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下岗女工艰辛创业致富 不忘乡邻投身公益回报社会(图)

发布时间:2019-05-02 20:1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4月 | 查看:2217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王凤,女,1981年4月出生,阜阳市颍上县半岗镇人,现任颍上县郑氏米业总经理。

  事迹简介:王凤曾是一名下岗职工,为了生计,打过小工,摆过地摊、贩过水果、卖过服装、开过超市……,直到白手起家创立郑氏米业,年利税已达300余万,年产值近3亿元;10多年来,她爱岗敬业,帮困济贫,热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款累计近50万元,用于助学、助残、修桥、铺路、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孤寡老人,并带动数百名乡亲就业。先后当选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多次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市“三八红旗手”、“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永不服输,下岗女艰难创业

  1999年,刚满18岁的王凤带着美好的少女梦想,从阜阳行政干部学院毕业后,被安排在颍上县半岗镇人才站工作,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刚刚端上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却因2000年乡镇机构的一场改革,她和老公双双被下岗分流,捧在手里的饭碗,猝不及防的丢了,精神上的打击,生活上的失落,给了王凤重重一击。 2001年春节刚过,王凤和老公怀揣梦想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辛苦打拼了一年,结果两手依然空空。于是,聪慧又倔强的王凤心生念想,决定回乡自主创业。返乡后,她卖水果、做服装、开书店、干超市……

  在多次创业失败后她决定另辟蹊径。刚开始,她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和老公终日往返于周边县区贩运稻谷。一干就是3年。3年来,她积累了一些资金、信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其中更大的商机—建一个大米加工厂,利用家乡半岗的优质水系生产的稻谷,在水稻精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基地+农户,把种、加、销融为一体,形成水稻经济开发产业链。说干就干, 2007年她筹集了30万元资金,购买设备,自己设计、装修、培训,由于对市场了解不足,产品一时间打不开销路,加工设备时常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看到堆积如山的优质大米,她心急如焚,企业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幸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8年10月,粮食市场低迷,稻谷没人买,百姓卖粮难。王凤急百姓之所急,立即多方筹措资金,把周边农民的100多万斤稻谷全部收购了过来,看到辛苦一年的百姓皱纹都笑出了花,她,比谁都开心。2009年春节刚过,粮食市场走出低谷,稻谷价格开始回升,王凤瞄准时机,果断抛售,这一下净赚了30多万元。正当她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厂房出租方突然提出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厂房。突然的变故,给了王凤当头一棒,怎么办?为了筹措资金,她背着老公卖掉了县城里唯一的房子、刚买的车子以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即使这样也才凑了150多万元。她又软磨硬泡用哥哥的房产做抵押办理了银行贷款, 2010年9月,她的占地8000多平方米,日产200吨的现代化一条龙大米生产精加工生产线顺利投产了。

  巾帼楷模,致富不忘乡邻

  化蛹成蝶,破茧而出。由于诚实守信、质优价廉,她多年来精心打造的“鑫福顺”系列大米品牌,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贵州、江西等地,年销售额近3亿元。尽管现在企业做大了,品牌打响了,但她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在自己最困难和最无助的时候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父老乡亲。她说:“正是这些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帮助才使我渡过难关,一个人富不算富,我要与乡亲一起努力,走共同致富之路。”

  为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济困号召,米厂建好后,王凤了解到,当时和她一起下岗分流的王主亮和朱文勇二人,由于一直没能就业,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王凤第一个把他们聘请过来。一年下来,夫妻双方工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每每讲起此事,夫妻二人都对王凤赞不绝口:“是她给我们家带来了生活的希望,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邻居周游,是一个吸毒的失足青年。戒毒管制期满,回到家里,不但没有生活的出路,亲戚邻居更把他视为败家子,遭歧视、受冷落。王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马上伸出关爱的援手。周游说:“是王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家人和朋友都放弃我的时候,是王姐伸出她温暖的手,让我重新看到人生的希望。”

  不忘初心,助人为乐在行动

  王凤不仅帮助乡邻,更是积极投身家乡慈善事业,热心帮助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助残疾人。10多年来,累计捐款近50万元。为了更好的弘扬善举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加入了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益志愿者。在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中,还心怀大爱,带头捐款捐物,关心敬老院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公益事业的行动者,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爱的桥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也彰显了一位企业家的爱心与魄力。

  2012年3月27日,王凤向半岗镇前李敬老院捐献了价值5000元的大米、面粉100袋。

  2013年6月11日,王凤到敬老院看望慰问五保老人,为老人们送去了鸡、鱼、肉、大米和豆油等,并仔细询问和察看了老人们的生活情况,祝愿老人端午节快乐。

  2016年8月13日,王凤为颍上县八里河马店村社区的孤寡老人及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了价值4000元的慰问品。当日,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鑫在该村调研时遇到颍上公益志愿者,并与王凤亲切交谈。通过座谈,张副市长了解了王凤同志的感人事迹和企业情况后,高度赞扬了王凤的大爱和无私。他对与会者及随行人员说:作为一位靠自身努力打拼多年的颍上本土企业人士来说,能够面临着企业自身负债的巨大压力下,仍然能够坚持从事关爱社会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大力弘扬和认真学习的。

  2016年9月10日,王凤携手颍上公益协会开展向谢桥社区贫困户爱心捐赠活动。

  2016年9月11日,王凤携手颍上公益志愿者联盟协会和大润发马特到半岗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捐赠价值约13000元的大米、豆油、中秋月饼等慰问品。

  2017年3月,王凤又拿出近5万元与志愿者一道带领留守儿童来到了美丽的古徽州,让他们体验了一次徽文化之旅。

  由于表现优秀,好人王凤被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授予2016年度特别贡献奖!

  人美心美,孝老敬夫家和睦

  好人王凤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她始终不忘夫妻俩在一起打拼的日子里所吃的苦。那是同甘共苦所培养的真挚感情,夫妻非常恩爱。事业之余,王凤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和家务,孝敬公婆如同对亲生父母一样地敬重、关心和照顾。夏天,怕老人受到蚊虫叮咬不能安睡,就提前给老人搭好蚊帐;怕老人热着,就给老人安好电扇或调节好空调;偶尔停电时就给老人扇扇子消热,让老人在凉风中慢慢入睡。特别是父母年迈,经常住院治疗,王凤不顾疲倦都要陪床,为父母端屎端尿。王凤孝敬父母公婆的美好故事,在家乡流传,都夸她是好样的。

  她的孝心深深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他们的赞誉。吃苦耐劳、孝顺细致、无怨无悔的王凤女士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亲新篇章,为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了敬老爱老的榜样。

  爱心无疆界,奉献无止境。王凤说:“奋斗在于个人,财富应造福社会。” 10多年来累计捐款50多万元,用于助学、助残、修桥、铺路、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孤寡老人,真诚善良大爱的她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她先后当选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多次荣获市“三八红旗手”、“农村致富带头人”、颍上县“创业之星”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公司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阜阳市百强企业”、“阜阳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上善若水润人生,厚德载物添快乐。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展示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风采;她把“创业致富、助人为乐”,当做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她用励志创业、帮扶济困,在颍淮大地上演绎了一曲曲励志济困的颂歌!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