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又一个丰收年(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发布时间:2018-11-06 21:28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05日 11 版 | 查看:995次

本报记者 张丹华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南泥湾水稻的收割已经进入尾声了。南泥湾农场67岁的退休老人邢单东望着眼前的千亩水稻满心欢喜:“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大多数人认识南泥湾是从这首陕北民歌开始的。然而,在这之前的南泥湾,人烟稀少、荆棘遍野,流行着另外一首歌谣:“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

  “烂泥湾”何以成为“好江南”?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伪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仅边区北边和南边的封锁线上,碉堡加起来就有1万多个。

  面对当时十分严峻的形势,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兴起大生产运动,驻守南泥湾的三五九旅,在运动中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

  邢单东的舅舅陈宗尧时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的团长,他常听舅舅念叨当时的场景。

  1941年3月,陈宗尧奉命带领着战士们开挖沼泽地。当时地还没有解冻,沼泽地里都是冰碴,寒气逼人。陈团长就问战士们冷不冷,战士们心里不愿意,可是谁都不吭声。陈宗尧也不说话,脱下鞋子,走进冰冷的沼泽地,看着团长这样,战士们都纷纷跳入冰冷的泥水中,干劲十足地开挖土地。

  “我在这里工作40多年了,老一辈革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邢单东说。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照片与实物带领着参观者回到了那段披荆斩棘、战歌嘹亮的峥嵘岁月。

  面对困境,军民争做开荒能手。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厘,边区垦荒模范、战士郝树才被冠以“气死牛”的称号:一头牛犁的地也不如他刨的多。来自江西的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罗章,把家乡耕种水稻的经验介绍给指战员。“夏日掀绿浪、秋日染流金”,在南泥湾,陕北大地第一次出现了稻田。

  “当时三五九旅中有很多南方人,从南方背来种子,在这儿的沟槽地试种水稻。南泥湾地下水位较高,黑泥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种植。”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牛建华介绍。

  1941年,种植面积11200亩,收获粮食1200石;1944年,种植面积261000亩,收获粮食37000石,增长30多倍,粮食自给率达200%。

  “那时,战士们不光发展农业,还开展工业、商业,办起了肥皂厂、铁匠铺、小手工作坊,这些稀罕的事可是说都说不完。”邢单东说。

  靠一把锄头一支枪,将士们将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从王震旅长到每个普通战士,他们在南泥湾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奇迹,也播撒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种子。

  南泥湾只是一个地域的称谓,三五九旅也不过是一支部队的番号,但历史将一个地域称谓谱成了一首能唤起人们记忆传唱不衰的歌曲。近年来,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和生态环境,南泥湾正大力发展旅游业,曾用来喂饱肚子的水稻也成了一道风景。

  南泥湾的水稻不但拥有高“颜值”,还具有十足的科技范儿。今年5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启动“海水稻插秧暨中华拓荒人计划”,陕北南泥湾和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等地一起被选为稻作改良示范基地。

  南泥湾一期种植的800亩海水稻已经收割完毕。“像南泥湾基地属于复耕,亩产达600多公斤,超过我们预期的300多公斤。”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

  据了解,后期这种水稻的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届时万亩稻田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