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思鑫:国家兴衰的人性密码

发布时间:2018-12-27 23:56 | 来源:联合早报 2018-7-21 3:30 | 查看:1103次

  盛思鑫

  全球政治经济时局的不断变化,使得有关国家兴衰的讨论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当前中美两国贸易战的背景下,围绕美国是否正在衰落以及中国是否将称雄21世纪,不同人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其实人性的因素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深刻而显著,但却因为自省精神的缺失而常常被忽略,这才叫人很难看清兴衰的走势。

  以史为鉴,新清史的研究表明,顺治与康雍乾四朝,皇帝都非常注重维持满洲政权能够入主中原的成功之道,即重视满族人使用满语并巩固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礼仪,强化八旗军事体制与保持尚武精神,以及继续推崇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强调满族人保持自我克制,抗拒人性中的骄奢淫逸。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与建国乃至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其实也是艰苦奋斗少享乐、勤劳节俭多积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克制?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点强调,实际也是呼吁执政党永葆“创业精神”,继续克己奉公,为人民福祉和国家发展更好服务。

  以此作为对照,一些欧洲国家近来呈现衰落迹象的一个新解释是:随着世俗化的发展,过去西方之宗教对于人性的约束力日渐微弱;民主体制取悦选民的一般性手段是承诺增加福利,而这种“惯坏”选民的手段具有相当大的刚性,会难以逆转的诱发人性中各种消极懒惰的因素;另外,欧盟移民政策的开放性,导致大量希望享受高福利和就业机会的人群涌入欧洲发达国家,这进一步恶化了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生态。如同中国“坐吃山空”的老话,消费总是大于收入,终究会陷入穷困的境地。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说法,人性有“人的一般本性”和“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的重要区分,前者指的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后者指的是由于特定时代的道德和制度约束,而与人的一般本性不相符之处。如此一来,国家兴衰的人性论将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统治阶层和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始终需要对抗“人的一般本性”,即强调自我克制而显现“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的一些特点。用马克思分析资本家自我克制的话来说,即是对生活和人的一切需要克制,少吃少喝少消费,这样才能积攒资本并使得资本越来越大。但是也因为这样的要求违背“人的一般本性”,故而很难持久的保持。即便第一代能够保持,但也往往“富不过三代”,而且“非人性”的东西毕竟很难遗传或传承。从这点上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之一,即是长期重视党的建设,让党员干部保持“自我克制”。

  二是国家的兴盛需要通过采取各种手段,随顺和利用社会大众身上“人的一般本性”中对发展有利的因素,但同时也要抑制“人的一般本性”中对发展不利的消极因素,并且总是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例如,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好的生活,这是人的一般本性。如果国家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让努力的人获得相应的回报,并尽量减少社会大众中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的情形,那么人的一般本性就会变得有利于国家发展,反之就会将国家引向衰败。新加坡“鼓励先进、不养懒人”的发展经验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三是国家兴衰中的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都会对“人的一般本性”造成影响,从而显现“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也正是由于这五种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制度和技术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使得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中,统治阶层和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很难保持长期的自我克制,同时社会大众也很难在前文所说的道德悖论中,长久的保持住一个平衡的状态,即人性中“恶”的方面在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不至于损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所重视的“中庸之道”实在是非常深刻的大智慧。

  国家兴衰的人性论,可以用于解释政治活动家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的现象,即一个国家为什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一定程度上,盛极必衰是人性中蕴藏的一般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国家兴衰的人性论提供了一个观察国家兴衰的新角度,而且揭示了国家发展在不同阶层人性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一个国家很难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因此,国家兴衰的人性论,呼吁站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高度,对人性持续的观察、研究、反思、教育和引导,充分认识并且利用其他因素对人性的影响,促进国家强盛或避免国家衰落。这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以及思考和研判其他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是中国丝路国家战略(厦门)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