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4 21: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3月29日 | 查看:1162次
人物故事:
龚树生,男,196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耳科学组组长。
龚树生出生在湖北赤壁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清苦并未磨灭他对医学梦想的热情,靠着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二批大学生中的一员,踏入医学的门槛。13年后,他成为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第一位医学博士。
从医以来,龚树生长期从事耳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让他多年来保持了勤学不倦、精益求精的习惯。他在医学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承担多项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对知识无私传播,更关注边远山区的发展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业余时间不是在和同道交流、促进学科发展的会场,就是在带领团队进行扶植、义诊和科普宣传的社区。呼吁和带领专业人士走进弱势群体,不遗余力的投身慈善活动,是当前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第五届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主委,联合听力相关的各行各业共同为中国的听力学事业做出贡献!
做医生——大医精诚,始于至善
龚树生是中华医学科技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是“京城好医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友谊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获得者,他曾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十百千”十层次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层层光环的背后,是龚树生对待患者如亲人般的呕心沥血,是数十年如一日志在斩除疾患的锲而不舍,是在学术领域的彻夜攻坚、精益求精,是一位形象立体的“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仁爱博精”的大家。
他擅长耳显微外科学,尤其是在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术、振动声桥植入术、BAHA植入术、骨桥植入术、搏动性耳鸣、面神经及眩晕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因术后听力恢复效果好、干耳率高而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同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曾有一位严重搏动性耳鸣的患者,2年看了20多家医院的100多名大夫,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花费了30多万元,可是治疗毫无效果,患者一度想自杀,绝望之际在好大夫网站上给龚树生发了一个留言“绝望耳鸣患者求诊”,第二天龚树生就给了回复。在与患者反复沟通后,他建议患者亲自到北京就诊。初次接触和认识这样复杂的病案,纵横交织的检查资料,毫无头绪的诊疗思路,也使得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但凭着多年的耳科学经验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是详尽地整理和收集详尽的血管相关检查,经过多番研究与会诊,他初步判定该患者的耳鸣是由乙状窦相关病变引起的。
病因找到了,解决起来却更不容易。对于这样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把缺损补上。但因缺损位置比较隐蔽,且患者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手术难度较高,风险很大。但是,龚树生却毅然担起了风险,为患者实施这一高难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术后,让患者备受折磨的耳鸣消失了,身体和精神都渐渐恢复,更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正是因为有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龚树生在搏动性耳鸣的诊疗领域才有了如今的建树。
每到龚树生的门诊日,耳鼻喉科的诊区内总是异常地拥挤,他诊室里的灯更是常明到晚上七八点。他的学生总说:“老师,您少加点号吧。每次出门诊都是六七个小时,连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您太累了!”但他却总是语重心长地说:“病人都是天南海北不远万里来的,就是为了找我看病;每个病人我也就诊疗十几分钟,我觉得心有愧疚,这点困难不算什么,能看就尽量看吧。”
龚树生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对于每位患者的提问,他都耐心认真地解答;对于来京就医不便的患者,他就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在网络平台细心回答,为此,工作到夜里十二点已是他的常态,很多患者都是在一觉醒来,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焦灼等待的答案;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他总是尽量帮助减少治疗费。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龚树生恪守前辈教导,恪守医者仁心,三十余年行医路,他走的辛苦却坚定,他将继续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做公益——不遗余力,只为听障儿童早回有声世界
一位胸怀大爱的医者,施与爱,也传递爱。
在龚树生的众多患者中,有一位来自陕西的企业家。他感恩于人工耳蜗为他重新打开有声世界之门,感谢龚树生为他带来的新生,一直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感谢,龚树生就和他说:“我个人并不需要感谢,但现在有很多幼儿也生活在无声世界,需要进行耳蜗植入,却因为经济原因被耽误了。”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老先生出资成立了“友谊爱耳慈善基金”,希望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受困于无声世界、渴望感知美好生活的患者。自2015年7月正式启动至今,友谊爱耳基金已资助12岁以下听障患儿百余人,资助金额120万元。该公益项目为听障儿童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来自福利院的彬彬,因先天性耳聋和白内障,被父母遗弃街头,在北京友谊医院,他成功接受了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当小家伙因术后开机第一次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声音时,惊吓得嚎啕大哭。龚树生却开心地笑了。他说:“孩子能看见,能听见,这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这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价值。”
此外,自2017年起,在龚树生和团队的努力下,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陆续启动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友谊老年耳蜗项目”、“MED-EL-友谊爱耳慈善项目”等,为十余名患者减免人工耳蜗设备费200余万元。
2015年以来,龚树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祖国边远地区患者就医困难的局面,他组织团队成员先后十余次奔赴祖国各地医院进行义诊,为了将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患者身边,他们不辞辛劳将各种检查设备及外科手术器械打包背到义诊所在医院,解除了患者长途跋涉的辛劳以及医疗费用带来的后顾之忧,同时,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3年以来,他义诊的足迹遍布新疆和田地区、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红河州等祖国各地。
做学问——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成绩的取得与龚树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龚树生从小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凭着对医学的热情和一刻也不放松的刻苦学习,于1979年考入了咸宁医学院,毕业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留校任教。繁忙的工作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1987年他顺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当时科室里第一个博士。
由于历史原因,他在英语的听说方面并不熟练,为了能顺利与外国学者交流和沟通,他至今仍保持着每天听英语新闻的习惯。
为了做学问,他舍弃了很多个人生活的时间。即使是在相濡以沫的夫人因病住院和腿部骨折期间,他也只能一边揪心不已,一边委托家人和朋友照料,而他自己却利用工作之余的每一点空隙时间,往返于实验室、学习班和各类学术会议之间,努力地钻研与提升自己。为此,他常对学生们说:“你们的师母不容易,我问心有愧啊!但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停止了学习,那将可能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疗效!”
龚树生为内耳疾病基础研究深入进展及耳科临床工作改善精进提供了有力基石。尤其是自2010年开始总结乙状窦相关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发病特点,探索更为严谨的诊断条件、总结手术效果及各种因素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改进手术方式,现陆续针对此项工作发表SCI论文8篇,成为目前有关乙状窦相关病变致搏动性耳鸣总结病例数最多、乙状窦憩室外科治疗的病例数最多的一项研究。
做老师——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导师,在学习上,龚树生对学生总是严格要求,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与学生们讨论交流,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临床问题和科研困惑,同时提出下阶段的要求;门诊诊疗过程中也会耐心的教导学生们应该怎样诊断和治疗疾病,学生们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龚树生给了学生们父亲般的关怀。一次,门诊来了一位换药的老人,几名女学生就赶忙做起了换药前的准备,谁知道龚树生一脸严肃的请她们出去,待换药完毕把病人送走后才把她们叫到跟前说:“这是个肿瘤患者,在局部进行了放射治疗,可能会对你们女孩子以后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才让你们离得远一些。”感动的同时有位女学生反问道:“那对您不也有影响吗?”龚树生笑了笑说:“我老了,没事的。”尽管临床和行政任务如此繁忙,但他总是会时不时地问起他的学生:“最近生活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他的学生们常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我们何其幸运!”
做学科带头人——争先创优,带领科室快速发展
龚树生自2015年1月1日调入北京友谊医院并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他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激情,逐一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合理建议和有力支持。
第一次全科大会令全体员工至今印象深刻,会议从下午四点半一直开到晚上九点半,龚树生提出了自己筹谋良久的科室发展规划,并请所有员工一一发言,其中,科室的“顶梁柱”之一——鼻科知名专家马有祥主任动情又幽默地表示:“被您这么一忽悠,看来我们这些老人还得再拼几年!”科室的护士老大姐张萍在会上激动地哭了,她说:“真希望看见科室能有新的发展。”
3年多以来,龚树生渐渐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科室有了长足的发展。他新设医疗、教学、科研和综合秘书,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科室的建设和管理。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龚树生带领科室进行科研攻关,科研工作也有了许多项历史性突破。为快速提高科室影响力,龚树生带领科室成员建立微信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和科室动态宣传;结合爱鼻日、爱耳日、嗓音日、睡眠日等进行一系列义诊和科普活动;动员本科医师全员开通好大夫平台;参与权威媒体举办的健康讲座和公益活动;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科室参观访问,同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这个有了崭新面貌的科室被他们称之为“梦之队”——一个实现梦想的团队。龚树生督促团队成员们不眠不休、圆木警枕,迅速提升自我水平。在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他们先后召开了鼻内窥镜学习班、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手术学习班、中国耳鼻喉大师班、北京国际嗓音与艺术嗓音专家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的学术会议让全国的同道们在短短数年之间对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刮目相看,极大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在短短3年内,科室服务患者数量和构成比例明显优化,科室知名度有了质的提升,2018年被评为“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之患者最信赖的科室”第五名。
龚树生作为一名医者、老师以及科学工作者,一直秉承“踏实做事,踏实做人”的原则,尽管在医教研和科室管理各方面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始终为人谦逊,他以标志性的爽朗笑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大医精诚,始于至善,心系百姓!龚树生时刻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至善是其初心,医术乃其武器,关注百姓,热爱祖国才是其永葆斗志的动力!
来源:国家卫健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