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走来最美中国女兵(2图)

发布时间:2019-10-03 12:4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02日 11 版 | 查看:1463次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女兵方队接受检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迪/摄

扫一扫看视频

  卷檐帽、春秋裙服、长筒马靴,臂章上火红的玫瑰映衬着自信的脸庞……在10月1日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女兵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天安门走来。

  这是一支首次由女将军领队率领、徒步走过天安门受阅的方队。那一声高亢的“向右看”,来自程晓健少将。

  她曾是驾机叱咤蓝天的特级飞行员,飞过7种机型、安全飞行4300多小时、执行过数十次重大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师长,也是中国空军第一位女飞行师长。

  与程晓健少将齐头并进的领队是唐冰少将。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军级作战部队女主官,长期战斗在信息疆域最前沿、无形战线新前哨,她的战场没有硝烟,却从来都是以智制敌、一剑封喉。

  这支备受瞩目的方队展示着新中国女兵的风采,官兵选拔自全军六大军种和武警部队,既有基层连排长、通信兵、卫生兵,又有狙击手、特种车辆驾驶员。

  有着12年兵龄的梅月圆是第三次参加阅兵。10年间3次受阅,让她感触最深是,从三军女兵方队的陆海空混合编组,到今天阅兵的6个军种和武警部队混合编组,女兵从事的岗位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趋向作战一线。

  “2009年国庆阅兵,女兵方队官兵基本上都是通信兵和卫生兵,而现在很多女兵来自一线。”梅月圆说,“这也说明我们女兵并不比男兵差,男兵能做的工作我们照样能做。”

  一中队4排面队员朱亚荣,是火箭军特种车辆驾驶员,来自全军第一支女子导弹发射连。运载大国重器的特种车辆车型庞大,身材高挑的朱亚荣站在旁边只比车轮高一点。

  最初学习时,由于体能储备不足,她打起沉重的方向盘时有些吃力。为了尽快驾驭这个“庞然大物”,她每天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很快补上了体能的短板。

  在高手如林的演训场上,她用不长时间就具备了独立驾驶三种特种装备车的能力,从众多男兵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装备车辆驾驶员。

  来到阅兵训练场后,朱亚荣的皮肤晒黑了,脖子上晒出了黑白分明的“V”字印,但她从没有降低标准,她说那是受阅官兵特有的“荣誉勋章”。

  22岁的谢香蕊是武警某部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的一名狙击手,曾经参加过多次“魔鬼周”极限训练。但在阅兵训练初期,体能充沛的她站了半个小时军姿就觉得眼前漆黑一片。

  她解释说,特战训练讲究是静如山石,动如猛虎,一招致敌;狙击训练讲究个性化,以最舒服姿势持枪,做到人枪一体。而在阅兵队列训练中,训练的要求是军姿笔挺、动作整齐划一。狙击训练养成的好习惯,却成了阅兵队列训练的拦路虎。

  性格要强的她决心挑战自己的弱项,别的队友休息时,她还在一个人加练。最终,这名特战女兵掌握了训练要领,“现在随便就能站一个小时”。

  二中队10排面队员王小寒,2018年曾参加海军第三十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护航,历时115天,航行3万余海里。刚刚结束护航任务不久,她就接到阅兵选拔的通知,第一时间激动地跑去报名。

  因为长时间海上航行,她的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原来是晕船,现在是晕地。”她自嘲说。因为身体发软、腿部力量不足,踢正步时老是站不稳,她一度被战友戏称为“排面第一倒”。

  得知她的特殊经历后,排面教练员坚持因材施教,队友们也毫无保留地帮助她,这个性格坚强的女兵的训练水平迅速赶了上来。

  “走出国门,我更加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王小寒说,远航期间,当军舰快靠港时,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就会举着国旗在港口迎接他们,这让她感到自豪:“这次参加阅兵,我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军人的自信和风采。”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尹威华 视频制作 李晗 赵露露 崔亮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