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曾云英——把艰辛酿成甜蜜果(图)

发布时间:2018-10-28 12:00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0-26 06版 | 查看:1884次

  本报记者  钟自炜

  丈夫不幸烧伤,她不离不弃、一肩扛起家庭;担任村官,她勤勤恳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职、积极献策……三段不凡故事,都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曾云英(上图,资料照片)的人生一部分。面对生活艰辛,她以不屈与乐观,酿得甜蜜果实。

  她是“难得的好媳妇”,对烧伤的丈夫不离不弃

  如果没有除夕夜的那场大火,曾云英的生活也许依旧平凡而温情:

  1992年,曾云英嫁到岐厝村,与丈夫徐志松结婚后,相继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2001年除夕夜,家里突发火灾,徐志松被严重烧伤。“当时他烧伤面积达86%,送到医院后,医生当场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回想噩梦般的场景,曾云英心有余悸……

  由于承担不了高昂的医药费,在住院十几天之后,徐志松选择回到家里。面对生命垂危的丈夫、面对债台高筑的家庭,曾云英抹干眼泪,一如既往不离不弃——为了给丈夫养伤期间创造无菌环境,她把4盏1000瓦的电灯绕在丈夫的周围,灯光的热量让人大汗淋漓;为了节省药费,她按照“土医生”开的药方,经常上山采药,回家捣烂后给徐志松敷上;更为难熬的是,由于丈夫全身瘫痪,曾云英每天除了要给他上药以外,还要帮他喂饭、洗澡,甚至连大小便都要为他料理,有时一夜最多要起来十多次。“最困难时曾经3次病危,还好我们没有放弃,现在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谈起苦难,曾云英的笑容灿烂而坚强……

  丈夫的身体一天天好转,经济压力成为摆在这个家庭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丈夫治疗的费用、公公婆婆的生活、一儿一女的开销……一肩挑起养家重任,曾云英选择到邻村一家制衣厂上班,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回去还要悉心照顾丈夫。“有一次实在太困,上班时边缝衣边打瞌睡,不小心把手指戳穿了。”亮出食指,她的指甲上仍留有痕迹。

  社会没有忘记这个不幸的家庭。得知曾云英的情况后,当地干部主动挂钩了这家困难户,“这给我们一家战胜困难以很大的信心。”头脑活络的曾云英除了用打工积累下的血汗钱还债外,还抓准时机,大胆赊账请来六七十个工人编制草竹编,再用集装箱装运走卖掉。后来,她及时抓住建筑行业强劲的势头,和朋友合开了一家砂石厂。在她的努力下,家里的债务也逐渐还清了。“难得的好媳妇,如果没有她,这个家早就散了。”谈起曾云英,公公婆婆满是夸赞……

  她说服村民配合征地拆迁,引进电子厂机械厂等,带乡亲脱贫致富

  “阿英不仅心思活,做事还公平公正。跟着她,这些年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漫步岐厝村,“有能力”“不偏倚”成为村民口中的高频词。

  2008年,曾云英被村民推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岐厝村,位于笏石镇西部偏僻位置,“总人口3200人,耕地却只有2400多亩,村民们满打满算一年人均收入也就2000多元。”曾云英回忆道。

  如何摆脱贫穷?2009年,福厦高铁开建,莆田站选址正落在岐厝村。曾云英意识到,这是村里发展的重要契机。然而工程在带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老百姓戏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

  “村民们头一次接触征迁,大部分都不太理解。”曾云英说,面对抵触,她立即召集岐厝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从自家先签,再让他们各自分组挂钩,挨家挨户地苦口婆心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遇到困难家庭,自己掏腰包给他们带去温暖,了解困难家庭需要什么帮助,能解决的就地解决;要是有难度的,拿出态度,用笔记本都记下来,想办法解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阿英做事公平公正,村里这么多年拆迁,从来没有村民因此上访。”村干部自豪地说。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全村累计被征用土地1300多亩,拆迁民房430户、16万平方米,村部1座,宫庙5座。面对拆迁量大、涉及面广的复杂情况,曾云英带领村两委干部克服种种困难,不仅化解了一个个纠纷,更为发展赢得新的机遇。

  如今,曾云英带领村民将林果、蔬菜种植作为全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她积极引进电子厂、机械厂、鞋厂等,进一步增加村民的就业和收入。

  “现在村里有400多人都在这些村办企业里打工,一天最多可以挣100多元,收入一点不比在外打工少。”曾云英说,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村里先后修缮两所小学。

  她当了6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35条建议,有关“三农”的近一半

  “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身着特色鲜明的莆田湄洲岛传统服饰,坐在全国两会会场内的曾云英格外引人注目。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曾云英的新身份,站在更加广阔的舞台,她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辈子在农村工作生活,这让她对乡村的发展有着深入思考。2013年,首次参加全国人代会的曾云英,就建议国家要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把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重点,大力培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曾云英建言适当提高农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将县级医院普通门诊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解决农民为报销小病也住院的问题;2016年,她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的有关建议》,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统一资金补贴标准……当了6年全国人大代表,曾云英提出的35条建议中,有关“三农”的就占了将近一半。

  “最难得的是她始终保持本色,说话接地气。”福建省人大有关工作人员这样评价曾云英。2017年福建省人代会上,谈及如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曾云英直言:“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学历低,村干部队伍活力不足、能力不高。”“村干部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还不如农民工的收入高,这样的收入怎么留得住人才?”她还建言,要从政策上进一步倾斜,把人才引进农村并能留得住,培育和涌现更多的乡村建设带头人,对“大学生村官”更应出台相应政策让他们安心留在农村,推动乡村发展振兴。

  “身着传统服饰,一方面是想宣传我的家乡;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曾云英说,“我这个全国人大代表就是以农民的身份当选的,为农民说话就是我的职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