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6 08:35 | 来源: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11日 05 版 | 查看:778次
李 拯
心态上的官僚主义,导致了行动上的形式主义,只有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集中整治,才能拔除“软钉子”,获得正本清源的效果
要求农户自筹资金新建或翻新院墙,搞形象工程让贫困户不堪重负;为应付检查,驻村工作队挂名走读,工作队员拍照片留痕迹……最近,扶贫攻坚中的一些不良典型案例,暴露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老问题。
针对难以根绝、死灰复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改作风走到今天,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却不断衍生出“新变种”,成为隐蔽性极强的“软钉子”。一说落实工作,就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一说联系群众,就到基层寒暄一番便扬长而去;一说调查研究,就按照“经典调研线路”走马观花……口头上“落实”,实践中“落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会成为拦在作风改进之路上的拦路虎。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由来已久,缘何屡禁不绝甚至不断产生“适应性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往往会披上“正确的外衣”,把表态和行动割裂开来,有着一定的隐蔽性。常常是说起来滔滔不绝,看起来热热闹闹,做起来却虚晃一枪、掠影浮光,甚至纹丝不动、依然故我。比如,口头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却不解决实际问题,让一些企业到处碰壁;表面上支持深化改革却没有实际动作,让一些地方的改革陷入空转境地。这也说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最大危害,还不仅是装腔作势、有名无实,更在于它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埋单的必然是党群关系,受阻的必然是改革发展步伐。
往深层看,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常常如影随形,而且互为因果、相互加强。这也是这两枚“软钉子”难以拔除的原因。那种只唯领导、不管群众的为官心态,那种只顾表面、不顾实效的价值排序,背离了工作的初衷,消解了政策措施的执行和效果,把表面工作变成一种免责工具、当做一种考核绩效,背后是一种“官僚主义导致的形式主义”。一言以蔽之,心态上的官僚主义,导致了行动上的形式主义,只有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集中整治,才能获得正本清源的效果。
这次中央纪委发布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不仅目标明确,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而且针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特点,给出了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抓住“关键少数”,承担主体责任。很多时候,问题在下面,源头在上面,作风养成历来是上行下效。如果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不图浮名、不务虚功,那些“调研秀”“扶贫秀”怎会一再上演,那些乱铺摊子、大造“盆景”的项目怎会开工上马?另一方面,要实现协同联动,形成治理合力。把集中整治工作与正在开展的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污染防治和环保问责工作、民生领域相关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要专项工作相结合,就能找到现实的落点,让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无处可藏。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次吃苦头、走弯路,都往往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有关;每一次大发展、新辉煌,都是在求真务实中取得的。进入新时代,出实招、不搞形式,鼓实劲、不务虚功,我们才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把我们的业绩书写在坚实的大地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