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1 14:4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2-31 08版 | 查看:1835次
李春雷 杜文娟
制图:蔡华伟
一
伤势危急,命若悬丝!
2016年6月的一天,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民警其美多吉在执勤公务时,突发车祸,造成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如果转往自治区首府拉萨,路途遥远,极易出现危险。经反复商量,决定马上实施开颅手术。
手术,由来自陕西省的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生主持。
右额颞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经过4个小时的抢救,手术圆满完成。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病情逐渐好转。
这台手术,是阿里地区有史以来开展的第一例颅脑外伤手术。
而在7年前的2011年6月,本文作者之一杜文娟在阿里地区采访期间,曾跟随人民医院120救护车,前往距离地区首府狮泉河镇80公里处的亚切拉大阪,抢救一位翻车的23岁藏族货车司机。车祸现场,伤者躺在白雪纷飞的戈壁滩上,额头和腹部遍布血迹,乌黑明亮的眼珠不停地转动,泛着晶莹的光泽。抬上救护车之后,只是输液吸氧;送到地区医院做完常规检查,还是只能输液吸氧,因为没有血液可输,等待拉萨供血还需一天一夜……4个小时之后,年轻的心脏不再跳动。
几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风中的戈壁,雪中的眼神,杜文娟总会念叨,如果能做开颅手术,如果有充足的血源,那位小伙子一定生龙活虎,唱着悠扬的藏歌,奔跑在山川湖泊壮美的风景中……
二
地域太广袤,环境太优美,交通太困难,空气太稀薄,医疗太落后——有人如此形容西藏。
1950年10月,解放军到达西藏,卫生人员开始为当地群众治病,西藏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起来。1995年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制定“分片负责、对口援藏、定期轮换”的援藏政策。从此,共有18个省市、17家央企、66个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参与其中,医疗援藏成为重要内容。
2015年,中央筹备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此过程中,大家遗憾地发现,西藏的医疗水平仍然严重落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远高于内地,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远高于内地;医疗人才和医疗设备严重奇缺……
为什么会这样?
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本地人才培养起来,没有在本地建立起较为完善、较为先进的医疗体系。
随着国力的增强,经验的累积,特别是伴随着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是应该全面地、深层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西藏,圣洁的高原之上,大多是高寒地区,路途遥远,气候寒冷。藏族同胞和来自内地的人们坚守在那里,他们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更应该是医疗普惠政策的享受者。
经过反复论证,中央决定实施“1+7工程”,即确定北京、辽宁、上海、安徽、广东、重庆、陕西7省市,陆续选派大批优秀医疗人才进藏工作。由北京协和医院等8家牵头单位和65家包科医院,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7家市地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分别承包,精准培养。
这项工作,为了加大力度,综合协调,由中央组织部直接负责。
2015年6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活动全面启动。来自内地的519名医疗骨干深入到西藏各市医院一线岗位,后任接前任,专注一件事。而内地赴任西藏8家医院的院长和党委书记,则是一任三年。
日月升升落落,季节青青黄黄。1000多个默默的日子里,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发生着细细碎碎却又轰轰烈烈的变化……
三
李军,女,北京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留校攻读硕士和博士,曾经留学日本,后来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工作,是一位优秀的内科专家。
2017年7月,她主动报名,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
在此之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已经来过两批专家。其中第一批专家在工作中发现藏区胆胰疾病普遍,急需内镜下治疗技术,即ERCP。于是,第二批援藏专家专门培养了两位主攻这一方面的藏族医生。李军为了实现自己的援藏梦,扎扎实实地研究了一年ERCP技术,进藏后接棒继续培养这两位藏族徒弟。
2018年初春的一个傍晚,一通电话找到了李军:拉萨市人民医院有一个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请求紧急会诊。
李军立即赶到。
这是一位藏族中年妇女,名叫格桑卓嘎,高热、脸色苍白、神志淡漠、生命体征飘忽,依靠静脉升压药维持血压,病情极其危重。CT检查发现胆总管下段有一个阳性结石。这是典型的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感染中毒性休克,是急诊ERCP的典型表征。患者凝血功能极差,手术风险太大,但别无选择。
必须马上将患者转回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ERCP手术室。但当时正值晚高峰,路上堵车。刻不容缓,争分夺秒,只能就地手术。虽然拉萨市人民医院有ERCP设备,但许久无人使用,而且李军对这里的设备和各项保障条件根本不熟悉。好在院方积极协调,全力配合,准备工作很快就绪。
手术过程,艰辛也还顺利。李军和两位藏族学生一起,成功放置了鼻胆管,引流出大量脓性胆汁。病人体温很快下降,血压也恢复了正常。患者稳定之后,再次进行ERCP手术,彻底取出了胆道结石,回归常态的格桑卓嘎,住院静养。
四
“苦在那曲”,是西藏人的口头禅。六月飞雪,七月冰雹,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这绝非笑谈。
在这片高寒之地,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儿科专家李玖军,也在创造着奇迹。
2016年8月15日,李玖军在那曲人民医院儿科查房时,发现一名极危重患儿,胎龄33周,体重2千克,产后12天,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患儿血清胆红素高,呼吸不规律,出现角弓反张体位,提示有胆红素脑病,可能导致核黄疸,如果存活,极易出现脑瘫、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尽管经过积极治疗,病情未见缓解。
李玖军知道,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全血置换。患儿父亲与患儿血型相同,配型成功,解决了血源问题。但是儿科病房无菌环境及相关设备不足,加上早产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若换血速度控制不理想,患儿又将面临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
尽管李玖军拥有多年临床经验,但这毕竟是高海拔地区,毕竟是一个完全陌生环境。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倍加小心。备齐手术物品,完成交叉配血并迅速建立静动脉通路,通过外周动脉抽血,外周静脉输血,用同量同步的办法换血200毫升。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历时两小时,换血成功!
如此小胎龄的早产儿,进行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乃至全自治区,都是首例。
这一技术,填补了高寒藏区新生儿救治技术的空白。
五
谢业丽,女,1974年生,第二批援藏医生,原任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现为山南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第一次走进山南市人民医院产房时,她大吃一惊,条件之简陋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只有两间房,三张产床,家属随便进出,没有任何隔离措施……更让她吃惊的是,妇产科最不能缺少的是血源,而这里居然没有血库。若有大出血孕妇输血,或马上转院,或就近招集献血。如果血型不对,后果可想而知。
她马上向当地院领导提出口头建议:希望马上成立血站,保证血源!院领导回答,这是老问题,很难解决。谢业丽当晚便写成申请文件,一式三份,分别呈送山南市人民医院和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另一份寄送娘家——安徽省卫生主管部门。
她的呼吁,引起重视。
很快,安徽方面专门派来一个专家,帮助成立输血科,并更新设备。呼吸机、除颤仪、产科胎心监护中央系统、空气净化机、紫外线消毒机、无痛分娩系统……
在此基础上,谢业丽强烈建议分设妇科和产科。
2017年10月18日,山南市人民医院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一家分娩中心,由待产室、普通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急诊手术室、无痛分娩麻醉间等组成。紧接着,又成立了山南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随着硬件改善,谢业丽着手培养本地医生。科室流程管理、重症病人看护、疑难杂症诊断……
产科的下游是儿科。
几乎与谢业丽一样,戴立英也遇到了类似困境。
1971年出生的她,曾任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现为山南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原来,这里只有一个儿科,每个藏族医生、护士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过去,由于设备落后、理念落后,造成西藏地区婴儿死亡率高达10‰以上,而内地是4‰。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更是凶多吉少,即便成活,也很可能会被各种后遗症终身困扰。
戴立英上任后,坚决主张成立新生儿科,专门对异常新生儿进行特别护理。不久,医院增加了头罩吸氧、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长频和高频机械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技术等几项呼吸机支持技术。
2017年12月底,妇产科生下一个藏族男孩,重度胎粪吸入窒息气胸,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类似情况,过去只能听天由命。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戴立英首次使用高频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抢救成功。经过精心监护,半个月后脱离氧气。住院八九天之后,完全健康,没有任何后遗症。不足满月的小娃娃,扑闪着大眼,微笑地看着这个新奇而温暖的世界。
六
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可是,在西藏,治疗此类顽症的技术和设备严重不足。纵观广袤的西藏大地,能进行心脏手术的医院竟只有几家,且全都集中在拉萨市区。
大量的患病人群,何去何从?——不可想象!
黄晓忠,男,55岁,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2017年5月进藏。针对心血管病,他们率先成立心内科及介入室,由黄晓忠出任主任。
黄晓忠在第一时间申请购置两台世界最先进的心血管病辅助治疗设备——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林芝市人民医院由此成为自治区唯一拥有两台DSA机的医院。他还抓紧引进和推广溶栓治疗技术。这项技术可使一部分病人血管打开,为病人转入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同时,他着手组建一个胸痛中心和一个心血管急救联盟,覆盖林芝及全西藏所有乡镇,并进行网络培训,广泛告知大家:发病后,经过基层明确诊断和溶栓治疗后,马上转送上级医院,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抢救病人,降低死亡率。
2017年9月28日,设备刚刚投入使用,就送来一位工布江达县的藏族牧民。50多岁,看心电图确认已经心肌梗死,造影发现三条血管全部堵实。黄晓忠马上实施手术。用溶栓打通闭塞血管后,病人很快痊愈康复。
在一旁观看学习的次仁罗布惊讶异常。这在以前,完全不敢想象。
次仁罗布,藏族,1982年出生在米林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年进入林芝市人民医院工作,师从黄晓忠。过去,面对类似疾病束手无策;现在,他的技术已趋于成熟,信心也在慢慢地建立起来。
他永远记得独立完成第一例手术时的情景。
2018年6月8日深夜,一位藏族中年患者从波密县运来,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不巧黄晓忠正在拉萨市内进行学术交流。次仁罗布立即电话请教黄老师,决定独自手术。
他小心翼翼地使用溶栓药物,谨慎地打开血管,慢慢植入支架,同时,迅速用微信将图片发送给黄老师。
黄晓忠,站在拉萨宾馆的窗下,一边观察图片,一边遥控指挥,如何放置导丝、导管、穿刺针、球囊……
手术完毕之后,已是凌晨4点。
师徒俩人隔着重重雪山,仰望满天繁星,在视频中击掌相庆。
自此之后,黄晓忠师徒已经治愈严重急性心梗患者150例,非急性病例无数。仅次仁罗布一人,就独立完成30多例。
七
说起来难以置信,堂堂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竟然曾出现这种现象:从院子到重症病房,卫生堪忧;120多名护士,如何洗手、如何消毒,从挂号、拿药、就诊等等工作流程,都不够规范。
北京佑安医院原护士长、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士长张丽丽,在家是贤妻良母,在单位是和蔼热心的好大姐,但在这里,不得不扮演一个狠角色。
对这里的120多名护士,她要规范管理,又要从细节上纠正她们的不良习惯;既要和风细雨,又要暴风骤雨。
还不仅如此。医院决定新招20名护士,可入围者有3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经人“介绍”而来。张丽丽说,既然我是护士长,那就严格按照规矩办,那就是严格的专业考试。
她亲自出试卷,判卷,一丝不苟。最后,选出20个。
她像军训一样,对入职的护士严格要求,与每个人签订协议。
她编写教案,制定规章,形成的文字达48万字,厚厚的一本,严令大家学习并考试。
最厉害专家!
冷面护士长!
背后窃窃私语,挤眉弄眼,当面恭恭敬敬,规规矩矩。
但,心灵的屋檐上,一种意识,一种素养,一种习惯,正在悄悄地结巢……
据初步统计,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西藏自治区基本实现常见病不出县区,中病不出市地,大病不出自治区的良好态势。各大医院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分别比三年前增长17.34%、62.59%、62.5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比三年前提高8.47%。开展三、四级手术11765台,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88%,比2014年提高21.52%。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于2016年创成“二甲”,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没有评级的地级医院历史;拉萨、日喀则、林芝市、山南市、昌都市人民医院均创成“三甲”。
“1+7”医院援受双方,三年共同攻关技术难题811个,联合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06项,推广开展新业务技术1092项,填补刷新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741项。
三年来,西藏自治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实实在在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实现了显著提升!
藏历新年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
喝一杯青稞酒,饮一碗酥油茶,穿上节日盛装,他们便聚集在村头的广场上,尽情地跳舞、唱歌。
歌声,像漫天的白云。
哦,漫天的白云,那是世上最圣洁、最柔美的哈达,垂天挂地。敬献给远方北京,敬献给内地同胞,敬献给援藏医生!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哈达献给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