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刘新国:温暖社区的“向日葵”(图)

发布时间:2008-10-22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9-2 | 查看:2353次

  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种子只有在土地中间才能生根、发芽、开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退伍老兵,刘新国就是一颗对土地有着深深眷恋的种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说自己像一朵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的方向,把爱和温暖送给需要他的每一个人,直到生命的终点。

  就是这样一个老兵,退伍多年却“站岗”至今,毫无褪色,他给社区里的居民群众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感动。生命,因追求和谐更添光彩。如今,老兵刘新国今年已42岁了,他在人生转折中升华了生命的价值,他用自己的人生哲学阐述着自己的人生之旅,他将无愧于一个“社区老兵”的光荣称号。

  刘新国同志首先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曾经是一名社区干部,他帮助别人,社区里的老人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

  居民群众对他的定义有四个字----党员、老兵。这一点从外貌上可以看出来,他常常穿着没有肩章领花的军装,并在衣服上别着党徽,用他的话说,就是“抬头看看车上贴的雷锋,低头看看身上别的党徽。”

  作为曾受部队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兵,刘新国对社会公益事业情有独钟。有人说,“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刘新国所经营的爱心事业,对于“一辈子”的定义而言,时间不长,却足足有10个年头,因此,同样,他赢来了不少人们的喝彩!

  在社区工作的10年当中,他到底做了多少件所谓的好事,大大小小,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反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小巷里出了名的活榜样,这,就足够了。初到社区,他就把“爱心事业”同社区工作一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出“爱心无小事,事事总关情,贵在抓落实”,用实际行动努力做着社区里的一件件小事,而且,越做越大。

  按揭面包车 改成社区里的120

  2007年12月11日,在南湖南路劳动街社区时代小区的院子里,停着一辆12座白色面包车,车的挡风玻璃后面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社区120应急直通车”。车旁边,一位穿黑色夹克、绿色军裤的中年男子被一群老人围在中间询问着什么。

  被老人们称作“刘书记”的这位男子约一米八的个头,肤色黝黑、粗眉大眼,他一直面带笑容,一边回答老人们的问题,一边在一个厚厚的黑皮本子上做记录。

  1998年,刘新国任劳动街社区的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2004年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直到今年10月份辞职。在这近十年里,刘新国一直在为社区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谁家有困难,他都帮一把。

  2000年9月,刘新国按揭买了一辆面包车,准备跑旅游。可是,车买回来后却成了社区的应急车。

  刘新国说,一天,他下班回家,刚把车停在小区门口,就看到一个女孩扶着一位老人站在小区门口正在拦车,看上去那个老人非常痛苦,一问才知道,老人犯了心脏病。刘新国赶忙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生说,如果再晚来8分钟,可能就危险了。

  这件事让刘新国震撼很大,他又琢磨着把自己的面包车改成了社区120应急直通车,哪家要是有人病了,他就义务为别人服务。车上有担架,有拐杖,还有急救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应急药品,刘新国说,他学过中医,还能看一些简单的病。

  刘新国还专门做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社区120应急直通车”,还有他的联系电话,24小时开通。每天下班的时候,刘新国就把这个牌子放在车的挡风玻璃那。

  “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害怕别人说我爱出风头,但是想想那些老人,就想只要自己做得对,就坚持下去。”刘新国说。

  成立“旅行社” 免费组织老人出游

  刘新国的“120应急直通车”还兼作旅游车辆。2002年,刘新国成立了“乌鲁木齐新星夕阳红爱心旅行社”,在每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十一这些固定的节日带老人出去玩,都是免费的。“我每出去一次,都要进行周密的计划,老人们年龄都大了,出去风险是比较大的,身体状况、安全都要计划好。”刘新国说,到现在,他一共组织过近千名老人出去旅行,自己的车不够用,就索性租车用。

  每次出去,老人们都很开心,“我既是司机、医生,又是导游和摄影师,我就想,只要他们开心了,我也一样快乐。”

  “我真正的体会到,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只要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就开心了。”刘新国说。

  社区里的杨阿姨说,自己和老伴常想出去转转,可是,儿女们都没有时间。“刚好有了刘书记,常组织我们出去玩,活动活动,但刘书记每次都不要我们的钱,我们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自制铜牌 公布私人联系方式

  在时代小区3号楼1单元门口有一块铜牌,40厘米长、20厘米宽,上面写着“有困难找党员,24小时免费服务,联系人:刘师傅,电话13999163627。”

  铜牌是刘新国制作的。他身体不好,4年前,他在石河子的父亲把卖菜挣来的3000多块钱给他,让他去看病,他瞒着父亲用这些钱制作了42块铜牌,钉在了每一个单元门口,方便社区里的老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联系他。

  如今这些牌子只剩下了六块,刘新国说,牌子是纯铜制作的,做好没多久就被小偷偷走了一些。

  刘新国身上带着三部电话,只要电话一响,他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需要他的地方。“我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社区里有困难的人做点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刘新国说。

  帮换煤气 曾晕倒老人家门口

  劳动街社区73岁的童阿姨儿女都不在跟前,平时买米买面换煤气,都是刘新国帮忙。“他的电话我们都知道,有什么事,只要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来。” 她和老伴都行动不便,不管什么时候找刘新国,他从来都是满口答应,快快地就把事情办好了。

  童阿姨说,一次,家里的煤气没了,就给刘书记打电话,他当时就答应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和老伴听到门外‘咚’地一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刘书记晕倒在门口了,煤气罐就在他身边,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童阿姨后来才知道,刘新国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从外地回来的路上,回来后连饭都没吃就来给她换煤气。

  童阿姨说:“他心脏不好,血压高,还有糖尿病,社区里的老太太都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总是不听。”

  助空巢老人 红丝带作紧急信号

  在劳动街社区,有时候居民家的窗户上会挂出一条红色的丝带,那表示这家人需要帮助。有人看到了就会给刘新国打电话。

  刘新国说,他刚到社区工作时做过调查,发现社区里60%是老年人,空巢老人比较多。“有的老人家里没有电话,有个什么事还真是麻烦。”

  后来,刘新国就想到了一个新主意。他去批发城买了红绸子,自己制作了47条红丝带,发到老人们的手中,并亲自给每家老人的窗户上和门把上分别钉个钉子,要是老人们遇到急事,就可以把红丝带挂在窗户上或者门把上。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出门都要抬头看一看,看有没有红丝带挂出来。”刘新国说,“红丝带代表着关爱,红色代表吉利,这既可以让老年人应急,也是我们送给老人的祝福。”

  社区里的老人刘秀清今年80岁,老伴去世14年了,唯一的儿子又有智障疾病,常年都在医院。老人眼睛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已经看不清东西了,平时的生活都是刘新国照顾,换煤气、看病、买药、买菜,只要需要,他总是放不下,必去的。

  刘秀清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感到头晕、浑身疼,不想吃饭,就把红丝带挂了出去,刘新国回来时看到了红丝带,急忙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好在那一次老人的病没什么大问题。

  牵挂贫困学生 拳拳爱心寄衷肠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新国在电视上看到了宁夏女孩马桂花因为没有钱上初中,被家人逼着换亲的事,感到很难过,就想帮帮她。

  他拨打了北京的查号台,费尽周折,联系上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周涛,提出想帮助这个孩子。周涛问了他的经济情况后,委婉地告诉他,有一些经济状况好的人和企业都表示愿意资助这个孩子,刘新国听后就说了一句话,打动了周涛,他说:“关键不在能力,而在心意,我有10块钱,就可以给她5块。”

  此后,他就经常给马桂花寄钱,而且一做,就是六年多,这样马桂花也常打电话、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

  2007年9月,马桂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北民族大学,为了表达她对千里之外新疆伯父的感激之情,2008年元旦前夕,马桂花利用课余勤工俭学挣来的80元钱,为刘新国一家三口每个人买了一条围巾。她希望未曾谋面、远在新疆的伯父全家能够感受到她的这份沉沉的爱。

  “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也勤奋,学习好,我会继续帮助她读完大学。”刘新国说,看到这个孩子这么上进,他就知足了。

  其实,像这样的事,在刘新国身上,还有好几位。家在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就读的哈萨克族小学生吐尼克和夏乐哈尔,同样是刘新国经常牵挂的对象,孩子们总会不定期收到他寄来的钱物,从书包等学习用品、到衣、裤、鞋、袜等生活用品和钱物,一应俱全。

  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为社区党的建设献计献策

  针对当前思想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他提出了 “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路,初步摸索出了“建设友好合作型社区”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如在党员教育和管理方面,他组织开展了多次以《谈谈我对党性与社区工作的认识》、观看《我们身边的榜样》系列电视片等为主题的特色党课推介观摩活动,教育效果比较明显。

  在“建设友好合作型社区(单位)”工作中,他本着“互学、互助、共建、共嬴”的原则,跨区域与沙区长江路办事处冷库社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一0四团第六社区等单位建立友好社区(单位),并多次组织了参观学习、互助帮扶等主题交流和共建活动。如6月与冷库社区、新兴巷社区开展党员书法艺术、健身操、太极步观摩和游园活动等。

  7月当他得知位于乌鲁木齐东八家户兵团一0四团第六社区党建工作薄弱、办公环境差的实际情况后,主动会同水务局下派到冷库社区的下派干部许国平一起,帮助指导第六社区理清工作思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

  除了智力帮扶外,他还自掏3000多元钱,购买涂料、顶棚等材料,从改善办公条件入手,帮助社区更新了5套崭新的桌椅、将两间办公室粉刷一新,为使社区办公条件彻底“变脸”,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地方社区干部的良好形象,当地群众得知后,直夸刘书记无愧于一名活在大伙身边的活雷锋、一个名副其实、退伍不褪色的老兵。

  发挥自身特长,为和谐文化添光彩

  刘新国平时爱好十分广泛,在部队时就酷爱摄影摄像、新闻写作,到社区工作后,他充分发挥特长,利用乌鲁木齐市退伍兵爱心工作站的优势,组织爱心队员经常主持策划、承办各类大型文化公益活动,还主动与驻地部队联系,义务免费为现役军人上摄影、新闻写作课、为新疆儿童发展中心的贫困儿童辅导摄影课。如2007年1月代表街道承办了乌市首届“和谐社区”摄影展,在乌鲁木齐市首批“万名干部下社区”活动动员会上,受到下派干部一致好评,为地区和谐社区的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2007年6月,得知新疆啤酒登山队成功登顶的消息后,作为一名职业摄影人,他和成千上万个的新疆各族人民一样高兴的几夜没合眼,和爱心队员商量后,他决定自费承办《挑战珠峰——自豪的新疆人》纪实摄影作品展。用他的话说,举办摄影展的目的就是要向人们宣传和普及登山极限运动、真实再现勇士们76个日日夜夜艰难的攀登历程和他们的酸甜苦辣,用相机来书写新疆人的骄傲,表达登山健儿带给我和所有新疆人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感动……。

  当日,为期三天的摄影作品展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展出的130幅作品均由登山队员和退伍老兵刘新国拍摄,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新疆登山队队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此后的4个月里,他和爱心队员一起,将摄影展不但搬上了南湖市民广场、人民广场、华凌市场等大街小巷,还将摄影展搬进了牧区、社区、学校、厂矿、部队和团场进行巡展,为各族群众献上了一份盛大的文化大餐。举办“珠峰杯”优秀作文竞赛活动,自己购置奖品,在乌鲁木齐市第八小学引起强烈反响。

  带动老兵 成立“爱心工作站”

  刘新国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为了给社区里的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虽然离开了自己热爱的社区工作岗位,但依然时刻牵挂着社区的工作,在帮助他人这一点上同样始终如一。

  而在劳动街社区,刘新国的事迹感动着居民们。社区里的很多退伍老兵也都加入了献爱心的队伍。刘新国说,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本色,虽然退伍了,但退伍不退色。

  2005年,刘新国成立了“退伍老兵爱心工作站”,如今已经有了42名成员,每人都有一技之长,他们谁有时间谁就上门为社区里的老人服务。

  一次,当他得知昌吉市六工镇今年44岁的魏新广因患怪病20年,长期卧床不起的消息后,四处寻医问药,自己开着车,每周往返两趟接送魏新广为他看病。真情感动了全家,3个月后,魏新广病情好转,竟然可以下床行走,为表示心意,家人送了一面锦旗给刘新国。

  得知天山区皇城社区李政平见义勇为高位截瘫卧床16年的故事后,刘新国决定用爱心缓解他的病痛,刘新国除了定期看望、陪他聊天外,还不定期将其接出到米泉、乌鲁木齐市区郊游散心,并赠送给他价值2000元的医疗器械,让李政平感受到好人终有回报的善良之举,深深的打动了李政平。

  环卫工人是美化城市的清洁工,工作辛苦不说,还常常遭到个别人的蔑视,刘新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并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从2006年开始,他每年夏天都要为环卫工人自费购买白砂糖、豆浆、矿泉水、绿豆等防暑降温食品;冬天环卫工人还会收到刘新国亲自送来的头巾、帽子、手套、口罩等保暖用品。

  2007年6月,他看到社区环卫工人班长每天步行往返责任保洁区2.294平方公里、腿步浮肿的情况后,专程从商贸城给他送去了一辆价值400元的自行车。听说环卫工人夏季午休无场地,他又自掏腰包帮助他们解决午休用房租金。

  人出名了,主动找上的事就是自然不奇怪了,高位截瘫的王平等残疾人就是其中之一。但刘新国总会有求必应,如免费接送一名病人从住在沙区炉院街办事处三建家属院的家往返数次到铁路局附近某医院接受治疗和身体检查,从无怨言。

  提起长期住在公寓里的老人,刘新国更是如同父母,每年组织爱心队员到沙区幸福老年公寓、水区民政福利院、水区老年偏瘫护理中心、咱爹咱娘老年公寓陪老人聊天、赠送衣物、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布置房间、带老人旅游,上门为老人提供摄影、摄像服务、聘请保健师上门为老人提供保健知识咨询等服务。他说,谁都会老,这是在积德。

  劳动街社区居民爱说一句话是“有啥事,咱找老兵啊。”

  爱心工作站的成员们说,听到这句话,他们很感动。“一句话,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心有愧疚 没有时间陪伴父母

  刘新国的妻子万丽萍比他小12岁,年轻漂亮,俩人结婚11年来,从来没有红过脸。万丽萍说:“老刘好多事都让着我,还特别会做饭,经常下厨房给我和儿子做好吃的。”万丽萍说着,给了丈夫一个甜甜的笑,满脸幸福。

  万丽萍说,刘新国能吃苦,人细心,孝敬老人,跟上他心里踏实。“他对陌生的老人都那么好,肯定是一个好人。”

  刘新国说,自己是在石河子农场里长大的,家里四个孩子,他是老大,从小就能吃苦,再加上九年的部队生活锻炼,吃苦、节俭已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并且影响着他的妻子和儿子。

  刘新国的儿子刘洋今年11岁,已经读六年级了。刘新国每次带老人们出去旅游,从没带过儿子,小家伙却从没为此生过气。他说:“我不去,就可以多去一位爷爷或奶奶。”

  刘新国常给儿子说,“爸爸给不了你多少钱,但是爸爸给你一撇一捺,这就是你做人的财富。”

  刘新国也有愧疚的事,他的父母都在石河子,自己没时间陪他们,每天就只能打电话问好。还好父母都能理解他,常安慰他:“儿子,我们知道你的孝心,你照顾好你身边的那些老人,我们就知足了。”

  刘新国说,每天不管他多晚回家,只要一进家门,妻子总是喊一声:“老公,回来了。”然后就接过他的衣服。儿子也总是会说:“老爸,今天累不累?”刘新国说,只要听到这两句话,不管有多累,心里都是快乐的。

  在刘新国的家里,客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金灿灿的向日葵照片。刘新国说:“我看到这幅照片,心里就特别的舒服和温暖,我们退伍老兵做的这些事情,就像这个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太阳的方向,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凭着他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所在的劳动街社区居委会被水区评为双拥模范社区等,他本人也先后被乌鲁木齐市评为双拥模范先进个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新疆十佳道德榜样模范等荣誉称号。

  这,正是老兵---刘新国的人生哲学。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新疆2014-03-03 17:46:16 发表
020000:刘新国一个地地道道社会骗子、在外面骗吃骗喝、打着做好事、学雷锋、全国劳动模范的旗号做着不道德事情、真他妈心里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