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0 21:56 | 来源:《求是》2019/17 2019-09-01 09:00: | 查看:1208次
作者:巨 力
贫困,似一顽疾深深嵌入人类社会的肌体;
摆脱贫困,成为人类世世代代念兹在兹的共同梦想;
新中国的追梦人,脚步从未停歇,在摆脱贫困的路上,谱写下改天换地的壮丽篇章……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988年的宁德还是一个“老少边岛贫”地区,这一年,习近平来到宁德任地委书记,走遍了这方土地的山山水水,发出“弱鸟先飞”的号召。30余载接续奋斗,宁德这只“弱鸟”不负所望,实现了“先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942.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0年前的不足160元增加到16147元,提高近100倍!这是中国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无数成功摆脱贫困样本中的一个典型。70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2017年6月,在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上,刚果(金)的代表捧着一本来自中国的著作——《摆脱贫困》发出感慨:非洲有数以万计“当年的宁德”,这本书不仅是写给中国读者,更是写给所有非洲人和所有致力于摆脱贫穷泥沼的国家和人民的。
福建宁德,过去因贫困落后,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数十年来,宁德以“弱鸟先飞”的精神狠抓脱贫工作,成为摆脱贫困的生动样本。图为绿水青山的宁德新画卷。 闽东日报社 王志凌/摄
贫困是一种历史现象。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贫困的梦魇就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直至21世纪的今天,消除贫困依然是最大的全球性挑战。
贫困是一种世界现象。不仅发展中国家深陷其中,发达国家也难以规避。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球超过4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那里;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4200万人,美国总人口的13.4%,仍然站在贫困人口之列。
能否摆脱贫困?如何摆脱贫困?每个国家都在找寻自己的答案,中国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恢复生产、解决普遍贫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村经济恢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比解放前有了明显改善,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从1953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新增人口近4亿,而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8斤提高到615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时期的发展为我国有效消除贫困、持续改善民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也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大规模减贫历程。我们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1982年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到1986年国家实施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从集中力量搞“八七扶贫攻坚”,到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1978年到2012年,扶贫标准两次大幅提高,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0.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减贫成效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成为发展最大的“约束”和最突出的“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从2013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超过98%、道路硬化接近80%,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约7700万贫困人口参加医保,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有一半实现摘帽,超过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70载春华秋实,凭借着摆脱贫困的必胜信念和不懈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是唯一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70载风雨兼程,在扶贫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拓展了“五个一批”有效路径,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关键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
“铁牛唱,马达吼,我开足马力朝前走”。1950年,在黑龙江五大连池,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开出第一犁,这历史性的一幕被记录在第三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那个年代,梁军和她的伙伴们,驾驶着“东方红”拖拉机驰骋在亘古荒原,开出了万亩良田,开出了共和国的大粮仓,改变了解放前“塌塌厦子漏漏房,家家户户有饥荒”的贫困面貌,为保障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秋九月,沃野千里,机手娴熟操作着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打捆、归整、晾晒、拉运、剥离全程机械化作业……这是黑龙江青冈县汉麻种植基地的繁忙景象,丰收的喜悦伴着机器的鸣响一同绽放。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良方,按照总书记作出的“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不可没。在此基础上,要注重经济多元化发展,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要指示,青冈这个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依托农业优势资源“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球最大的亚麻纱加工企业、亚洲单厂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全国前三的葵花南瓜仁加工企业等一大批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通过土地流转、进企务工、资产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贫困群众实现了多元持续增收。
70年光景,黑土地悄然变了模样,农民与市民、乡村与城镇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咫尺应须论万里”,和这里的农民一样,中国无数农民不仅圆了几千年的温饱梦,还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梦想,彩电冰箱、手机宽带、农家书屋、村官直选、进企务工……梦想照进现实,缤纷了生活。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当我们把减贫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就不难发现,中国农民摆脱贫困的历史,俨然就是一部共和国的发展史。从解放前半数以上农户靠租佃土地谋生的“人人贫穷”,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农民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实现大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达到“总体小康”,再到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扶贫脱贫进入精准阶段,人人追求“美好生活”,中国的减贫奇迹总是伴随着经济奇迹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年前,西方媒体就作出评论,“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憩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如果说摆脱贫困是一部大乐章,那么加快发展就是其中的主旋律,产业扶贫就是它的主音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70年来,我们始终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性目标,力所能及地将发展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组织中西部省份编制完成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从根本上医治贫困顽疾。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
早晨5点,天刚放亮,一位拄着拐杖精神矍铄的老汉已经出发了,今天是请技术员来养蜂协会的日子。他叫吴久江,曾经集“古稀之年”、“因病返贫”、“空巢老人”标签于一身,如今却是四川省崇望乡合力村71户贫困户的脱贫带头人。
“‘穷’真的就是纸老虎,只要有信心,我这样穷山沟里的老头子也能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老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年前由于股骨头坏死,他因病返贫,几乎失去了生活的热情。脱贫攻坚的开展让他重新拾起养蜂技术,重燃了生活的希望,不仅战胜了病痛袭扰、经济困境,自己脱了贫,还与大家共同撑起养蜂这一“甜蜜产业”。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摆脱贫困》一书生动阐释了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扶贫先扶志”,“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县如何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精神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这种看不见的贫困会让脑袋里的“怕”转成行动上的“慢”,给脱贫带来极大负面影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仅不可取,而且不可能。
在1984年一份中央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文件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根本途径是依靠当地人民自己的力量”。70年来,我国反贫困斗争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拔穷根”。从上世纪60年代7万人、10年时间铸就的河南红旗渠精神,到90年代“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的云南西畴精神,再到新时代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万众一心,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论断——“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图为2018年10月的一天,四川稻城,一位街边卖藏族手工艺品的藏族妇女,接待完游客后,在小机动车驾驶室里查看手机信息,露出幸福的笑容。 视觉中国 邵小峰/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常挂在嘴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面对贫困,中国人从未低头,从不服输。70年来,一代代人接续奋斗,薪火传承,凝聚起亿万人民勠力前行的磅礴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与贫困顽强斗争并取得节节胜利。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扶贫关键在于路,找准路、修好路、在路上。对于民族地区而言,这条“路”既是跨江的桥、进乡的路,更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从“一五”计划安排工业建设项目,到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企业搬迁,再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2018—2020年,我国新增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2140亿元,其中“三区三州”1050亿元。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70年间,从刀耕火种到特色农业,从山川阻隔到天路横越,从普遍不识字到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我国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由于致贫原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民族地区仍然落在后面。深度贫困人口插花式分布在密林深处、大山褶皱里的现实,让原先“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收效甚微,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特别是在民族八省区,只有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教育扶贫,贵州坚持大数据扶贫,青海培育拉面脱贫产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发展菜单式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指引下,民族地区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路径。2018年末,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602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2519万人,6年累计减少80.7%;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1.1%下降至2018年末的4.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道:“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我们相信,对于广大民族地区而言,“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两场攻坚战”
“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扶贫脱贫工作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三川十垣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山西大宁,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又是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建设区。联合国专家曾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购买式造林,让这个昔日“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的偏僻小县变成了林木成片成阵、群众笑逐颜开的幸福家园。
今年53岁的冯锁平是大宁县曲峨镇白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当地很多人一样,常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但“年年打工年年穷”。白村进行购买式造林试点,冯锁平第一批加入了造林合作社,短短22天拿到2860元,这让他切实感受到“造林真真是个好差事”。不仅如此,当地干部还给他算了一笔账:除了已经取得的1万元造林收入,他还享有户均250亩的林权,相当于拥有价值20万元左右的林木资产,还能获得林木养护费用、生态效益补偿、碳汇交易补贴……脱贫完全不是问题。从“分头外出打工”到“组团回家种树”,如今的大宁男女老少齐上阵,争先恐后忙造林,绿色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最美“底色”。
位于吕梁山区深处的临汾市大宁县,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又是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建设区。近年来,大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实施“购买式造林”,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了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上图为“绿荒山、富百姓、惠民生”的大规模造林场景(李明珠/摄)。下图为上世纪90年代大宁县农民在田间劳作(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摄)。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仅在山西,四川藏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贫困群众,都普遍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了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从曾经的“砍树挖山换饭吃”,到今天的“造林绿山能致富”,是开发格局和脱贫方式的极大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极大转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群众脱贫与环境改善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脱贫“很不划算”。把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把生态优势打造成经济优势,才是“脱贫捷径”。随着生态保护补偿对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效果日益显现。截至2018年11月,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全国已累计选聘5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精准带动1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不少地区因地制宜搞生态旅游、绿色种养,盘“活”了生态要素,真正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千峰跌宕,万仞贺兰,山的东麓,坐落着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闽宁镇。这里因扶贫而生、因脱贫而兴,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蝶变,正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生动缩影。
1996年10月,福建省成立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组长,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大幕由此拉开。携手前行20余载,闽宁镇成为西海固地区生态移民安置的示范窗口,“闽宁示范村”模式在宁夏大地生根开花。闽侯县援宁工作组创新“托养+扶贫车间+合作社”模式,建成隆德县残疾人托养创业中心,解决了重度残疾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难题,带动1300多名残疾人脱贫增收。一户多残的辛宝同一家月收入达到7000元,主动申请一家三口退出低保,“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做到了‘站起来’脱贫”。
闽宁协作、苏黔情深、粤桂“来往”……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让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跨山越海“心手相连”。仅2018年一年,东部9省市投入的财政帮扶资金就高达177亿元,双方互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85万名,帮助144万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借力“东”风乘势而上,打赢脱贫攻坚战,西部贫困地区信心十足、底气满满。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起各方面力量,为扶贫事业添薪加火。截至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117个部门(单位)定点帮扶233个贫困县,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1727名,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713.7亿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地方建立了2.6万个扶贫联系点,2018年累计帮助43.7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7.64万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88万个贫困村,1100多万贫困人口受益……“携手奔小康”、“军民一家亲”、“万企帮万村”,广泛的参与和倾力的帮扶,令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不再孤单”。
“人心齐,泰山移。” 纵观70年,中国人民在反贫困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坚定决心、取得的伟大成就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聚众之力攻克贫困堡垒的背后,是党的坚强领导,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夙夜匪懈,是帮扶者的倾力而为,是举国上下的鼎力支持,这种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到中国的扶贫经验,一位外国政要直言:中国在减贫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群众对此深有感触。
“药袋子支书”,这是贫困群众对胡德文的称呼,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头衔”。50多岁的老胡是一名老党员,也是脱贫战场的一位老同志。自2004年当选贵州省印江县联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15年间,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让当地老百姓脱贫。5年前,他查出患有早期食道癌,连走路都困难,但他要求自己——“脱贫就是打仗,共产党员决不做逃兵”。工作一忙,总忘记回家喝药,妻子只能把熬好的药袋子装在他随身的包里,人到哪里,中药袋子就跟到哪里。小小的药袋子,装着老胡“带领全村人一起奔小康”的大心愿。
未来的路从脚下延伸。扶贫脱贫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开创的新起点。北盘江大桥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建成极大改善了云贵地区的交通情况。图为云端俯瞰的“世界最高桥”北盘江大桥。 吴东俊/摄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在很多贫困群众心中,身边党员什么样,中国共产党就是什么样。作为离贫困群众最近的人,作为党组织最末端的触角,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从西北黄土高原到西南喀斯特山区,20多万驻村第一书记、70多万驻村干部、190多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日夜奋战在脱贫第一线,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70年来,从带领兰考群众治沙治水治碱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两赴雪域高原跑遍阿里98个乡的“改革先锋”孔繁森,从把昔日穷山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的苏庆亮,到用青春诠释初心使命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员用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传承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一伟大事业,把党与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自己的扶贫经历时说。早在知青岁月,梁家河“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的贫困景象,就深深震撼了他。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对扶贫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数十次赴贫困地区考察,冬天一袭棉大衣、雨天一柄黑雨伞,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率先垂范,作出了“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等一系列部署安排,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贫困群众不会忘记,脱贫路上,在那山、那水、那家,都留下总书记深深浅浅的脚印,留下他温暖人心的身影。贫困群众不会忘记,那300多万与他们共斗贫魔的党员干部,是这些人给了他们撬动贫困的支点。贫困群众不会忘记,那牺牲在脱贫攻坚岗位上的660多人,他们用生命践行了无悔的诺言,他们倒下了,但更多的后来人站上了脱贫攻坚的战场,将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反贫困斗争的最前沿,为中国摆脱贫困托举起必胜的力量!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朴素追求,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面对的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战阶段,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既定目标,确保全面小康没有一人掉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从总量上看,还有16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集中于“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从目标上看,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但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则较为困难。前路绝非坦途,从现在起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一年多时间,远没到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正是发起决战、进行总攻最吃劲的时候,我们要一鼓作气、越战越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更进一步,贫困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的是中国千百年来没有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即使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相对贫困也还会长期存在。扶贫脱贫,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开创的新起点。
未来的路从脚下延伸。肩负着祖祖辈辈的理想与期盼,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光荣与梦想,这个70年,我们奏响中国减贫的震撼乐章,开辟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未来还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