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4 16: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9月1日 | 查看:1113次
人物故事:
刘训江,1945年4月生,中共党员,原河南省范县辛庄镇毛楼村党支部书记。
毛楼村地处豫鲁交界的黄河滩区,为黄河中下游区“豆腐腰”河段,是历史上沿黄灾害最严重的多患区。水灾、旱灾、风沙、落河、决口……历有“黄河九曲十八遭,灾难多发豆腐腰”之说。
1962年,黄河主河道由东向西滚动,毛楼三分之二的农户落河,迫使村民搬迁,原为一个整体的毛楼,先后分成六个小村,民谣“大毛楼、小毛楼、前后左右六毛楼”,道出了当时支离破碎的惨景。
1976年和1982年,黄河史上出现了两次罕见的洪峰,无情的大水,摧倒房屋、卷走财产、淹没良田。人们几年几十年的积累,顷刻化为乌有,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从此毛楼村戴上了“吃粮靠统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帽子,压的村民抬不起头来。
1983年,刘训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受命于危难之中。
在支部大会上,刘训江立下了“穷则思变,改变环境,挑战温饱”的誓言,带领一班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
毛楼村南,因筑建抗洪连坝,挖成大面积坑塘,常年积水,形成沼泽区,人称“蛤蟆洼”。1985年春,刘训江从县河务局借吸泥船一只,把村南沼泽地带全部淤为平地,造地89亩,复耕为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1986年春,为引黄浇麦,刘训江带领村民日出劳力200人,大干10天,开挖大小沟渠3000米,在连坝上建起了两个临时的提灌站,浇麦700亩,当年小麦增产10万斤,结束了民谣“黄河滩,灾无边。不是旱,就是淹。眼望东流水,浇地如登天”的历史。
1987年春,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在村东沙滩上义务植树8500棵,使昔日“风吹飞沙难睁眼”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滩区防护林,群众说:“此举为毛楼村埋下了富根”。
1988年,刘训江采取“群众集一点,上级求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筹资8万元,架高压线路6华里,低压线路4华里,把电引入毛楼村,使全村六片全部用上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89年,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建起机电双配套的排灌站一座,使全村780亩耕地全部变为旱涝保收田。
1990-1991年,刘训江抓住夏季黄河水含淤大的优势,有计划的引黄压沙,改良土壤,两年共压沙改土490亩,使飞沙薄地逐年肥沃。由原来的小麦单产200斤,猛增到800多斤,基本上解决了群众的吃粮问题。
......
经过一番番的艰苦奋斗,刘训江终于使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00元,上升到1200元,提高了5倍。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毛楼人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当时被誉为“80年代黄河滩区解决温饱第一村”。然而毛楼村人的命运并没根本改变。洪水一来,大水大淹,小水小淹,群众终没有一个安身聚财之所,难以摆脱积累-破坏-再积累-再破坏的滩区规律。
1993年春,刘训江协同村两委班子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以临近黄河的旧村址为基础,圈出320亩淤区,先后打围堤2500米,拆除危房180间,清障树木2300棵,迁坟16座,从河务局借来吸泥船一只,投入筑建 “避水连台”。
截至1998年底,建成面积320亩、高出地平面5米的大型“避水连台”,铸就了黄河岸边的“航空母舰”。从此为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找到了一条抗洪救灾、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避水连台”建成后,刘训江把六个小村搬到连台上,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先后建起了教学楼、敬老院、柏油路、自来水、农电、路灯等公共设施,并对新村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2000年底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和“中州新村”。
毛楼连台新村建成以后,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刘训江多次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大会,共同探讨毛楼村的发展方向,最后达成共识,决定走一条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子。
说干就干,建设施,挖浴场,种树木,刘训江又带领村民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截至2000年底,毛楼生态旅游区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三个景点、八大景观。三大景点:黄河观览,天然浴场和垂钓中心。八大景观:黄河奇观、荡舟赏荷、激流飞舟、大河观澜、沙滩驼铃、河边赛马、林间消夏和池塘垂钓。每个景点各有特色、步步入胜,使游人流连忘返,省内外的游客接踵而至,这为毛楼村的经济打上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村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退休以后,刘训江积极发挥余热,在当地郑板桥纪念馆任馆长兼讲解员。18年来他为机关、学校义务讲解郑板桥廉政事迹3000余次。虽然刘训江今年已74岁,但他常说:“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要做一个永不卸套的老黄牛。”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