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4 11:00 | 来源:新华网 2018-04-30 09:31:26 | 查看:870次
新华社记者樊曦、齐中熙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了郭玉全等一批“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让我们一起走近“最美职工”,聆听他们的故事。
为绿色奠基的“环保卫士”
在北京金隅琉水环保公司,有一位职工家喻户晓,他从前致力于水泥熟料煅烧,如今致力于环保事业,他就是在建材行业赫赫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郭玉全。
在企业水泥工艺革新和生产线更新换代的过程中,郭玉全积极参与,贡献力量:“预热器阀板、管路改造”创造效益400万元;引进先进节能理念实现能源和工艺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单位产品标煤耗和电耗,年节电1400余万度,整体电耗下降5%……
成为水泥行业“技术大拿”的梦想实现了,郭玉全又积极投身企业的节能环保事业。在北京市“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置”重大研发课题中,郭玉全带领团队历时10万多小时的研发,成功推出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技术,解决了“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由企业建设的飞灰处置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两条飞灰处置线年处置飞灰7.0万吨,可有效解决北京市目前70%以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难题。
发电机组的“保护神”
“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如何系统提升班组安全保障能力,克服班组在人员素养、安全环境、设备隐患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是贵州构皮滩发电厂保护班“1小时创新小课堂”的场景,话题由组织人李霄抛出。
在保护班办公室里有一个小角落,班员们围绕着小圆桌面对面讨论,摆满的专业书籍方便随时查阅。从2010年开讲至今,小课堂早已成为保护班每周五9点“雷打不动”的常规工作。大家在这里“头脑风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孵化出智慧的点子。
“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是保护班恪守的信念。别看他们人不多,却承担着全厂5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稳控系统、直流系统等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被誉为发电厂安全运行的“保护神”。
2009年,保护班刚成立就受命承担构皮滩发电厂二次专业安装调试工作,完成继电保护设备106套安装投运;2011年,发电厂首次进行机组大修,保护班4个人30天,完成40余项检修工作任务;2013年,保护班创新性提出班组安全管理“未遂控制323法”,荣获全国班组安全建设与管理成果展示比赛特等奖……
焊花飞舞中的“追梦人”
“为振兴国防军事工业保驾护航”是冯世毅的梦想。
20多年来,作为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车辆事业部车体分厂的一名电焊工,他扎根焊接操作与研究领域,不断努力钻研,在实践中创新和总结,完成了装甲板等高强度特种材料的单面焊双面成型操作,掌握了铝、铜及其合金异种材料的焊接,高强度薄板焊接变形等技术绝活,取得了焊接高级技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并于2017年成为国家级“冯世毅技能大师工作室”领班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兵器关键技能的带头人、中国兵器焊接大工匠。
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在所难免,但冯世毅始终坚信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研制了一种在水面上运输车辆的自行履带式舟桥车。由于这种车在水面上行驶,要求甲板的厚度很薄,最薄的甲板厚度仅为1.5毫米,给焊接工作提出了如何避免薄板焊接变形的“世界性难题”,解决办法就是薄板焊接变形的矫正。
接到课题,冯世毅夜以继日,刻苦钻研,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成功攻克了高强度薄板焊接变形矫正难题,并撰写了《薄板焊接火攻矫正法》,目前此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投身铁路建设的“海外劳模”
6年时间,从非洲高原到邻国老挝,从有“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之称的亚吉铁路到“一带一路”典范工程中老铁路,有一位工程师用辛勤的工作、不懈的投入,刻下了中国建设者的风采。
他叫徐州,是中铁二局六公司中老铁路二工区总工程师。
在亚吉铁路施工时,由于项目部标段地处埃塞俄比亚热带高原,地层以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岩、次生岩土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沿线找不到符合标准的常规填料。徐州带领课题攻关小组沿线探寻,经过上千次的配比实验,终于成功攻克“火山灰”技术,不仅解决了填料匮乏的难题,节约了巨额的工程建设成本,还为埃塞俄比亚找到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为当地未来的建设发展拓展了资源。在中老铁路施工中,徐州参建的项目地处老挝首都万象市,距离万象市区仅30公里,是中老铁路最重要的标段。
徐州带领团队创下中老铁路全线第一个桥梁桩基成桩、第一个桥梁墩台成型的好成绩,12天建成钢筋厂、20天建成中老铁路展示馆和安全体验馆、1个月打造出楠科内河特大桥和万象北站两个标准化施工示范段共计2.7公里,刷新了在国内铁路建设都不可能完成的速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