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1 16:3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1日 04版 | 查看:713次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
【中国好医生】
编者按
医者,总是心怀大爱,或是无影灯下的废寝忘食,或是诊室里的精研极虑,即使偶得空闲,仍需不断钻研业务提高医技水平,如此方能护佑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
我国拥有四百余万的医者队伍,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中有享誉国内外的名医大家,也有长期耕耘在临床医疗一线的专家,还有扎根基层的普通医师。
为此,本报特开设《中国好医生》专栏,还原医者的日常,讲述他们和患者之间的故事,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孩子发烧一直吐,现在都不说话了……”“大夫您快点给看看,孩子玩火烧伤了面部,赶紧处理下吧……”5月20日下午两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里充斥着孩子的啼哭声和焦灼的家长,还有忙个不停的医生和护士。
“你永远不能预知下一个孩子是什么样的病情,这就是儿童医院急诊科的压力。”好不容易稍有时间脱身接受采访的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说。在急诊科近4年,她已经习惯了“麻烦”随时到来。然而,工作量再大,救治再困难,王荃对每一个来急诊科的小生命总是饱含温情。“唯有倾尽全力,才不负患儿性命之托。”她常以此来勉励自己和急诊科的每一个医生护士。
“儿科急诊不好干,也得有人干”
曾在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王荃,最初被调任急诊科时,同行们和家人都替她皱眉头: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是以工作量大、病人病情危重程度高而闻名的。而且,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小孩子说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很大程度上需要医生根据经验先做出判断,对医生的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的考验更甚于普通急诊科。
“其他科室的医生一般先诊断再治疗,或者说边诊断边治疗;急诊科需要边救命边诊治,或者说是先救命再诊治,这个过程恰好反过来。”王荃最初也很犹豫,不确定是否能够胜任新角色。
“儿科急诊不好干,也得有人干。”王荃还是抛开犹豫,走马上任。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儿科急诊的巨大压力最初仍然让王荃非常焦虑。“一方面是来自急诊量的压力,我们要尽快解决所有患者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来自医疗安全风险的压力。在急诊科,患儿不会主动和你交流,也很难做到主动配合,沟通、检查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王荃坦言,孩子起病往往比较隐匿,不容易被发现,同时病情变化快,也没有大人“能扛”,这些都对儿科医生,尤其是儿科急诊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到了周末休息的时候,心里还是不踏实,我一定会打电话问,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王荃说。
上任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近4年时间,王荃带领着急诊外科11人,急诊内科19人的小团队,每年要接诊来自北京市和全国各地的患儿近20万人次,每年抢救急危重症患儿超过2万人次。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王荃的努力,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的效率极大提升,收住院的患者从2016年的4725人次提升到2018年的6852人次。在2017年,急诊滞留超过72小时的患者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50%,更多来急诊的危急重症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诊断和治疗。
“看到一个小生命被救过来,一切都值了”
多年来,王荃一直战斗在抢救患儿的一线,对抢救工作有着更深体会:当疑难重症患儿来到急诊科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是生机,需要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基本病情。
“遇到危重症的时候,家长着急,孩子忍不了,医生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眼睛、耳朵来判断,尽快诊断病情。”王荃说,在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量大,外地患者多,患者心情之迫切可以理解。这时候,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水平,还要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一要有技术,二要冷静,三要耐心,缺一不可。”
从事儿科医疗工作20余年的王荃,实际上早已苦练好了“内功”——她先后在新加坡竹角妇女儿童医院、美国纽约Morgan Stanley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不仅在儿童危重症疾病的诊疗及机械通气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参与了《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儿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等书稿的编写及《罗森急诊医学》《儿童感染手册》等专著的编译。
医技高超,诊断精确,处事果断,能啃“硬骨头”,是大家的“主心骨”。这是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成晔对王荃的评价。
张成晔还记得王荃曾经凭借过硬的诊断能力,抢救了一个症状极不明显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性命。那是天快亮的时候,一个患病毒性感冒的八九岁女童来就诊,来急诊时脸色和嘴唇发白,身体乏力,再无其他症状,家长觉得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也许回家睡一觉就好了。恰逢王荃上午例行查房,她发现孩子精神反应差,用听诊器听了听心脏,立刻觉察出问题没那么简单。“心音特别低钝和遥远,不对不对,快上心电图。”王荃立刻指挥道,心电图显示果然不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怀疑暴心,暴心。赶紧联系心内科,快去药房取大剂量激素。”王荃急了,快速发出一系列指令。急诊科的医生一听“暴心”,立刻飞奔行动,大家都知道这是致死率极高的突发性心脏危急重症,能不能抢救过来就在分秒之间。果然,女童很快出现手脚发凉等心肌坏死的症状,但由于王荃高超的诊断技术和果断的用药,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最终康复出院。
“多亏了王荃主任,这个孩子真是捡回了一条命啊。”回忆起这件事,张成晔心有余悸之余,更多的是对王荃医术的佩服。“在那么嘈杂的环境里,她能准确听出心音有问题,实在是让人叹服。”张成晔说,“而且她每一次的判断都是对的,几乎从来没错过,这你能想象出来吗?”
医学也有局限性,在急诊科这个常有生离死别的地方,有些孩子突然走了,王荃也会替那些努力好久、坚持好久的家长们感到深深的难过。“见多了生死并不意味着对生死麻木,生死是永远也无法见惯的啊。”王荃感慨着,正因如此,“看到一个生命被救过来,走出急诊这扇门,他又能正常地生活了,偶尔听到他长大的消息,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们更应该关注生病的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孩子生病,家长最着急。急诊患儿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病情急、病情重而更加焦灼和暴躁,对医生、护士的态度也往往更加急躁。
对此,王荃的态度是既要温柔又要坚强。在她看来,家长与医生对于医学知识有不对等性,还需要慢慢改变观念。
“没有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就是一句空话,但仅仅关注疾病是永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生病的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也是她行医的准则。
王荃的真心也换来了患儿和家长们的真诚。有一次,王荃亲自陪送病危患儿进行CT等检查。患儿家长看她太累,特地为她准备了一瓶饮料表示感谢,孩子妈妈说:“大夫,我知道做CT有射线,对身体不好,您还亲自陪孩子在里面待了那么久,为了抢救孩子您费心了,谢谢您!”
在王荃看来,那些走进ICU、急诊室的患者们,把生命交给了她,而当他们康复离开后,一段又一段奇妙的缘分也就此生根发芽。
前不久,一位12年前她曾抢救过的小姑娘突然来看她,感谢当年罹患重症时候的救命之恩,尽管12年未见,相见依然亲近。这个小姑娘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我该有多幸运能遇到王大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救命之恩呢?致敬像王大夫一样的医务工作者!”
对于王荃来说,她最快乐的时候是见证患者在医生手下起死回生,看到病人又回到正常生活中去。“能够让他们满意地离开,做什么都值得,这或许是做医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王荃说。从医23年,她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儿童医院,将青春和梦想倾注于儿科急重症事业。在她看来,学医是自己的选择,而“这个职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你总是可以帮助别人!”
(本报记者 詹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