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24 07:3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30 | 查看:2309次
12月29 日,一辆小汽车在四川什邡崎岖险陡的山路上正缓慢行驶,不远处由北京市政集团二分公司承建的什邡市广青公路烂柴湾大桥正在紧张施工,高大的桥墩已经竖立起来,大桥明年“5·12”前建成通车后,使广青公路绕过800米长的地质灾害严重的危险山路,成为连接什邡平原和山区的重要通道。 记者 贾同军 摄
在烂柴湾大桥工地头一次看见老葛,就一个感觉,嘿!站在一群施工工人堆儿里,根本显不出他这个项目经理。可援建什邡前线指挥部的同志居然在一旁小声说:“呦,老葛可比夏天时候白多了。”
老葛大名叫葛四清,北京市政二公司什邡广青路二期工程项目经理。其实他一点也不老,才43岁,大家之所以尊称他“老葛”,是因为他是个筑路架桥的好手——国贸桥、紫竹桥、玉蜓桥,北京二环、三环上的立交桥,一半他都参与过修建。
可这回碰上烂柴湾大桥,老葛心里也有点没底了——长591米,宽12米,跨度近600米,还要绕过800米地质灾害严重的危险山路。打地基时,下面是岩石层,忙活一天,只能打十几厘米。
接了活儿老葛才知道,这是广青公路二期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工程,也是北京援建什邡的108个项目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老葛搬着铺盖卷,在桥头的指挥部安了家。最高的那根45米的桥柱,他每天要爬上爬下好多次。山里施工,最怕的就是下雨,好不容易熬过了夏天的洪水,10月又赶上了当地的桂花雨季。难得碰上个好天,老葛会带着大家一天赶出四五天的活儿。
工余,老葛特别想儿子,偶尔也会往家里打个电话,听听家人的声音。但他从没跟儿子说,工地边有条土路,是施工运料的主干道,夏天时被冲毁过好几次,雨后地面泥泞,拉水泥的大车爬不上去,有一次直接就翻了下去。他也没跟儿子提,在工地上体力消耗过大,他这个糖尿病的老病号,大夫每天只准他吃六两食物,还要以蔬菜为主,每天饿得直打晃。他更没敢告诉儿子,今年年初时因车祸受伤的右眼,由于没顾上好好休养,如今视物已经越来越模糊……
北京援建什邡的各个建设工地上,都有这样的“老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操着北京话,一周“5+2(天)”上班,每天“白加黑”工作。
王映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的项目经理。2008年10月份从北京过来后,他天天忙碌在工地上,夜里一两点休息,早上六点多起床,春节也是在工地上度过的。“援建任务不完成,绝不回去!”城北小学施工时,为了能让孩子们早一天用上新教室,王映山带着大家24小时开工,夜里雨多,大家就穿着雨衣干。
“他们都是一些平凡人,但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说起北京市的援建工作者,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北京对口支援什邡前线共有首都各类援建工作者6000余人,最多时这支队伍曾经达到12000人。其中,项目工程人员最多。
困难多难不倒、条件差吓不倒、任务重压不倒。在援建一线,他们展现着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实践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北京奥运精神。(记者 金可)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援建一线的北京人:一周"5+2(天)"上班 "白加黑"工作——北京援建什邡纪略》。)
(责任编辑:袁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