布:最近不在线,望周知。
悲剧为何发生
10月31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证实了这位少年的悲剧:10月24日晚7点许,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九年级学生王某从位于14楼的家中坠楼身亡。
该微博称,事发后,当地公安机关及时介入,经现场勘查,排除刑案,系跳楼自杀,家属无异议。学校校长带队当晚即赶到学生家中看望慰问。
官方消息发布之前,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则表示,从乐乐留下的文字中,看到了他长期受到的语言暴力。
在留给琳琳的遗书中,乐乐写道:“那些人永不知道,一字一句都会让人心里难受好久好久,那些所谓的语言攻击,也不过是换了个方式来伤害别人。别人也许是简简单单说一句,却让一个人心里如一把刀刺了一下,那你想,如果一个班的人都说一句,那么那个人将会承受多么大的心理负担。”
究竟是来自哪里的“语言攻击”?说法不一。有说来自老师的,也有说来自身边同学的。
10月25日下午,乐乐的朋友到家里来悼念。王霞告诉记者,有同学告诉她,事发当天看到乐乐很反常,在教学楼里跑上跑下,心情很低落,还有同学见到乐乐哭。
据乐乐的同班同学回忆,24日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乐乐上课顶嘴,数学老师说他不注重学习,只注重外表,注重穿衣服,心思不在学习上。
“鞋子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算是淘宝上99元买的,那也是父母的钱,那也没有资格跟父母作对,不关心学习。”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这位同学转述了作为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当时表达的意思。
当时乐乐被罚站了一节课。据同学观察,当时乐乐的状态看起来并没有不对劲。她记得过去乐乐被老师罚站时还会顶嘴,但那天他只跟同学说了一句话。
针对这一情况,10月26日,在校方与家长的见面中,数学老师做了说明:上课的时候,看到乐乐注意力不集中,就让他到后面听课,冷静一下,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注意听讲。
数学老师表示,提淘宝只是举例子,意思是即使身上穿不昂贵的衣服、鞋子,即使在淘宝上买的,但是都不要过分关注外在,多看看自己的内在,关注自己的内心。
王霞对记者表示,事发前两天,她曾去学校和化学老师交流乐乐的学习情况。乐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质问她和语文老师说了什么,“老师为什么喊我A货大王”。王霞解释说:“妈妈没有见到语文老师,什么也没说。”王霞接着追问发生了什么,乐乐没有理她,摔门进了房间。
乐乐的同班同学对记者说,10月22日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教育班里另一名同学的时候,提醒那位同学不要不学好、只注重穿衣,并没有给乐乐起外号“A货大王”,但“好像说了意思差不多的话”。在26日的见面会上,语文老师回应说:“我确确实实没有说过这个词。”
有一位乐乐的同班同学认为,“老师对乐乐情绪、心理的了解程度,可能比家长多很多很多”“她们(指老师)对乐乐的鼓励和爱我们是看在眼里的”。
“爸爸妈妈离婚了……好想死。”据这位同学称,大概一个月前,乐乐曾把日记拿给她看,她在日记中看到了这样的字眼。她和乐乐是彼此的“树洞”(指一个可以袒露心声的地方)。从和乐乐的交流中,她觉得父母的离婚似乎对乐乐影响很大。
在乐乐生前与同学的一段聊天中,乐乐提到,他和妈妈在补课班吵架,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他。乐乐说:“你说我不体谅你,你天天打我我怎么体谅?”
但家属认为,那只是母子俩“赌气”,“这个啷个算打嘛”。乐乐的父亲说,孩子有时候和妈妈顶嘴,他妈妈就拍他一下,“背上敲他两下”。父亲有时候反倒说“你要打就使劲儿打,乐乐还在嘻嘻笑”,妈妈气得坐在那里,“他把他妈抵得干瘪瘪的”(干瘪瘪意为说不出来话——记者注)。乐乐的父亲觉得母子俩像是“姐妹”,经常“赌气”,过了一会儿又和好。
王霞自己也感觉,乐乐上了初中后明显有些不喜欢和自己交流。为此,她曾特意向心理医生朋友咨询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据王霞回忆,初二的时候,乐乐曾和她提过想要换班,“感觉班上同学对他不是很友好”,说他成绩不好拖了班上后腿。当时乐乐在班级里排名中下等,她没多想,劝乐乐说,能进重点班不容易,“你稍微努力学习,达到中等就算可以了”。在王霞的印象中,乐乐此后再也没有提起转班的事情。
同学间偶尔会开一些玩笑,“男生之间互相说几句都觉得很正常”。但在一份QQ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乐乐曾抱怨:“说我装说我垃圾”“看见我会翻白眼”“说我这个人是个怪胎。”
被负面情绪包裹的“青春期炸药包”
在留下的两封遗书中,记录了这位少年内心长久以来承受的压力。
他写道:“我是一个悲观的男孩子,我有许多心事我不会告诉别人,可是又希望别人去了解我……我宁愿自己委屈,我也不想让别人看见,我想让别人知道乐乐是一个十分坚强的男生,一点也不脆弱,可是我心里其实蛮脆弱的呢。”
乐乐说,在初中这几年内,自己仿佛日子一天比一天还难过了。“你往往会看见我吊儿郎当、装神弄鬼,可是你不会知道我有多少次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痛哭、失眠。你们都认为我朋友多,其实我多孤独的。你们以为我十分阳光,其实我在很多事方面心里都十分难受”。
负面情绪一度包裹着乐乐。他曾在QQ空间里吐露心声:“生活很黑暗,生活太苦了,天天脑子里满是负能量。” 偶尔也会抒发情绪:“你试过侧躺在床上眼泪划过鼻梁砸到另一个眼睛里的感觉吗?”
给这位少年带来难得快乐的,是学妹琳琳。
在乐乐的QQ空间里,有大量的内容都和这个初二女生有关:他和女孩的聊天截图,他对女孩的思念,他和女孩在一起的琐事。从QQ空间里可以得知,9月8日,“今天我们在一起了”。此后,乐乐几乎每天都会发和女孩有关的消息。
另一些快乐来自篮球。这个身高1.76米的男孩酷爱篮球,几乎每天都会去打球。喜欢买鞋,客厅、鞋柜里摆着10多双乐乐的球鞋,有耐克,还有乔丹,有同学因此称他是“鞋狗”。这位14岁少年要穿43码的球鞋。
在同学印象里,乐乐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男孩,和大家关系都很好,爱开玩笑。对于乐乐的离开,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太傻了”“他开玩笑呢”,他们都觉得乐乐做不出这样的傻事。
事实上,像乐乐这样呈现出阳光开朗和成长烦恼杂糅中的少年心理悲剧,并非个例。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预防青少年各种问题的安全线、生命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悲剧的发生是因为青少年压力过大,压力已经由过去的外在压力内化为内在压力。在压力之下遭受一些打击、挫折,就有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针对媒体调查的基本信息,孙云晓示警,“语言暴力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伤害特别显著。”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特别重视他人的评价,特别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侮辱性语言对他的否定、嘲弄和鄙视,会构成强烈的心里反弹,带来很深的刺激,有可能导致自杀。
“语言暴力最大的问题是具有传播性,引发群体的嘲笑和压力”,孙云晓比喻语言暴力像是一个导火索,诱发一系列的危机发生。
11月4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已经向家长反馈了调查情况。王霞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处理好了,有关的情况不想再对外说,“不希望对他(指乐乐)、对我们再有什么伤害。”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亦表示,“家长和我们沟通,不愿意公开调查情况,也不希望这件事情继续扩散。”这名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青羊区教育局会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避免此类悲剧发生。
“健康教育的形式肯定是多方面的,我们相关的科室、相关的学校都有相关的一些举措。”该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着重进行一些专题的心理辅导,全区的其他学校也会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辅导,目前全区都在展开这个工作。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霞、乐乐、琳琳均为化名)
本报成都11月14日电
实习生 陈静 王月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石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