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7 09:08 | 来源: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5日 08版 | 查看:937次
付一晴一家三口幸福合影。(采访对象供图) 核心 提示 本报记者 李 波 今年31岁的付一晴有着“三重身份”——残疾人、创业者、志愿者。她幼年时脊柱侧弯92度,在医学上是一个残疾人;大学毕业后,注册成立沈阳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身为总经理的她成为一名创业者;创业成功后,她怀着感恩之心开始回馈社会,经常参加各种助残、助老、扶困等公益活动,成为一名活跃的志愿者。在亲人们的支持下,自强不息的付一晴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十分精彩,今年1月,她被评为“2018感动沈阳人物”。 1月24日,在“2018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上,付一晴笔直地站在舞台上,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接过奖杯。那一刻的她,光彩照人。谁也想不到,她挺拔的身躯,其实是靠身体里的9颗钢钉支撑的。 时隔3个月说起那天晚上,平时走路还会摔跟头的付一晴仍有些战战兢兢。“换完高跟鞋上台时,我走得很慢,不停地提醒自己,要走稳每一步,不能摔倒在台上。”付一晴说。 这个有着残疾人、创业者、志愿者“三重身份”的年轻女人,给人的印象总是坚强、乐观、善良、豁达的。 1990年春天,1岁多的付一晴高烧不退直至昏迷,送到医院后经过骨髓穿刺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在医疗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得了这种病就像被判了死刑。但是在昏迷了八天八夜后,付一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出院后,付一晴走路的姿势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可父母仍然沉浸在孩子死里逃生的喜悦中,并没有太在意。上学之后,付一晴开始驼背,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学舞蹈,买预防学龄儿童驼背的背背佳书包,但付一晴的脊柱侧弯却越来越严重。到十一二岁时,侧弯的脊柱开始影响付一晴的日常生活,父母就带着她四处求医。诊断结果显示,付一晴的脊柱侧弯达到92度——旋转的脊柱关节和变形的肋骨将她的心脏和肺死死地包住,再拖下去,用不了几年,付一晴就有可能死于心肺功能失常。 为了让脊柱弯得慢些,付一晴开始戴假肢护具。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吃饭睡觉,付一晴的身体都要被一个巨大的假肢护具紧紧地包裹着。可是两年过去了,付一晴和家人所做的努力几乎白费,病情不但没得到缓解,反而更重了。 2003年3月,付一晴的母亲通过网络搜索得知,北京的一位医学专家赴美留学,掌握了最新的脊柱侧弯矫形技术,回国后已经成功地做了一些手术。通过网上沟通,这位专家认为,付一晴经过脊柱矫正手术后有希望康复。 渴望着“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跳绳、打口袋”,付一晴第二天就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用付一晴的话说:“我没考虑死,也没考虑痛,反正就是不想这样了。” 付一晴的手术非常成功,一周后,她重新站了起来。 16年过去了,谈及当年的手术,付一晴甚至有些后怕,“那时我什么都不懂,如果现在再让我去做那个手术,我肯定不敢。长大了才明白,为什么我父亲、爷爷、奶奶当时要拦着,因为风险太大了,一旦手术失败,我可能会一辈子躺在床上。” 如今,付一晴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对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个时候还是拨号上网呢,我妈为了我不仅学会上网,还在网上找到了能给我做手术的专家,你说她神不?” 2014年,付一晴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沈阳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里,付一晴和爱人仲维经常会同时出现。然而,无论在办公室里相遇,还是在开会时提及,付一晴总是称他为“哥”。付一晴解释说:“如果我在大庭广众下叫他老公,会显得过于亲密,虽然单位里的人都知道我们俩是两口子,但听着还是不太舒服,而叫哥的感觉就是不远不近,别人听着也不会反感。” 哪怕是一个称呼,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在付一晴看来,这不仅是社交礼仪,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和爱人早就商量好了,虽然我们自己创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创业影响家庭。我们既要事业有成,也要家庭幸福。”付一晴说。 总能顾及别人感受的付一晴,在创业路上,也总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时刻想着为客户解决问题,这样的共赢思维让公司迅速发展,几年时间就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 在创办企业的这5年,付一晴遇到了很多难忘的人和事,但让她最为骄傲的还是自己的家庭。在这5年里,付一晴自己也当了母亲,但在家里仍然被“哥哥”呵护着。每到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哥哥”都会送花给付一晴。有一年新年,两人相约见面时,“哥哥”带来了一盆带泥土的鲜花。从此之后,每逢节日,好友们都会问付一晴是否收到了花盆。 “作为80后,我们在事业上积极进取,但也追求不失情调的生活。”拒绝牺牲家庭幸福的事业有成,不仅让付一晴的小家温馨而幸福,还让她创办的企业蒸蒸日上。 “我永远记得给我做手术的那位医生,记得当时他高高帅帅的样子。”对于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那次手术,付一晴一直心怀感激。她在创业获得成功以后,希望回馈社会,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意义。 2016年,付一晴在其儿子1岁时,迈出了回馈社会的第一步。她找到一个公益组织,提出要帮扶一个跟她儿子同样大的困难家庭的孩子,但公益组织最后推荐给付一晴的是一名初中学生。这个孩子的父亲得了重病,已无力支持女儿完成学业。如果付一晴能够资助这个孩子读完初中,公益组织承诺把这个孩子送到一所包就业的职业学校。付一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此后,付一晴正式加入爱心志愿服务行列。她加入中国红十字会辽宁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加入沈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加入共青团沈阳3589志愿者联盟,加入大爱清尘辽宁工作区。三年多时间里,付一晴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近千小时,并多次组织大型公益活动。 对于付一晴参加并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她的家人一直非常支持,很多时候仲维会带着儿子一起参加。每当付一晴讲起公益活动时,公公婆婆是最认真的听众,并经常被付一晴的讲述所感动。 今年,付一晴又和家人一起参与了一项资助活动。30人共建一个微信群,共同资助丹东一个7岁的孩子。群成员约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每人转给孩子10元钱,作为这个孩子当月的生活费。付一晴说:“这种形式特别好,想到这个孩子能够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心里就觉得温暖。” 不负芳华的付一晴,如今已从一个残疾人变成沈阳市的自强模范,从一名创业者变成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从一名志愿者成长为沈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她说:“无论是残疾人、创业者还是志愿者,都不能成为我的标签。我希望在亲人们的支持下,和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壮大公益事业,让城市更温暖,生活更美好。” 补记 一张照片 付一晴和儿子蹲在地上玩树叶,公公婆婆坐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这个温馨场景被爱人仲维用手机抓拍下来,并随手写上“这就是我想要的全世界”,发到他的微信朋友圈里。 因为这个“全世界”太小,所以很多亲人没在照片里。 付一晴说:“我妈在微信里看到这张照片后,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其实,我老公流露的就是那一瞬间的幸福感,根本没想那么多,我又没法解释。” 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家庭,处于中间层的付一晴和仲维都曾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当他们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后,一张照片就让他们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随着80后、90后的长大,像付一晴、仲维这样以两个独生子女为中心的金字塔型家庭也越来越多。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处于塔基的老人,在亲情面前总是显得特别脆弱。这在无形中给处于中间层的独生子女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在两个家庭相互融合时,“跟奶奶好还是跟姥姥好”这道用来为难孩子的选择题,竟然也成了独生子女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然而,就是这些类似“周末去哪个妈家”“孩子交给谁带”的小事,因为亲情所在,处理起来并不轻松。越是到节假日时,矛盾冲突越有可能发生。无论是处于塔基的老人,还是位于中间层的年轻人,甚至是塔尖上的孩子,都小心翼翼。 仲维发完那个有关“全世界”的朋友圈后,付一晴就对微信好友进行了精细分组,“越是亲人,越在意你的一言一行,不小心的一句话,可能就会给亲人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误会,付一晴不得不对朋友圈里的一些内容进行选择性公开。 对于“去谁家过节”的问题,付一晴解决的办法是“大年三十两边跑,初一到处跑”。娘家的团圆饭早点做,婆家的年夜饭晚点吃,这样两边一忙活,两个家就都团圆了。付一晴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去谁家,而是让家人都开开心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