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流动儿童当成城市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03-23 19:12 | 来源:新华网 2017-03-30 08:14:17 | 查看:901次

3月28日,国内首本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发布。在这本《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中,全面梳理了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和政策演变、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等,对各地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议:要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其中17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超过3500万人。目前的进城务工人员已跟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不同,他们不仅有强烈的留在城市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从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增长比例远远高于留守儿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意味着,许多孩子就是出生在城市里,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他们今后也会一直留在城市里。除了一纸户籍,他们跟城市里的孩子已没有差别。必须要把这3500万流动儿童当成城市自身的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生存、发展着想,为他们的未来谋划。让他们能享受无差别化的公共教育,是必然之举。

  近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决定,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流动儿童未按要求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10年的2.94%,成效显著。不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人口流入比较大的地区,比如上海、广州等,基本上已能够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但值得注意的是,蓝皮书中提出,中国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这一新趋势值得引起重视,应未雨绸缪尽早布局。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两大支点,可是,外来务工人员一是没时间,因为大多从事高强度、时间长的工作,二是没能力,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无法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流动儿童的教育更依赖于学校教育。

  可是,现实中,在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介入程度却不高。作为出生后的第一个关键学习期,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在城市发展中极易被忽视。一些孩子没有合适的幼儿园上,也经常发生各种安全问题。而许多面向流动儿童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流动大,教育质量不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资源也会越来越紧张。在初中后的教育阶段,调查显示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是流动儿童的主要诉求,58.2%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51.8%的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能接受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其中有40%以上的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现实中这一群体继续接受教育的情况却不乐观。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在教育层面上的并发症。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而且,在人口素质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今天,这部分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也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以更大的决心,用创新性思维和改革性举措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谭 敏)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改革创新流动儿童教育事不宜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