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1 00:30 | 来源:公益时报 2009-12-14 | 查看:1994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72岁退休老人8年捐款近4万
“只要我活着,就会坚持帮人”
本报讯曹阿公名叫曹绍烈,家住海口龙华区海垦街道办金山社区。记者初识曹阿公,是缘于11月29日本报报道《17岁少女照顾养父母3年不言悔》,报道中主人公莫金莲的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曹阿公告诉记者,他每月将会按时给金莲捐助100元生活费。12月11日,曹阿公在给莫金莲汇款后,经过记者“劝说”,才答应接受记者采访。
“一个人大事做不了,总可以做一点小事、一点好事嘛。”这是曹阿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2001年6月退休,曹阿公每月都要从其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挤出相当一部分,去资助贫困中学生,还有本报曾报道过的收养多名弃婴的好心人姚义德也曾受到曹阿公的帮助。8年来,曹阿公每个月都会按时给海南省、三亚市、定安县的希望工程办汇去资助款,累计捐款近4万元。
为了节省路费他宁愿步行四五小时去捐款
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后,曹阿公便一直在定安县政协工作。工作期间,曹阿公经常到乡下去做调查研究,也就是在和村民的密切接触中,他了解到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的苦难和艰辛,从那时起,曹阿公便打算为孩子们做些什么。2001年,曹阿公退休后,子女们都也相继成家立业,他的退休金也就有了一些剩余。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献爱心”之路……
为了筹集更多的善款,2001年9月,退休后的曹阿公申请到定安县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局工作,帮忙整理装订档案。这样,他每个月就会多五六百元的收入。而正是这额外多出的几百元,让曹阿公去顺利地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曹阿公长住海口,因为患有糖尿病,曹阿公每月光吃药就得花三四百元。而曹阿公每月要固定捐赠800多元,这对每月退休金本就不多的曹阿公来说,无疑有点压力。
为了节省开支,曹阿公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平时很少上街喝茶。而在平常的开销中,曹阿公一贯都很节约,有时候买东西为节省几元钱,曹阿公差不多会走遍大半个海口。
因为从曹阿公家到省希望工程办需要花费4元的乘车费,为了节省汇款手续费和公交车费,以前曹阿公每次去捐款时都会采取步行的方式,走路去走路回,一个来回差不多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直到后来,向公益事业捐款免汇款费,曹阿公才结束了步行送款的经历。
付出不求回报 他拒绝受助的孩子前来探望
“敬爱的爷爷,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恐怕我早就成了外面打工的流浪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给您写信……”,“爷爷,感谢您长久以来对我在经济上的帮助,在这里我先跟您说声谢谢,而我唯一能报答您的就是我的成绩……”曹阿公手中厚厚的一沓信件,记录了曹阿公一件件乐于助人的善举。每个被捐助过的孩子都把他当做亲爷爷一样尊敬。遇到开心的事情,他们会首先想到与曹爷爷一起分享;成绩取得进步时,会在第一时间写信来告诉曹爷爷……
在曹阿公帮扶过的学生里面,他们都满怀感激地在信里表示要来看望曹阿公,以表谢意。而曹阿公在给每个孩子的信里都会强调,“你们一定要答应我,不能到我家里来看我,你们只要在学校安安心心地上学,把自己照顾好就行”。
当记者问起曹阿公为什么不愿让那些孩子来家看他时,曹阿公告诉记者,“我一直把那些孩子当做自己的亲生孙子和孙女一样来看待,哪有爷爷不想孙子和孙女的呢?但是为了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给孩子们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我就只有强忍着对他们的想念。况且,如果他们来看我的话,肯定会从家拎些地瓜、香蕉之类的特产。他们的家庭本身就比较贫困,这些东西够他们吃好些天的了,拿去卖的话也能卖几个钱,说不定还能缓解一下手头的紧张呢。”
曹阿公告诉记者,每次收到孩子们的信件时,他都会如获珍宝,然后细细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身体、生活情况怎么样,在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因为怕写信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曹阿公规定孩子们只有在每个学期末的时候才可以给他写信。而对于每封来信,曹阿公总会看了又看,针对孩子们在信里提出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曹阿公都会一一为他们做答,然后想办法帮大家解决。在给孩子们的信件中,曹阿公会经常教导他们说,“爷爷不求你们的任何回报,你们对我最大的回报就是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在曹阿公写给莫金莲的信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爷爷帮助你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只是希望你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刻苦学习,将来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8年捐近4万 “大事做不了,总可以做点小事”
100元、150元、200元……在曹阿公的文件夹里,记者看到了三四摞厚厚的汇款单,就是这些汇款单,才让一些面临着失学的孩子重新坐到了课堂里;也正是这些由一百两百元组成的汇款单,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从困境中勇敢地走了出来。8年多来,每月的工资刚发下来,曹阿公便取出近一半寄给希望工程办或者学生个人。至今,曹阿公已捐款近4万元。
曹阿公说,他今年已经72岁了,有生之年已经不多。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才趁着现在身强体壮,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大事做不了,总可以做一点小事、一点好事嘛。我的退休金不多,没有什么积蓄,让我一次性拿出几千元来有点困难,但每个月拿出一点钱我还是可以做到的。”曹阿公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会坚持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天。”
曹阿公爱心事迹簿
2001年6月,曹阿公以“献爱心”为笔名,给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工程办写了一封信,表示要从退休金里面拿出一部分钱,定时汇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扶助1-2名因交不起学杂费而失学的孩子。刚开始时,曹阿公坚持不断地每月向省希望工程办汇去50元,之后,随着曹阿公退休金的增加,资助款也从最初的每月50元逐渐增加到每月200元。后来,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安排,曹阿公与定安县城南中学4名贫困学子结了对子,实行固定帮扶。并且按照孩子们家庭的困难程度,每月资助金额不等。
2003年5月,为了保护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张岳崧的故居和张氏祠等历史传统建筑,曹阿公建议高林村应指定1名张岳崧后裔专门负责故居文物的管理工作。为确保此事落实,曹阿公每月从退休金里面拿出100元作为保管人员的生活费用补贴。
2006年11月,本报对澄迈收养多名弃婴的好心人姚义德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了曹阿公的关注。从那时起,曹阿公每月都会给老姚汇款100元。
2006年12月起,曹阿公在三亚市希望工程办的帮助下,又将崖城中学3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作为帮扶对象。
2008年7月,曹阿公又主动与定安县希望工程办取得联系,资助了2名贫困家庭孩子。
2008年汶川大地震,曹阿公两次共捐款400元,并交纳特殊党员费100元,表达支持灾区人民的心意。
今年5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爱心包裹项目活动,曹阿公向四川灾区捐购了价值100元的学生包裹2个。
今年12月,曹阿公每月固定资助莫金莲100元。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