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7 12:06 | 来源:学习时报 2019年09月20日 第A7版 | 查看:1318次
作者:石志刚
古代循吏能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其中,善做事是考验循吏的试金石。能否秉持一抓到底、长期斗争的理念去从政为民,关系到善做事的成效。《颜氏家训》中说:“多为少善,不如执一。”持之以恒地与各种问题斗争,善于在长期斗争中解决问题,做到善始善终,最终受益的是百姓。
张养浩
元代名臣张养浩在读书、做官等方面都能做到持之以恒。他年少好学,“年方十岁,读书不辍”“夜则闭户,张灯窃读”。他走上仕途后,担任堂邑县尹期间,针对乱设祠庙问题,扭住该问题不放,着力拆毁30多所祠庙。他为官敢言,经历了宦海沉浮后仍不改本色,殊为难得。元英宗即位后,让张养浩参与核心事务决策。恰逢元宵节将近,元英宗想悬挂彩灯以过节,这时,不改直言本色的张养浩的奏疏到了元英宗手中,奏疏中告诫皇帝“尤当戒慎”“以喜奢乐近为戒”。元英宗先怒后喜,大加赏赐了张养浩,“以旌其直”。如果没有盯住问题不放的决心和勇气,是不会有此行为的。
关中大旱,民不聊生,朝廷派他做陕西行台中丞。深知赈灾任务沉重的张养浩带着救灾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登车赴任,赶往灾区。沿途中,“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详细了解受灾情况、发放救灾物资、及时慰问灾民,有序推进救灾工作。当时,因遭旱灾,粮食短缺,米价昂贵,部分米商勾结官府中人哄抬物价,百姓民不聊生。张养浩想实招、出实策、打重拳,平息了这场风波。“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当地百姓在他的治理下生活得到改善,但是他却“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伊桑阿
康熙时期名臣伊桑阿在1655年中进士后走上仕途,在其从政近50年的时间中,做事认真,实心勤谨,被康熙评为“勤劳岁久”。伊桑阿之所以能够有“勤劳岁久”的美誉,得益于其对待不同工作总是能够以一抓到底的精神去把握和落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他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凡事推诚,从公料理”,被康熙推为心腹大臣、贤良宰辅。
1677年,清军与吴三桂军在湖南对峙,清军因缺船只而久攻不下。康熙于是派遣得力干将伊桑阿修乌船、沙船,以满足前线作战人员的军事需求。伊桑阿亲自带领造船官员前往江南地区“速行督造”乌船60艘、沙船200艘。由于伊桑阿直接负责,确保造船任务在次年得以顺利完成,如数运往湖南前线,保障了战场的军事需要。
1679年,“俄罗斯犯边”,沙俄侵略我国东北边疆日益加剧。随着东北军事形势的严重,通过备战打仗维护我国合法权益成为当务之急。而修造军事武器成为当时北御沙俄的重中之重。伊桑阿“奉命往宁古塔督修战舰”,立即出关北上,不顾东北天寒地冻,与当地官员一起赶造战船,为之后反击沙俄做好了军事武器上的充足保证。
1688年,额鲁特蒙古准噶尔汗噶尔丹在沙俄唆使下借故攻打喀尔喀蒙古,北部边疆危机激化。康熙为了解决北部边疆危机,决定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在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过程中,伊桑阿随驾亲征。虽然当时伊桑阿已经年过花甲,但他仍能积极协助康熙处理政务军务,传达谕旨,督修道路,令康熙十分满意。
伊桑阿非常注重刑狱工作。因为人命至重,不可不察,“每侍直勾本,上有所问,辄能举其词,同列服气精详”。1699年,伊桑阿参加朝审,复核死刑罪犯83人后,向康熙提出其中有疑点的事项。经康熙仔细盘查,终于使83人中有30余人免于死刑。这期间,如果没有伊桑阿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一抓到底的坚持精神,是不会严谨对待这些案子以及其中所涉及人事的。
伊桑阿多次上疏请求退休,没有被批准,直到康熙四十一年,康熙才答允其以原官致仕,第二年去世。去世后,康熙非常悲痛,给了伊桑阿很高的评价:“伊桑阿历练老成,效力年久,简任机务,镇静和平,实心任职。自请告以来,尚期优游颐养,长享升平,用副眷注,忽闻溘逝,朕心深为轸悼。”
陶元淳
在康熙时期还有一个叫陶元淳的知县,也是工作始终如一的典型。在广东昌化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对所出现问题秉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精神,干出了政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虽然昌化位置偏僻,条件艰苦,问题繁杂,但是陶元淳能够在上任后通过细致入微地调查研究,不辞辛苦地了解民情,“时步行村落间,问民疾苦,煦妪如家人”,这为其制定正确决策做了准备。
在与当地人接触中,陶元淳发现昌化县原来额定上交租税之田有400余顷,因频遭水患,“半沦于海”。原额中已有1/3成为不可能完成、无法落实的“浮粮”,官府催之甚急,百姓为之所困。爱民心切的陶元淳就此奏报上官,请求免去该地“浮粮”,上官置之不理。没有灰心的陶元淳,此时体现出一抓到底的精神气概,经过认真思考,撰写《浮粮考》一文,详细介绍该县“浮粮”产生的来龙去脉,奏报上官后,石沉大海,久久没有收到回复。
如果陶元淳此时遇到这样的挫折,选择逃避或者给人以垂头丧气之感,可能就没有他后来的政绩和美誉。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最大限度地为百姓谋利益。既然朝廷的税额不能免除,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认为,“所以苏民困者”,只有“革正供外杂项”,“罢徭役,革杂征,自坊里供帐始”。陶元淳积极发展当地农业,劝课农桑,培植财源,增强当地财力。鉴于该县“海滨土瘠,禾稼鲜登”的状况,“乃度隙地立墟市,大招流亡,劝开垦,予以牛种”,且给予新开垦之地不征税的优惠政策,出现了“民始相率以力耕为业”的局面。
陶元淳治下的昌化县有少数民族黎人居住。以往官员为了方便管理黎人,选择当地“黎头”为“土舍”,协助官府征粮理讼。这个制度在当地贯彻过程中,产生了上下各取所需的弊端,“下之为土舍者,将凭官府之势以纵谿壑之欲;而上之为官府者,又将役士舍之力以规物产之利也。上下交徇其欲”。了解到“土舍”一职设立后带来的巨大弊端,陶元淳决定“力行清理”,下令裁去土舍一职,并派人赴黎人居住的山寨张贴榜文,“有冤者得诣陈诉”。在陶元淳治理下,“一权量,定法度”,解决了“土舍”之患,使得“黎民乐业”。
在陶元淳的努力之下,昌化县的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昌化县一派萧条景象,城外村烟稀少,城内居民“仅七十余家”。通过几年的治理和耕耘,“民始知有伏腊宴会之乐,于是闻风归附踵相错,城内外屋宇皆新”。昌化县面貌发生变化的同时,陶元淳因为劳累而身体日衰。他原先身体很好,“素强无疾”,担任昌化县知县后,对自身要求非常严格,“节衣缩食,署中尝至绝粮”。他忙于政务,没有充足的睡眠作保证,“坐是精力消之”。在他身体日益衰弱的情况下,遭逢昌化县旱灾降临。陶元淳积极组织抗旱,亲自登山祈雨,由于劳累和受寒,疾病逐渐加重,“竟以勤绩卒于官”,去世时年仅52岁。当他的灵柩运回家乡的途中经过琼州海峡渡口时,参加乡试的百名生员,得知是陶公的灵柩,争相护行。陶元淳的好友冯景评价陶元淳:“名传后世,岂必位高年长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