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2 12:52 | 来源:天山网 2019年02月12日 10:00 | 查看:1347次
新疆日报讯(记者严小娟 周艺报道)“小时候,那个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的人,我该把她叫做妈妈……”1月30日上午,在伊犁果子沟冬窝子一户牧民家里,7岁的娜孜依拉 · 吐鲁丝拜克正在朗诵一篇散文。但谁能想到,这个小女孩曾是一名聋哑儿童,是“周妈妈”帮助她走出了无声世界。朗读时,她那弯弯的睫毛上似乎都跳动着幸福。
“周妈妈”是霍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名字叫周喜花。
1994年,周喜花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老大许健一岁半时,被确诊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怀着对儿子的爱,周喜花一次次把儿子的手放进自己的口中,让他一点点感受声带、舌位和气流的变化,一年后,儿子终于发出了“偶”的音。
正当周喜花沉浸在喜悦中,二儿子许康又被确诊为重度耳聋。一周茶饭不思、以泪洗面后,周喜花再度振作起来,她对丈夫许志宏说:“让我们一切从头再来!”两年后,周喜花和丈夫创造了奇迹,许康不仅可以流利讲话,还接受了正常教育。
周喜花的故事被口口相传,天山南北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找上门来。望着家长们渴求的目光,2000年12月,周喜花开办了聋儿康复训练班。
周喜花说,孩子们刚来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胆怯、目光无神。所以她会把孩子放在腿上、搂在怀里,让孩子在安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一遍遍反复感受声带的振动、气息和口型的变化。
“听障康复训练是比较艰难的,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周喜花告诉记者,比如发出一个简单的“啊”音,对于最困难的孩子,可能需要3个多月甚至更长时间。周喜花能够随时感受到怀抱里的孩子每一个细微变化,会用欣赏的目光鼓励孩子。
2014年3月的一天,牧民吐鲁丝拜克 · 哈米特和妻子领着一对儿女风尘仆仆地赶来。儿子阿勒帕尔是听神经疾病;女儿娜孜依拉仅有一点残余听力。
2015年秋的一天令吐鲁丝拜克终生难忘。以往儿子看见他,都会跑过来扑进他怀里,而那一天,阿勒帕尔先是站在那里,再摆口型,然后轻轻地、费劲地叫出了一声“爸爸”。吐鲁丝拜克先是一愣,随后一把抱住儿子放声痛哭。
每一个孩子叫出“妈妈”“爸爸”时的情景,都深深刻在周喜花的脑海里。近20年来,周喜花帮助200多个聋哑儿童融入社会。他们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已成家立业。
每逢重大节日和孩子们人生的重要时刻,周喜花和丈夫一定会被盛情邀请出席,家长们会以“周妈妈”“许爸爸”的重要身份把他们介绍给亲朋好友。孩子们的母亲会给周喜花戴上蒙古族的哈达、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丝巾或者哈萨克族的洁白头巾。
这些孩子上学、结婚、盖房、买骆驼等大事儿,都会找周喜花夫妇商量。在许志宏的建议下,乌兰 · 沃热木别克的爸爸原来一只羊都没有,现在已经有70多只了。
现在,在霍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几十名听障儿童。但是,在这栋楼房里,却时常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能听会说、能唱会跳,个个都像快乐的小鸟。
【编辑点评】
每个残疾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要为他们重新插上追梦的翅膀,惟有爱与坚持。周喜花的大爱超越了血缘、超越了民族;周喜花的坚韧令人钦佩、令人动容。近20年来,她精心守护着200多个聋哑儿童,当他们的人生绽放光华,她的生命也因此更加丰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