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4 00:54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5-10 13版 | 查看:1095次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它从奋斗中得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焕发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好不好,关键要看这种制度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中国实践,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
开辟民族复兴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曾经在黑暗中求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开启了光明征程。新中国的成立,使亿万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站了起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艰辛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启改革开放进程,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者前后相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绘就一幅壮丽宏伟的历史画卷。
这幅历史画卷,以清晰的脉络凸显出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同时,也以充分的事实印证了一个强大的历史逻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是这一历史逻辑的现实要求和生动表现。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
社会主义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探索和追求,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深刻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其理论,反对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要求在实际运用这些原则时,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例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等。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西方出现了所谓“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了诸如“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之类的疑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让这种论调彻底破产,让这种疑虑日益消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历程充分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
判断一种制度优劣,还要看其为谁服务、为谁谋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有力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中国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时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既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前进,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强调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磅礴伟力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彰显。
正如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我们伟大的祖国,前程一定会越来越远大!
(执笔:孙来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