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5 14:0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28 | 查看:4961次
李晓明正在察看病人病情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有这样一位副院长:28岁获医学博士学位;33岁晋升为正教授,以吉林省最年轻医学教授的身份,受国家委派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期间,先后被聘为美国科学促进学会成员和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2年,主动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和先进的科研条件,回国参军,经报上级批准,被特招入伍,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兼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200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他就是被誉为“将军专家”的李晓明。
尽管46岁的李晓明已经是一名将军副院长,但是离不开患者的他依然坚持每周出门诊、做手术,“战斗”在医疗一线。近日,笔者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走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副院长。
8小时:让“死刑”患者重获新生
走进李晓明的办公室,笔者看到墙上挂着一块精致的牌匾,上面写着“神刀李晓明”,落款为“河南焦作黄喜顺”。李晓明告诉笔者,黄喜顺是一名曾被多家医院“判了死刑”的晚期鼻窦癌患者。
2008年,几乎绝望的黄喜顺走进了李晓明的办公室,在这之前,他差不多走遍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大医院,医生都说他的病没办法治,后来他打听到李晓明是这方面的专家,抱着一线希望,他找到了李晓明。李晓明发现患者鼻子部位的肿瘤比较大,几乎要把鼻子“吃”掉了,而且肿瘤向上侵犯到脑部,向下侵犯到牙齿,向左侵犯到眼睛。
“经过考虑,我还是接诊了这名患者,好医生就要敢治疗疑难病人。”李晓明介绍说,经过研究,他为患者做了肿瘤的彻底切除和修复手术,8个小时的手术之后,患者重获新生。
“当时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很大。”李晓明表示,因为肿瘤侵犯到脑子、面部、眼睛,在切除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保护好脑子,脑部有损伤的话,可能会得脑膜炎,或者造成化脓感染。另外,颅底有一个颈内动脉,患者的颈内动脉周围是肿瘤,切除过程中一旦血管破裂,患者就有可能死亡。患者还有一侧的眼睛被肿瘤侵犯,切除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全国各地常有疑难头颈部肿瘤患者找到我,也常有同行把疑难患者介绍给我,其中许多患者都是被其他医院判了‘死刑’的。到我这里,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试一试,作为医生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应以治好了多少病人来衡量医生的价值。”李晓明说。
12针:两根微血管精准对接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手术中,经常会应用到微血管吻合术,比如,在对患者黄喜顺的修复手术中,需要从患者肚子上取下一块皮肉,移植到切除掉肿瘤的部位,同时要连接上血管,也就是在显微镜下将皮肉上的动脉静脉与连接部位的动脉静脉接通,这样这块皮肉才能正常生长。
“这项技术难度非常大,至今国内能开展的地方也不多。技术要求两条微血管必须在显微镜下对接,均匀缝合12针,否则流动血液受阻、血管堵塞,就会使移植的皮肉很快坏死,严重时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李晓明告诉笔者,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引起对接失败。缝松了,鲜血外溢;缝紧了,血流不畅;针脚不匀,容易引起血管变形。
为了掌握这项技术,李晓明在香港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关就是一年,起初是在大白鼠身上练习:首先把白鼠麻醉,先练习缝稍粗一些的动脉,将其动脉切断再缝上,等白鼠醒过来,过几天还能活,就证明是成功的,如果白鼠死了,就证明血管没缝好。稍微熟练些后,就练习缝白鼠尾巴上细一些的血管。待特别熟练以后,才开始在人体上实践。
如今,李晓明将这项技术带到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这项技术让医院同行大开眼界。李晓明为大家做了演示:只见他手拿银针,在显微镜下沉着操作,心不慌,手不抖,均匀地缝了12针,把两段直径不到一毫米的微血管连接好。一位同行紧张地看完这场手术后敬佩地说:“做了这么多年手术,这才看到什么是高水平!”
电子耳蜗:帮患者摆脱无声的世界
“您的医术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一生。”这是一位3岁聋哑患儿的父母将自己的心声制成牌匾送给李晓明的。
5年前,3岁的贝贝(化名)聪明可爱,但是天生失聪,不会说话,父母心急如焚,听说李晓明能做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就找了过来。手术之后,从未听到过声音的小贝贝,最初竟被耳朵里听到的声音吓哭了。慢慢地,她适应了有声的世界,还学会了说话,如今她已和健康孩子一样上了小学,而且学习成绩很好。
贝贝是幸运的,电子耳蜗植入技术是2002年李晓明从澳大利亚引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如今,华北地区唯一一家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就设在这里。该项技术是让先天性聋哑患者回到有声世界的有效办法,也是世界上目前解决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唯一有效疗法,填补了华北地区的一项医学空白。
2002年初,针对全国聋哑患者较多,仅华北地区就有上百万人的现实,李晓明专程赴澳大利亚学习人工耳蜗植入新技术。当时,澳大利亚电子耳蜗公司对开展这项手术的医生学历、技术、名望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医生望而却步。李晓明迎难而上,主动与澳方接洽,这家公司遍查华北地区医疗资源,最后也把目光锁定在李晓明身上,授权他在河北开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如今,这项技术已经让众多失聪患者摆脱了无声的世界。
“作为医生就是要不停地学习,因为医疗技术在不停发展,再高明再有经验的医生也要不断学习,只有掌握了高精尖的技术,才能给病人带去最大的帮助。”这是李晓明的心里话。(通讯员 陈江文 记者 周丽)
(责任编辑:袁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